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2016-02-01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琴键弹奏重量

郭 珣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四川 绵阳 621700)

浅谈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郭 珣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四川 绵阳 621700)

由于人天生具有的的先入为主观念,在接触一个新的、陌生的事物时,往往最初的印象深刻而持久。只要一旦他最初接受的就是正确的道理和方法,那么,在将来的学习中,就会少走或不走弯路。反之,如果他一开始就接受了不够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并养成习性,那么则很难纠正过来。因此,钢琴教学中,从一开始,对儿童的传授尤其要注重一些环节。

钢琴教学;儿童;重要环节

当一个儿童初次坐在对于他来说相当陌生的钢琴前,哪怕伸手随意弹出一个音时,就已经碰触到钢琴技巧的某些“原则问题”,而当他能弹奏出一个乐句或是一首简单的小曲时,可以说,他就已经接触到了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基本原理”。从这个道理上来说,无论是儿童还是练习了很长时间的钢琴专业学生,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初学,并不能构成老师可以降低教学水平的理由。到底哪些方法技巧才是对儿童钢琴授课时应当注重的呢,或者说,教授儿童弹奏达到合理优美地发音,该通过哪些方法技巧才能达到目标呢。下面,本文选择几个笔者认为重要的环节进行一些探讨。

一、兴趣培养

作为儿童,学钢琴如果能自发地保持很强烈的兴趣和愿望,固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平心而论,钢琴弹奏学习却是枯燥的。钢琴练习过程中,包含有大量的带有机械性、单纯技术性的内容。而且,想要完全抛开这种练习,学好钢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钢琴弹奏所必需的技术和技巧,就算是音乐天分很高的人,也无法在绝对轻松愉快中获得,不经过持久的重复地磨练,是不可能很好的掌握的。所以,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导致缺乏练琴兴趣,就需要教师在引导上做一些尝试。

(一)明确目标,养成习惯

儿童明确目标有时会带来兴趣,要让学生明确练琴是为了达到一个或两个要求,而不是泛泛的。只要儿童达到了那一两个要求,就应该鼓励表扬,要让他们觉得学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同时,要借助规律的作用,让初学者克服惰性。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所以,要引导初学者把每天练琴的时间严格固定下来,以至于让练琴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这样,习惯成自然后,练琴就能保持一个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合理选材,辅以游戏

要引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合理选择适合的教材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教学选材分为必弹的和选弹的两大类。对于必须弹的,其中有某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少而精,但是不能取消。对于选择弹的,可以由老师弹给学生听,再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喜欢的,这样,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中,《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孩子们的哈农》、《拜厄钢琴基本教程》、《车尔尼练习曲599 》等都是有训练价值的教材。用手臂画圆圈的动作是一种能培养儿童节奏感的最有益的游戏。实践中,可以由老师弹奏一个乐段,让儿童用均匀的动作划圆圈,尽量使手臂完全落下来时正好与乐段的结束相吻合,要知道,这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三)培养音乐想象力,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只是单纯地教授指法技法,儿童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培养初学钢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是一个优秀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放在首位的事。实践中,不少老师在钢琴教学中,更多地把对学生的弹奏技术的培训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钢琴弹奏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缺乏音乐审美素质,对音乐作品的风格就不能准确把握,弹奏的作品也必然缺乏音乐表现力。大量教育实践表明:对受教育对象,特别是初学者,音乐教育者并不是要通过一昧的硬塞,而是要分析作品,使他们的音乐知识得到加强。任何一个作品、一首音乐都是有它的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的,向学生讲音乐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在以后的作品中会不知觉的体现出来。只有他们真正具备了音乐审美能力,将来才能发自内心地真正热爱音乐,从而自觉地去学习音乐。以钢琴曲《牧童短笛》为例,该曲是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二、示范弹奏

