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参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6-02-01薛晓霞

兵团工运 2016年7期
关键词:劳动定额定额协商

□薛晓霞

工会参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思考

□薛晓霞

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测定和集体协商形成的劳动定额标准,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工资水平的持续提高,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的合理要求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劳动定额管理缺失的情况下,工会参与劳动定员定额工作体现了广大职工的要求。工会必须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促进企业科学管理为出发点,创新劳动定额工作管理体制,健全劳动定额决定机制,使劳动定额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我国劳动定额制度发展的基本情况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我国劳动定额工作,是伴随近代工业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按时间维度,我国劳动定额工作的开展过程大体如下:

解放初期。解放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制定工时定额,譬如用马表记录一个工人装一车铁矿石的时间,对不同工人的考核综合评价制定出一个工作日的定额,当时在测定这个定额的时候,连工人尿泡尿的时间都要计算在内。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劳动定额工作初创并形成第一个建设高潮,建立了劳动定额制定和修改的理论和方法。许多工业企业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制度和方法开始建立劳动定额管理。例如,中苏共管的中国长春铁路公司中采用技术定额查定法,制定工时定额标准,确定岗位定员,实行生产责任制。但是到了1958年,在所谓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极左思想指导下,大刮共产主义风和浮夸风,鼓吹无定额劳动,撤掉了劳动定额机构,烧毁了劳动定额资料。否定社会主义时期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使生产力受到破坏,劳动定额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生产秩序基本恢复,劳动定额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多数企业又实行了劳动定额管理。这一时期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劳动定额管理在企业管理的中的作用,开展了劳动定额的群众管理,采取“三结合”的方法制定劳动定额,注意到了定额工作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劳动定额工作得到恢复。全国总工会、劳动部、重工业部先后举办了劳动定额训练班,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为我国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初创阶段,主要工作是培训定额管理干部,成立定额管理机构。

改革开放到1988年。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定额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定额工作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各部门、各地区都举办了劳动定额培训班,培养了许多新的劳动定额人员,建立了各种劳动定额标准,出版了许多劳动定额的书籍。企业里也普遍整顿了原始记录和劳动定额资料,建立了劳动定额报表和台账,引进了国外劳动定额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有些部门和企业还实行了劳动定额的电子计算机管理,使劳动定额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988年之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陷入低迷。旧的管理制度被打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劳动定额处于缺位状态。1988年以后,企业进入了承包和改革时期这一阶段,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企业“一包就灵”“一改就灵”,不愿意花大力气做管理工作,特别是艰苦细致的劳动定额工作。不少国有大型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作也被摆到了次要的地位,而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基础原本就薄弱,致使劳动定额工作几乎退到放任管理的阶段。

二、工会参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劳动定额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水平落后、专业人员匮乏、制定程序违法、侵犯职工权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劳动定额是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

一切组织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每项工作确定一个公正的并可接受的时间,进而确定一个人一天的公正、合理的工作量即为劳动定额。在企业中,劳动定额与劳动报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越密切,越能更好地贯彻“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越能使职工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科学合理地测定劳动定额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公平性,直接关系到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性,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少数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劳动报酬过低和劳动时间过长,其症结在于劳动定额不科学。我国《劳动合同法》与《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工会代表职工参与劳动定额制定的职责和权利。对工会代表劳动者和企业就劳动定额问题召开职代会讨论或进行集体协商提出了要求。

(二)广大职工期待工会能在劳动定额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目前,虽然绝大多数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总体比较好,但部分行业企业仍然存在劳动定额制定程序违法、定额过高的问题。尽管《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已经对劳动定额制定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但仍然有部分企业制定劳动定额不经过职代会讨论或者不与工会协商而单方制定过高的劳动定额。过高的劳动定额一方面直接侵害了职工的人身健康权益,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衍生的侵权问题。劳动定额过高迫使职工“自愿加班”。由于经常加班,使得职工的休息休假权难以保障。更为严重的是职工加班后无法拿到法定的加班费。劳动定额管理落后、劳动定额水平的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职工权益的维护,广大职工期待在劳动定额工作中发挥工会在劳动定额制定、监督、执行等方面的作用。

(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迫切需要工会参通过协商谈判参与劳动定额的制定

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粗放、职工权益受到损害等问题,导致了劳动定额管理现状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以及劳动定额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通过集体协商制定劳动定额成为多数企业和职工的共识,企业希望工会通过集体协商参与企业劳动定额制定和管理。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劳动定额工作中的作用,代表职工与企业集体协商确定企业劳动定额,监督本企业执行劳动定额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这是企业更具有凝聚力,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的保障。

三、基层工会参与劳动定额工作的有益探索

201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积极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工会要大力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从职工工资分配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重点协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和工资支付办法等。工会应参与劳动定额的制度,同时团结起来,推荐合理定额的制定。

(一)对测定的劳动定额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开展集体协商

广泛征求职工对制定劳动定额的意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制定劳动定额的认识,支持企业制定劳动定额。充分考虑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不得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相抵触。依据相关法律,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制定出平均、先进的劳动定额。推行劳动定额标准协商,可以改变职工工资企业说了算的被动局面,有利于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的建立。最终解决拖欠或克扣工资的现象,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作为制定劳动定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发挥行业优势,推进劳动定额标准制定民主化

劳动定额是和职工的工资紧密相连的,是涉及到职工利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劳动定额作为企业计划管理、组织生产、经济核算、成本控制、产品报价的重要依据,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缺乏政府和行业的有效规范与指导,既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也给职工权益维护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企业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定额是工会和企业通过协商来确定工资的基础,在定额里,工会要关注两个字“公平”。在制定劳动定额的时候要考虑科学、合理和民主,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职工也寄希望于通过集体协商来制定劳动定额。工会在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落实中,要努力配合企业行政管理做好劳动定额工作,将劳动定额制定工作逐步纳入集体协商和职代会范畴,使劳动定额制定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企业实际。

(三)充实劳动定额管理工作队伍,加强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劳动定额的改革方向是实行标准量、浮动价、分级管,这就给劳动定额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参与管理的人员须是有较高的方法研究水平和效率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事这项工作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简单地照搬定额,而是要深入探索市场,既要懂得技术又要懂得工程经济。当前工会劳动定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地区和企业实际,制定劳动定额管理标准管理工作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积极培养和扩大劳动定额标准管理骨干,培养一支了解劳动定额业务特点、掌握劳动定额标准、熟悉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程序、能够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劳动定额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

总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广大劳动定额工作者对定额工作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开拓了劳动定额工作的新领域,给劳动定额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工会组织参与劳动定额工作无论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还是在管理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工会参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发展和完善。

[1]杨未来.论劳动定额在工资分配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1,(18).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会干部学校)

栏目责编:建新

猜你喜欢

劳动定额定额协商
天然岩沥青混合料路面补充预算定额编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有关劳动定额在林业企业工资分配中应用的研究
劳动定额管理在企业的具体应用
电网技改检修定额费用分析研究
提升劳动定额管理,促进企业人才培养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