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女性称谓语探析

2016-01-31王成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性别歧视

王成娟

(山西省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汉语女性称谓语探析

王成娟

(山西省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最敏感的词语,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人文背景、社会历史,也折射着本民族的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女性称谓语是称谓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征,表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通过对女性称谓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民族女性称谓语的使用情况,揭示性别与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女性称谓语;性别歧视;社会现象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它反映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汉语称谓语从性别角度分有女性称谓语和男性称谓语。本文主要以汉语女性称谓语为切入点,探究称谓语的使用情况,揭示女性在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汉语女性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女性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可从三方面分析,一是从男有女无、男无女有、男有女有的称谓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二是从宗族中外亲与内亲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三是从女性尊称背后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

(一)男有女无、男无女有、男有女有的称谓语

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究对称,但性别称谓语却呈现出不对称性。有些称谓语只有男性有,而女性没有;有些称谓语却只赋予女性,男性没有;有些称谓语尽管男女都有,但其内涵却不相同。

1.男有女无的称谓语

最具代表性的姓名称谓就是男子有姓有名,而女性没有自己的真正姓名,可从女子出嫁前和出嫁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女子出嫁前,有的无名无姓,以排行称之,如:“大丫头”、“二丫头”、“大妞”、“二妞”等;有的有姓但常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排行称之,如:“孟姜”、“叔姬”等。

女子出嫁后,姓名往往与夫的姓、名或自己的身份有关,很少用自己原有的姓或名,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1)丈夫的姓+自己的姓+氏。如:“王”姓女子嫁了个姓赵的丈夫,那么该女子在婆家的名字就是“赵王氏”。还有“何李氏”、“张王氏”等。

2)女子的姓+自己的身份。如:《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赵姨娘”、“刘姥姥”、“薛姨妈”、“邢夫人”等,其中“王、赵、刘、薛、邢”都是女性自己的姓,而“夫人”则证明是贾政的老婆;“姨娘”则证明是贾政的妾;“姥姥”说明其人的年龄比较大;“姨妈”是说明这个人与王夫人的关系。

3)夫姓+女子的身份。如:在现代社会里,像“刘太太”、

“王太太”中“刘、王”用的是男子的姓,“太太”是女性的一种身份。

4)夫名+嫂。如:“祥林嫂”、“阿庆嫂”、“二狗嫂”、“明军嫂”等,“祥林、阿庆、二狗、明军”这都是丈夫的名字,在丈夫的名字后加一个“嫂”字就可以称呼女性,这在农村中经常使用。

5)夫的姓名+家的。这种称呼在古代十分多,如:《红楼梦》中“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等,“周瑞、林之孝”都是生活在贾府的男子,而他们的妻子就是在其名后加上“家的”来称呼。现代生活中也用类似称呼,如:“刘军家的”、“高四家的”等。

6)夫姓+女性的姓名。至今部分华侨和港台女性都这样被称呼,国际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就是在姓名“冯富珍”前加上夫的姓“陈”,还有一些类似“李胡凤英”、“王张馨懿”等的女性名字等。

另外,在教育界,一般学生称男老师的妻子为 “师母”,而不会称女老师的丈夫为“师父”,也就是说,我们找不到相应的称谓词称呼女老师的丈夫,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称谓词中的 “缺位”现象。

以上所述男有女无称谓语的不对称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也反映出以男子为中心的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的歧视。

2.男无女有的称谓语

一些称谓语只有女性有而男性没有,主要体现在丈夫对妻子的背称,夫妻间的互称,再嫁女子的称谓语和对于妒者的称谓语等四方面:

