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植县动物疫病防疫情况调查与探讨

2016-02-01朱义政刘桂英董明飞2刘进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桑植生产安全动物疫病

朱义政刘桂英董明飞,2刘进辉

(1.湖南省桑植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桑植 4271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桑植县动物疫病防疫情况调查与探讨

朱义政1刘桂英1董明飞1,2刘进辉2*

(1.湖南省桑植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桑植 4271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摘 要]通过对桑植县近年来动物疫病防疫现状行调查,发现桑植县动物疫病防疫成效显著。特别是通过明确提出并实施“12345”防疫工作思路和大力推行乡镇(场)2个“四轮驱动”模式以来,畜禽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达100%,保护性抗体水平达70%以上,确保了桑植县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生产安全。

[关键词]桑植 动物疫病 防疫 调查 生产安全

1 湖南省桑植县基本情况

2 动物疫病防疫现状

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是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过去10多年来,桑植县畜牧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动物传染病也时有发生,使畜牧业经济遭受损失,给人们食用肉食品安全带来了危害。

2.1 动物防疫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

全县基本建立健全了县、乡镇(场)、村(居)委会三级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县里设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相应成立有局属2个副科级二级法人单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编12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定编18人)。39个乡镇(场)在编在岗110人,553个村(居)民委员会、城镇社区的村级防疫员322人。

2.2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及防疫情况

近年来,桑植县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切实加强了全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了县、乡(镇)、村级疫苗冷链体系建设。县级有冷链冻库和兽医实验室,乡镇有冷链冰柜冰箱和常规检化验室,村级配备有冷藏包,同时还配备了防疫必需的防疫设备,加大了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力度,保证了常规化验室工作的开展。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主要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的全面免疫预防,并严格按湖南省强制免疫程序分病种分次开展免疫种,同时开展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每年春、秋二次督查和验收评比且实施绩效考核,根据考核成绩核发绩效工资。近年来,各种动物重大疫病的防疫密度均达100%,保护性抗体检测水平70%以上,防疫工作为保障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动物防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动物防疫人力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承担动物防疫的人员主要由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和村级防疫员组成。乡(镇)站兽医人员多则3~4人,少则1人,况且大部分是从原来老兽医转招入行的。而村级防疫员作为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多数是非兽医专业人员,队伍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人员老化、思想陈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难以掌握,不能适应新科技时代的要求,加上防疫员待遇低,多数防疫员不愿干,导致防疫队伍不稳定,人力不足的不良局面。

(50)薄壁大萼苔 Cephalozia otaruensis Steph.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3.2 农民防疫意识差,对动物防疫缺乏积极性

很多养殖农户防疫意识差,存在“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片面认为打与不打都无所谓,思想上不重视,缺乏防疫工作的主动性,更不知道自己有免疫的义务。当防疫员要求免疫时不积极配合,有些疫苗注射后引起正常应激反应,农户就以其为借口拒绝进行防疫,动物防疫工作相当被动,严重影响免疫密度。

3.3 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

桑植县乡(镇)防疫员工资虽已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但由于县、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困难,村级防疫员劳务补助低,因地方财政困难无资金配套,村级防疫仅享受到中央、省级财政下拨的村级劳务补助经费。同时动物防疫工作中纳入财政预算经费也严重不足。防疫员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经济报酬反差大,致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很难开展。

3.4 防疫基础设施薄弱,防疫手段落后

由于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办公地方比较简陋、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造成防疫、检疫、检测手段落后。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

4 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近几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桑植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办法。

4.1 明确“12345”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思路

“12345”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思路是指“实现1个目标,健全和完善2个体系,强化3个重点,把握4个关键和落实5项措施。”

实现一个目标,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的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健全和完善二大体系,完善组织机构及人员体系建设。一是成立县乡两级政府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指挥系统;二是完善县、乡(镇)、村(居)委会的组织结构人员工作体系,全县拥有防疫人员462人。明确各级政府和职能机构及监管对象的防控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按“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目标责任制,实施“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养殖户(场)实施”的责任模式,并按分类指导管理免疫模式开展强制免疫。

强化3个重点:(1)动物疫病预防。一是建立好监管对象台账;二是明确强制免疫和非强制免疫的病种;三是强制免疫开展分类指导管理的原则(2)动物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做到有方案、有牌子,成立乡镇动物疫情监测站,在个养殖场和交易市场、省、县边界设立监测点。(3)动物疫情扑灭。制定重大动物疫病紧急预案,按预案职责落实到位。县里完善人民政府预案,指挥部办公室,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动物卫监所的职责分清,县、乡镇要有机构和牌子和班子,发生疫情启动预案,严格实施。确保疫情扑灭处置到位。

把握四个关键:实施人员(县、乡、村)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动物防疫规范化);督促检查(防疫监管、疫病监测、检测检验)常态化;信息管理痕迹化(实、快、准)。

