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 痛

2016-01-31张安妮,王淑合,梁警官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警官战友儿子

伤 痛

主持人:又是清明祭扫时。它似一道闸门,开启了人们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也撕开了人们心头的创伤。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断地经历创伤的过程。这些创伤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们,有时,我们会忘记它,但在不经意间念起时,却难掩伤痛。

本期,我们依然请到王淑合教授,与我们一起聊聊“伤痛”。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心理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王淑合教授

嘉宾民警:江西省某县公安局梁警官江西省某市公安局刘警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谢警官

新的感情寄托点有助于缓解悲伤情绪

梁警官:大家好,王教授好。我先来讲讲自己的经历吧。2010年元月4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烙在心尖上的日子。它是黑色的。我最爱的独子晓斌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对于我与妻子来说,痛失爱子的打击是无法言表的。病卧在床八个多月,生活对我们来说已是另外一重天……

王淑合:您好梁警官,作为孩子的父母,我对您的状态表示万分的理解。儿子的突然离去给您带来的身心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尽管儿子已经离开六年,您的痛苦情绪依然无法摆脱,这足以说明你们父子之间感情之深。但是,人死不能复生。我想,儿子的在天之灵如果看到您至今仍然在为失去他而痛苦不堪,他也一定十分痛心,这肯定也不是他愿看到的。

梁警官:六年了,我们天天会想起儿子。他是重点大学高才生,聪明能干、善良忠诚……我们父子情之深更在于似朋友、似兄弟,无话不说,经常谈心。如今,每到佳节,或遇到了困难、不快之事,我都会跑到儿子墓地去倾诉……

王淑合:@梁警官,尽管儿子已经离世,但你要相信,儿子希望看到的是父母家庭幸福、生活快乐。而您目前的这种状态与他的希望是有距离的。因此,为了满足儿子的希望,也为了您自己的将来,您需要进行身心调整,重新振作精神!

首先,您要认识到,每个人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有的人离开早一些,有的人离开晚一些。您的儿子属于前者。为人父母,都希望儿子好,换个角度看,早离开这个世界对您儿子来讲也未必是坏事。您可以把儿子的离开想象成他是去了天国世界,去享受他应该享有的生活。

其次,您要主动去调整心态,多去参加各类活动,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起来。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给青少年献爱心的活动,将您对儿子的爱转移到其他青少年身上,让您的爱在其他孩子身上延续。

梁警官:我参加过。但事实上,活动中,我会感到更加伤心。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我内心却倍感孤独,心想如果儿子活着该多好啊!有时参加朋友儿子婚礼,更是触景生情。

王淑合:触景生情是正常的情感表现。如果您不想参加类似活动也可以不参加。但您要知道,您不参加类似活动实际是在逃避现实。建议您还是要面对现实,只有面对现实,才能走出阴影。也许,在活动中,您会找到感情的寄托点,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接受现实是一个痛苦,逃避现实却是两个痛苦。因为逃避本身也是一个痛苦。两个痛苦加起来一定大于一个痛苦。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面对现实永远是正确的。

梁警官:您的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经常在接受与逃避中摇摆不定……有时,我会把各种情感倾泻在文字中,写出来了,我心里会感到畅快和通透。

王淑合:您的这个想法非常好!通过文字、唱歌等方式把情感表达出来,是非常健康的情感宣泄方式。

梁警官:王教授,我现在一看到儿子的照片、影像等遗物,心里就痛苦万分,流泪不止,很多亲友劝我把这些东西都烧掉,可我不愿这么做!我舍不得!当我看到这些照片、影像和跟他有关的物品时,我觉得,他还活着,就在我身边……

王淑合:如果您舍不得烧掉,建议您将它们统一打包收起来,放到一个您平时看不到的、安全的地方——一个您和妻子以后想看时可以找到的地方。但平时,不建议您去翻看。

梁警官:谢谢您的建议,我会去试试这个方法。另外,我与妻子都念子心切,无法从这份苦与痛中解脱。儿子时常来到我们梦中,醒来时,我与妻子都泪流满面。现在,我们都50多岁了,长期的思念、悲痛和压力,让我们焦虑不堪、身心疲惫,妻子患上了心脏病、脑血管阻塞,而我也患上了高血压。多病纠缠,王教授,我们该如何是好?

王淑合:儿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的离世对父母的打击确实是晴天霹雳。但是,离世的人需要安息,活着的人需要继续生活且要活得更好。沉浸在痛苦之中,其结果只能是雪上加霜。况且,这不是您儿子希望看到的。因此,您要将对儿子的思念转化为你们夫妻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动力,这才是慰藉儿子灵魂的最好方式。

另外,针对梁警官的实际情况,在此提醒其他遭遇了亲人离世后痛苦不已且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的警察朋友,可以到专业心理机构或医院的心理科看看心理医生。他们是专业人士,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心理诊断和干预。请记住,心理干预要及时,出事后干预得越及时,缓解负面情绪的效果越明显。

主持人:不少地、县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针对这种情况,王教授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王淑合:若当地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可以到三甲医院看看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我们国内大部分三甲医院都有心理科或叫精神科,这是三甲医院必备的条件。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心理干预”,这是否是比一般心理咨询更深一层的疏导?尤其对于经历过生死离别等重大事件的人来说,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会大大降低此事今后对当事人的负面影响。请王教授详细地解释一下心理干预的概念和它的实际作用。

王淑合:警察心理危机是指警察个体在遭遇到突然或重大负性事件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解决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专业人员利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技术,把握警察的心理危机状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采取措施、减轻和消除警察心理危机的症状、恢复警察心理平衡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防止当事人过激行为的发生,有助于促进当事人事后心理健康重建,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主持人:对于梁警官来说,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那么,他现在可以做些什么以进行一些“补救”呢?