1)丈夫对妻子的背称。如: “贱荆”、“拙荆”、“寒荆”、“荆妻”、“荆室”、“荆妇”、“山荆”、“敝房”等。 “敝”,本义为“破烂”、“破旧”;“荆”,被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冠以此类字眼的称谓算侮称,而“贱”鄙夷程度更强,如:“贱内”、“贱室”、“贱房”、“贱累”、“贱种”、“贱类”、“贱人”、“贱才”、“贱物”、“贱骨头”、“贱胎”、“贱奴”、“贱皮子”、“贱皮”、“贱肉”等都是唐宋以后常用的詈(骂)词。“敝”、“荆”、“拙”、“贱”这类字眼只被丈夫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表示“谦虚”,而妻子却不能反过来称自己的丈夫为“贱夫”或“敝夫”。这种现象说明妻子是丈夫的附属物,她没有独立的人格,这正是对妻子最为深刻的欺侮和轻视,有很重的贬抑色彩。

2)夫妻间互称。从古至今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有:“相公”、“夫”、“夫主”、“夫君”、“外子”、“良人”、“夫婿”、“丈夫”、“爱人”等,这些词都带有尊贵色彩,而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中,大多数通称都有或多或少的轻视意味,可分为四种情况:

①以工具称呼女子。如:“箕帚”、 “箕帚妇”等,“箕”指簸箕,“帚”本义指扫帚,二者都是用来指打扫家务用的工具,用二字组合成词来指称女性,分明带有一定的轻视的意味。

②以居所和活动范围称呼女子。如:“内子”、“内舍”、“内弱”、“室”、“中壶”、“内壶”、“堂客”、“房屋”、“家里”、“屋里的”、“屋里家”、“屋男人”等,“室、屋、堂”指人居住的地方,“内、中、里”指称一定的范围,这些词概括了女性的活动范围,女子生来就应该待在内室、屋里,这些深刻地反映出女子在社会中处于低下的地位。

③以男子娶妻先后称呼女子。指先娶之妻的称谓语有:“初妻”、“本适”、“发妻”、“原配”、“始室”、“元妻”、“始发”、“元娶”、“元配”、“头妻”、“亲妻”、“本妻”、“脚头妻”等;指后娶之妻的称谓语有:“晚孺人”、“填房”、“新人”、“继弦”、“后妻”、“后妇”、“继配”、“继室”、“后夫人”、“继妻”等。“先”、“后”分得十分清楚,在古代,男子先娶之妻的地位比后娶之妻的地位相对来说要高,但她们都免不了依附于男性,处于从属地位,这几种称谓在男子称谓中没有这样的区分。

④以妻妾身份称呼女子。古代一夫多妻,正妻以外的其他女人被称为“妾”、“宝眷”、“令室”、“侧室”、“属妇”、“旁妻”、“少妇”、“左夫人”、“孀”、“偏房”、“别室”、“小妻”、“傍妻”、“下妻”、“小妇”、“旁妇”、“扫除”、“少房”、“后房”、“二房”、“小老婆”、“小姨太太”、“姨娘”等。

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从古至今只是上述所举几种,没有与丈夫对妻子分类称呼相应的称谓语,并且丈夫对妻子的这四种称谓语都具有一定的轻视和贬抑色彩,而且具有歧视意味,反映出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3)对再嫁女人的称谓语

古代对男性再婚者没有特定的称谓,而女性再婚者却被另眼相看,颇遭非议。例如:先秦时遭丈夫休弃又再嫁他人的妇人被称为叫“判妻”,《周礼·地官·媒氏》:“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后来,再嫁女子还被称作“二手货”、“二河水”、“回头人”、“二婚头”、“后婚儿”等。

4)对于妒者的称谓语

从古至今,一说妒者,人们在思想中往往定位于女性,似乎只有女性才嫉妒他人,像“妒妇”、“妒女”、“妨花女”、“忌妻”、“搅家精”、“醋罐子”、“醋婆子”、“醋娘子”等称谓语都是因女子不满于丈夫的移情别恋而产生的。而很少有男子被称为“妒夫”、“妒男”、“忌男”等,虽然嫉妒本是人类共通的精神痼疾,男人嫉妒的强烈程度很多时候远高于女人。