落实五项措施:实行中心领导包片股室职工联乡制度;强化职工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动物防疫示范乡镇建设,助推全县动物防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推行乡镇村职工目标绩效考核、村级防疫员承包责任管理制度;实行年终考核2个一票否决制度(免疫抗体检测保护性抗体水平不足70%以上、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乡镇)。

4.2 推行乡镇(场)两个“四轮驱动”模式,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两个“四车轮驱动”模式的具体内容:一是明确免疫四种责任轮的驱动。即乡(镇)政府的(密度主体责任)、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质量主体责任)、村(居)委会(监督参与主体责任)、养殖(户)场(免疫义务主体责任)。二是明确免疫四项具体措施轮的驱动。即:分片督导、三位一体、灭源补防、疫情预警的免疫模式。

4.2.1 实行4个主体责任的“四轮驱动”模式:乡(镇)政府的(密度主体责任)、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质量主体责任)、村(居)委会(监督参与主体责任)、养殖(户)场(免疫义务主体责任)。政府保密度(密度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①年初县政府与乡人民政府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状。②年终县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实行重大动物疫病绩效考核。③制定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④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对村居委会的年度考核,并制定驻村干部防控工作联村制度。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质量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①年初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与乡站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状。②年终县局对乡(镇)站实行重大动物疫病绩效考核(根据春季40%、夏季40%两次集中免疫验收成绩+平时20%)。③乡(镇)村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中心实行包片连联乡、乡镇实行包片联村)。到乡村张贴免疫公告和申报免疫、检疫服务卡,明确告知免疫政策和集中免疫时间,并按分类管理完善管理类别的痕迹管理材料。④乡(镇)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免疫模式。村(居)委会(监督参与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①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居委会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行绩效考核。②由乡村干部带队进行免疫注射,并对完成情况出具书面免疫证明。养殖(户)场(免疫义务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①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②《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的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了养殖饲养者免疫的义务,第二款规定了养殖场需聘请职业兽医或乡村兽医开展免疫义务并按要求加施标识,建立养殖、免疫档案。通过构建全县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和应急值班制度。

4.2.2 实现操作层面4项措施的 “四轮驱动”模式:乡镇在分类指导免疫的框架下实施 “分片督导、三位一体、灭源补防、疫情预警”四轮驱动模式,深入推进动物防疫工作,保证了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获得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

分片督导:防疫工作中实行分组包片,集中免疫、整村推进,每小组设立2~3名村防疫员,分别对片区内的养殖场和散养户展开拉网式防疫(五同步:诊断、免疫、挂标、记录免疫档案、台账登录)。同时,镇兽医站技术人员对防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村庄及时通报批评并随即开展补免工作,切实做到五不漏“不漏村、不漏户、不漏畜、不漏针、不漏量”。

三位一体:全面实行耳标、免疫证、免疫档案“三位一体”的免疫标识制度。耳标挂标规范,佩戴率达100%;免疫证统一张贴标准;免疫档案填写规范,上下对应,追溯可查。

灭源补防:同步开展消毒灭源,做好补防工作。畜禽饲养场(户)及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地带及周边环境开展消毒灭源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同时,对在集中免疫时,未能免疫孕、幼、病、弱畜禽及新增补栏畜禽,做好登记,根据登记表及时补防,并发放免疫证、佩戴耳标、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

疫情预警:科学设置疫情监测点,搞好疫病监测、检测和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对规模养殖场自免情况,开展免疫效果评估。

5 结论

在桑植县的动物疫病防控背景和条件下。明确并实施了“12345”疫病防疫工作思路,并在乡镇(场)推行两个“四轮驱动”免疫模式,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操作规范,确保了免疫效果,确保了桑植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达代又,唐谟啄,杨元荣,等.关于财政支持动物防疫长效建设必要性的调查[J].湖南畜牧兽医,2005,(5):27-28.

[2] 曹英华.扎实推进现代养殖业率先发展[J].生猪健康养殖,2012,(2):7-12.

[3] 刘刚辉.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监管现状及应对措施[J].生猪健康养殖,2012,(4):32,29.

[4] 罗运泉.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现状及建议[J].生猪健康养殖,2012,(5):4-6,27.

[5] 马石林,周英,刘伟.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工作[J].生猪健康养殖,2013,(3):28,12.

[6] 杨文瀚.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猪健康养殖,2013,(3):29-31.

[7] 李惠兰.育塅乡动物防疫防控现状与对策[J].生猪健康养殖,2013,(4):29-32.

[8] 孟宪玉.发展健康养殖技术支撑概述[J].湖南饲料,2008,(3):18-20.

通讯作者:刘进辉(1965-),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制药及动物疾病保健防控。

作者简介:朱义政(1970-),男,桑植人,畜牧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疾病防疫。

猜你喜欢

桑植生产安全动物疫病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浅谈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建设
浅析如何实施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检查
探析苏区红军歌谣在旅游业中的发展
桑植民歌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