示范弹奏,不仅能回答音乐的问题,而且也能回答技巧的问题,无论是对初学的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如此。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弹奏严格的精神。所以,老师对自己的示范弹奏也应该秉承严格的要求。要知道,教授者正确的示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从必要的机械性均衡观点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儿童在初学时没有人帮助他随时纠正自己弹琴时不规范的动作,那么,久而久之,他弹奏的手臂就会变形、消极起来。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耐心示范给他看,一遍又一遍对他耐心讲解,让他知道,用积极的动作发音,音响才会优美动听。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一个音都是重要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琢磨,都要进行严肃认真的练习,使其不断完善。但是,老师的示范弹奏,始终都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但要在音乐方面适合普通儿童歌曲的境界,而且还要寻找比较简易的技巧解决方法。那些过于华丽过分细腻的解决方法,都是儿童想象力不易消化接受的,势必造成学生错误的神经支配,会对他们养成自己的自然表现方法造成障碍。实践中,朴素的、直接表现感情的弹奏是最适宜的。作为教师,要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的弹奏示范适于学生过去所受到的音乐教育。

三、重量和连奏

音量是由重量转化而来。所谓弹奏技术,就是将人身的某种重量以特有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转化为各种声音,如何通过手臂或胳膊的自然重量落到琴键上转化为声音,是钢琴技术的根本问题之一。对于初学的儿童,刚开始弹琴时,音量仅仅取决于其手掌的大小和手臂的重量。作为教师,要帮助他们逐渐找到那种既能符合他的音乐构思又符合他生理条件的音响。例如,一个六岁儿童的自然音量一定要小于成年人,甚至小于仅比他大三四岁的具有同样生理条件的儿童。要知道,正确得到的音响,必然是和学生的音乐想象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任何时候都不会超过他的生理发音所规定的界限。所以,要求一个骨骼纤细的儿童象要求手臂比他重几倍的成年人那样发音,是非常错误的。钢琴琴键的重量是按照成年人的手设计的,因此儿童只有由肘部,即“下臂抖动”来代替手指弹奏,才能发出很重的音来。当然,让初学者尽量弹奏很轻的音,也是不正确的。一些个子较高的儿童老是弹奏出很纤细的音,生怕弄断手指似的。要知道,这里的声音形象所起的作用不亚于生理条件。对生理条件相同但智力和音乐发展不同的学生,发音概念应该是不尽相同的。另外,实践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想要表现感情的紧张,往往使肌肉紧张,痉挛地把琴键一砸到底,这不仅对技巧有害,而且使音乐表现产生困难,此举既破坏动作的统一,也破坏力度的统一。为了避免这点,一定要教会学生不砸琴键,即使是在很用力时也是如此,否则便会造成手指和手臂的消极性。须知,控制重量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弹奏出乐曲艺术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力度和音色。控制的具体执行者,是手掌、手腕、手肘和肩等可动之关节。只有各关节协作,才有能力制约它控制下的身体部位的重量,或全部地或局部地或果断地或徐缓地经手指“注入”琴键,转化为我们想要发出的声音。同时,在学习期初,给儿童做示范连奏时,教师手指动作要比通常大得多。因为,儿童无法用成年人用的那么大的动作发音。连奏所需要的高度控制的手指挥动,儿童由于手指动作微小,对于发音来说不够用,所以常常代之以“肘部”的抖动。儿童连奏时,弹奏一定要高于发育成熟的手所需要的高度,只有这样做,发音才会优美。当然,等到儿童生理成长到某一个阶段,适当的时候,应当引导其学会在连奏中,在手指触键的同一瞬间,将整只胳膊的天然重量同时结合进去,集中于指端,倾注于琴键,当几个音连续时,重量也要逐个音转移。

实践中,学生全面的音乐发展才是教学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想把一个琴童从小培养到大,需要注意的环节很多。例如读谱、音阶、八度、和弦和经过句等等,都是需要逐一掌握的必要技巧。总的来说,就算是最优秀的音乐意向,如果不能通过所有环节体现在相应动作中,也是枉然的。所以,从一开始,对儿童的钢琴教学,就要竭力使他们的每个环节、每个动作,都能适于进一步的发展。说到底,钢琴弹奏是一门表演艺术,但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实践活动。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汪波. 贺绿汀《牧童短笛》赏析,大舞台[J].2012(9).

G613.5

A

猜你喜欢

琴键弹奏重量
重量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给你的信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光影协奏曲
钢琴指套
黑白琴键上的爱
小星星
创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