以上现象都可以说明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低下的地位。

3.男有女有的称谓语

虽然有些称谓语男性女性都有,但其内涵、感情色彩及使用范围却有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男女称谓语形式相对应,内涵不同。我国最早阐释亲属称谓的历史文献《尔雅·释亲》中曾经记载了五代直系亲属的称谓:

“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考和妣是对已逝父母的称谓。“考”的意思是成,即一生的德行已完成;“妣”的意思是媲,配也。这说明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之后,女性逐渐处于附属地位,是男性的陪衬,这也是性别歧视现象在称谓上的早期体现。

“烈士”与“烈女”本来是相互对应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烈士”指为国家集体牺牲之人,“烈女”一般指女子的性道德和殉夫精神。 如果女子红杏出墙,则被称为“狐媚子”、“风骚货”、“狐狸精”、“破鞋”、“烂货”、“荡妇”、“淫妇”、“浪女子”等,这些词具有辱骂色彩。

2)男女称谓语形式和内涵相对应,但感情色彩有差异。如:“雄儿”和“雌儿”分别指青年男女。《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佑,故穷耳。”这里的“雄儿”具有赞美钦佩的感情态度。《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干娘,你且来,我问你:间壁这个雌儿,是谁的老小?”这里“雌儿”则带有轻视戏谑的意味。

3)男女称谓语形式和内涵相对应,范围广狭却有差别。在汉语书面语中,人们用“他”指男性,“她”指女性。而在一些情况下,表示男性的代词“他”可指女性,而表示女性的代词“她”则专指女性。比如:在所指性别不明或者没有区分必要时,“他”泛指男性或女性,“谁不认真写作业,我就把他告诉老师。”这里的“他”既可能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这时就不用“她”来代替。第三人称复数“他们”同样具有特指男性和兼指女性的功能。

4)某些称谓语似乎是专用于男性的词汇,如果是指称女性,则需特别强调。如:称呼建功立业的男性为“将军”,而称呼建功立业的女性则在“将军”之前加上“女”字,类似的称谓语还有很多,如:弟子——女弟子、博士——女博士、作家——女作家、才子——女才子、贵族——女贵族、老板——女老板、店主——女店主、骗子——女骗子、贩子——女贩子、疯子——女疯子、看守——女看守、痞子——女痞子、英雄——女英雄、白领——女白领、名人——女名人、霸主——女霸主等。

这些以“男、女”构成相对应的称谓语,是由于长期以来职业、身份、社会分工形成的性别倾向和传统的思维定式决定的。

5)一般情况下,男性称谓语之前还常用“大”、“老”等词语进行修饰。例如:“老爷们儿”、“大老爷们”、“男子汉大丈夫”等。这个“大”、“老”带有亲近,抬高地位的意思,而对于女性,则用“小”、“弱”等词语修饰,“小娘子”、“弱女子”等重男轻女之意十分明显。“老婆”这一特定称谓虽然专指女性,但其词头“老”的意义已逐渐虚化,而“老太婆”又有不尊敬的意味,“老板娘”则同样要用“娘”作标志以区别于“老板”。

(二)宗族中外亲与内亲称谓语

1.宗族中的内亲称谓语主要以“堂××”的形式出现

“堂”即“堂屋”,是一家之中的长辈或有威望、有地位的人才能够居住的地方。在汉语的称谓语中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等。对于“我”来说,父系亲属中只有伯伯和叔叔家的孩子称为“堂”,表示“同堂”,一家人的意思。

2.与内亲相对的是外亲,内亲和外亲的划分标准是“姓”

