APP下载

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

2016-02-02蒋述卓

岭南文史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影响力改革开放

蒋述卓

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

蒋述卓

文化交流是文化自信的一个表征。从历史上看,汉唐文化的宏大、壮丽,那都是因为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果。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有与西域广泛的文化交流。而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又是文化自信的表征。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一个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为什么这么讲?这就是因为文化自信真正树立起来了,文化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有深厚持久的影响力,这才有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所以它是更基础的。如果人家不认同你的文化,你的文化也没有影响力,那你谈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就是空的。就这一角度讲,文化的交流必须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有两千多年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又有上千年的文化交流作为基础,有近代以后的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作为基础,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实践作为基础,我们的文化自信绝不是妄语。

我们还可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也是文化自信的结果。不能说这30多年来就是只搞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滞后的,我不太赞同这种看法。搞改革开放,国家如果没有文化的自信力,那会闭关锁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在吸收西方物质文化包括科技文化的同时也引进西方的精神文化,其实这与文化自信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文化的自信力,不可能走出这30多年改革开放之路,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有的人说现在的经济发展了,文化滞后了,这只是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它的两面。因为经济和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发展涉及到社会结构、人的社会心理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变化,这一过程是慢的,往往会比经济要慢一些。所以从这一角度上讲,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我们已经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文化有了深厚的底气,才敢走出去。围绕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去设计我们的文化交流,按照“一带一路”战略的步骤去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一,要真正开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那就是要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包括中亚、南亚再到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也要注重非洲和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影响力要提上议事日程。比如像越南,他们也提倡改革开放,前15年左右,他们都在看我们的电视剧,他们直接播放我们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就是用越南语,连字幕都来不及翻译,但是他们的老百姓喜欢看。而我们自己没法去翻译,觉得这一语种太小了。我们只注重英语的翻译。在原来汉字文化圈里,包括对韩国、对朝鲜、对日本、对某些东南亚国家,我们在文化交流的重视度上都是不够的。尤其在对日、韩方面我们还只是引进多而输出少,是很不对等的。

第二,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民间文化的交流走在前面,另一方面文化品牌要跟出去。民间文化交流是很重要的,包括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广州市跟圣彼得堡市是友好城市,最近就邀请了他们的友好团体来广州交流,由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带队,带一个话剧团到广州的剧场演出。而广东的文化团体也到东南亚及大洋洲国家去演出了。

第三,要加强文学艺术翻译的力量。尤其是小语种的翻译队伍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加大。我们的翻译现在瞄准的都还是欧洲的大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之类,艺术演出也是只瞄准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一导向应该改变,要注意到我们周边的国家,对小的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影响力,也是不能放弃的。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大踏步地、有效地开展文化交流。

(作者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

原党委书记、副校长、中文二级教授)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影响力改革开放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天才影响力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