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02-01静顾爱峰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张 静顾爱峰王 静

(1 丹东市中医院 护理部,辽宁 丹东 118000;2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辽宁 丹东 118000)



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 静1顾爱峰2王 静2

(1 丹东市中医院 护理部,辽宁 丹东 118000;2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心内科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疗效、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综合护理;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快,起病急,很容易导致急性死亡。如果患者发病后的24 h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就会有大约1/3的患者死亡,患者即使存活,其致残率也很高[1]。因此,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必要。有研究表明,中医综合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疗效。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中医综合护理,取得不错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包括94例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60.1±3.2)岁,病程1~10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均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一样,均予以扩张血管药物、心电监护、吸氧、吗啡等治疗。护理方面,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心内科护理,做好供氧准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中医情志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很容易对患者的心神造成干扰,从而导致患者的精神恍惚,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本研究根据“以喜胜忧”的中医情志理论,通过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做游戏、小组讨论聊天、言语疏导、转移注意力等形式,将患者的负性情绪不断释放出来,消除患者的顾虑,将疾病的进展及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告知患者,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疏解,从而更有效的治疗疾病。

1.2.2中医饮食调护:饮食调护是中医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低盐低脂、清淡、高热量饮食为主,鼓励患者多进食一些低胆固醇、低热量、低饱和脂肪、低盐的食物,尽量避免进食一些咖啡、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豆浆、牛奶、甜食等食物,并做到定量、定时进餐,不宜过饱,每餐6~7成饱,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4~5次。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保持病患大便的通畅,若患者发生便秘,可采用手法按摩方法的进行缓解:指导患者沿结肠走行方向用手轻轻的揉压,若仍未见效可适当使用缓泻剂。若患者有便秘现象,则予以3 g番泻叶代茶饮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运用补心养血的药物做食材如枸杞水、大枣水、酸枣仁粥、薏仁粥、白萝卜粥等。

1.2.3中药浴足:中医理论认为足底是人体的全息胚,可以采用祛瘀活血类中药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浴足。一般选用肉桂、川芍、罗布麻、牛膝等作为浴足的中药,浴足温度不能太热刺激,以38~45 ℃为宜,可在患者适应浴足温度后逐渐将温度调高,浴足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 min,这样才能避免太快的血液循环,避免过快血液循环给患者心脏带来的负担。

1.2.4中医按摩护理:有效的按摩,可以增大心血管患者的心脏射血量,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按摩护理主要根据全息胚理论和十四经脉理论,通过刺激患者的穴位,同时配合捏、按、揉、滚等各种手法,主要于患者心包经的母经、子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经络的巡行位置以及一些相关的经络如心脏发射区、足部的涌泉等进行按摩刺激,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的目的。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疗效、护理满意度等。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均无明显改变;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且心功能在原来基础上提高1级以上;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且心功能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级以上。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23±3.2)d、总有效率为91.2%、护理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1.36±4.1)d、总有效率为86.3%、护理满意度为90.4%;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危重病例,患者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在心肌长期缺血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心肌坏死,进而出现心脏功能障碍的发生。中医理论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真心痛”范畴,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心脉阻塞从而导致心衰虚弱,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2]。因此临床上不仅要进行及时的救治,同时还有进行有效的护理。本研究中,采取中医情志护理、中医饮食调护、中药浴足、中医按摩护理等方式对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通过中医饮食调护,能保证患者营养的均衡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通过中药浴足、中医按摩护理,能起到滋阴益气、化瘀消痰、活血行气的功效,从而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综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吉爱容.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6(7):139-141.

[2] 崔晓红.中医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5):241-24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82-02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