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中,同一个姓则为内亲,不同的姓则为外亲,对于“我”来说,父系亲属中“姑姑”的孩子被称为“表”,与母系亲属中舅舅的孩子一样。所谓“表”即“表面的”、“肤浅的”,这是外亲称谓语。 “姨”家的孩子被称为“姨哥”、“姨姐”、“姨弟”、“姨妹”等,因姨妈不是本族的人。在中国传统称谓词系统里,有很多加“外”字的称谓语。“外”字头的称谓语都是与女性相关的,用来指称母系及妻子家亲属,例如:母亲的父母被称为“外公”和“外婆”或“外祖父”和“外祖母”;妻子的父亲和母亲被称为“外父”和“外母”;姐姐或妹妹的女儿,儿子被称谓“外甥女”,“外甥”;女儿的女儿,儿子被称为“外孙女儿”,“外孙”;也有被称为“外甥女”、“外甥”的,“甥”的本义就是“异姓所生”。

《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称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恰好说明古代宗法制重视男性血亲,看重亲疏之分,内外之别。这种宗族中内亲、外亲称谓语区别的实质也是一种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表现。

(三)女性尊称背后的称谓语

从古至今,女性称谓语中有很多尊称,但在尊称背后却依然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如:《红楼梦》中贾母,在贾府享有至高的威望,众人都尊称她为“老祖宗”、“老太太”,即使贾政也对她十分尊敬。如:“刚才老太太还念叨呢,可巧就来了。”

这里的“老太太”是指贾母,是贾政对贾母的尊称,贾母在贾府是年龄最大,地位最高的女性,她拥有很大的权威。她虽有着很大的权威,但这种权威与男性家长所拥有的权威不同,她的权威不过是体现在家庭事务上,是对“内”的,外部事务仍是男性在打点,像贾府的诸多大事是贾政管理的,向贾母汇报只是象征性的,这可能是因古代儒家思想大力提倡“孝道”、“百善孝为先”的因素。贾母的这种权威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男尊女卑的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尊称也体现性别歧视现象,例如,尊称他人的妻子为“贤内助”,“贤媛”,“同德夫人——古代朝廷赐给贵族妇女的封号”,“贤室”,“贤妻良母”等。这些所谓尊称的“贤”外之音,都反映出女性在传统家庭中的从属地位。

二、产生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一)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一直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很早就出现了。《诗经》中就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载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9]意思是说:生下儿子,便把他放在床上,穿戴整齐,拿玉石当玩具;生个女儿,便只能丢在地上,粗布烂衫,摆弄纺车。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男尊女卑的说法。

(二)女性社会地位及社会角色的影响

女性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说到底都是由于男女的社会地位造成的。自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男性成为生产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再加上男性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精力旺盛,富有冒险精神,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成为社会的主宰者,支配者。而女性主要从事家务活动,她们身材较小,体格纤弱,比较文静,随和,在社会生产中地位慢慢降低,甚至成为男性的附属品。这种社会现象促使性别歧视的产生。

(三)社会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儿童期就有性别的理解和性角色优先的认知。[10]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劳动分工不同,不同性别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也会随之表现为不同的词汇形式,语体风格和话题模式。整个社会期望使男性处于统治地位,而女性则被置于从属地位。这样使得语言发生变异,带有歧视色彩,尤其是在男女称谓语中,表现得更为显明。

三、结语

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在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仍然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女性称谓语。社会中有很多人想办法来消除这种歧视语言,但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用语将彻底在现代语言中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曹湘洪.当代汉语私人书信称谓、起始及结束语社会语言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

[2]郑尔宁.近二十年来现代汉语称谓语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2.

[3]谢忠春.现代社会称谓语不对称现象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4.

[4]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M].上海外教,2012.

[5]陈丛耕.汉语词语与性别关系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8.

[6]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

[7]徐征.近十年女性社会称谓语研究综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8]刘彬.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折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9]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张军香.汉语与文化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成娟(198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性别歧视
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重压下的迷失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探析
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中国“直男癌”现象及其折射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原因探析
泰政客因批副总理“性别歧视”遭起诉
外貌吸引力对雇佣决策的影响及弱化措施
疾病也有“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