王淑合:找到新的感情寄托点或倾注对象是缓解悲伤情绪的最好方法。

梁警官对儿子的感情很深很浓,儿子走后,他对儿子的情感无处倾注,导致身心平衡被打破,而且,这种情感在他的内心不断地反复回流,便产生了持续的悲伤和痛苦。要想恢复情绪就需要他找到寄托点或倾注对象,比如,培养兴趣和爱好,或关爱其他孩子或老人,多参加社会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恢复常态。

看心理医生并不说明有心理问题

刘警官:王教授您好,一年前,我的好兄弟、好战友阿朗猝死在岗位上,他才40多岁。同年11月20日,公安部授予他“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因为他在工作中是“拼命三郎”,生活中为人实在、待人真诚,加之走得突然,我们局从上到下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至今,依然有同事会感叹他的生前事迹。

而我,和阿朗年龄相仿,几乎同时入警,共事多年,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离去的这一年里,我不止一次梦到他。最近一次在梦中,我看着他,惊讶地问:“阿朗,你不是死了吗?”他说:“没有啊。”“不可能,我都看到你火化了……”“是陵园搞错了。”“啊,已经追授你为‘二级英模’。怎么办?”一下子,我被自己和阿朗在梦中的这番对话惊醒了,然后坐在床边回味了很久,心里特别难受。

王教授,请问我为什么会梦见他?

王淑合:@刘警官,在心理学中,对梦的解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您多次梦见失去的战友,说明在您的潜意识里还时时想着他。白天,人们大多是意识成分占主导地位,许多与现实生活、工作关联不紧密的事情会被打压到潜意识里。但入睡后,意识控制减弱,那些被打压下去的事物便会冒出来。这便成了梦。

刘警官:“日有所思”,的确如此。我跟阿朗感情深厚,现在,有时碰见他的妻子,我内心也禁不住泛起酸楚,眼圈发红。我该如何“放下”阿朗?

王淑合:@刘警官,这足以说明你们弟兄之间感情之深。如果此情况影响到您的生活和工作,建议您找一位心理学专业人员或者要好的懂心理学的朋友,陪着您正式做一次与战友的告别仪式。这个仪式与公共的告别仪式不一样。您可以把您想对战友说的话全部说出来,同时,您再扮演他,把他想对您说的话全部说给您听,双方以此进行一个正式的告别。这种仪式对缓解您目前对他的思恋状态会有一定帮助。

刘警官:我从来没想过要看心理医生。

主持人:其实,去看心理医生并不说明有了心理问题。心理如同身体一样,也会感冒、发烧,我们姑且可以将此理解为去医院开一个对症的感冒药。

王淑合:说得对。在心理学中,将人们的心理活动分为正常和异常(不正常)两个方面。心理异常是指心理功能遭到了破坏,有了典型的精神障碍症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变态人格、神经症和精神病等。但我们今天所谈的所有心理方面的话题是肯定不在这个范畴内的。在正常的心理中,根据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又分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主观反映的内容和现实刺激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在常规条件下是通过自身与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然而,无论是自身状态还是生存环境都处在变化之中,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时,这种平衡就可能被打破,使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时,心理活动便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了。这种状态就像主持人所说的“心理感冒”了。但只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依然可以恢复平衡,并不是心理疾病。

主持人:因此,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其实都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即使是心理不健康,也不是心理不正常,只是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王淑合:对。心理不健康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任何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只要进行积极调适,心理就会恢复平衡。

@刘警官,因此,针对您的情况,需要一个心理学专业人士陪伴您做一个专业的告别仪式,而不懂心理学的人会做得不彻底,也达不到我们希望的效果。

刘警官:好的。谢谢王教授的建议。

主持人:@王淑合,这个正式的告别仪式,听起来十分令人动容。是否可以这么理解,通过这个正式的告别仪式将内心的所有对逝者的感情都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在生活中是没有机会得到抒发和宣泄的,同样的,公开的告别仪式也不可能让人尽情表达),让逝者安息且停留在应该停留的位置上,这样,活着的人就可以为此画上一个句号,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工作、继续爱、继续创造。

这种告别仪式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王淑合:这是一项心理干预技术。

由于要好的战友去世很突然,他可能有许多话没来得及向战友说,相反,可能战友想对他说的话也没有来得及说,致使他经常会想到战友。通过这个仪式可以把双方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使刘警官内心趋于平和,从而减轻思恋程度。

抹去恐惧的阴霾

谢警官:我是一名新疆特警,自入警以来,经历战友在处置突发暴力性案件中受伤甚至牺牲的事件,已不是一次两次。上午,我们还在一起说笑嬉闹,下午执行任务后,人就没有回来……201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名年轻的特警在执行抓捕任务时,嫌疑人突然开枪,他为了掩护同事,不幸牺牲。他去世后,不少战友尤其是年轻特警会经常躲在被子里哭。

王教授,该如何让他们走出阴影,加强训练,以面对今后更加残酷的斗争?

王淑合:@谢警官,您讲的这些情况,都需要在事发后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具有的感受,所以可以选择进行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建议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心理服务中心联系,让他们组织专业人员为你们特警队员做一次团体心理危机干预。这将有助于缓解大家目前的心理状态。

谢警官:我们很少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全靠自己疏导。

大家脑海里经常浮现当时血腥、残酷的战斗场面,不少年轻特警都有过辞职的想法。他们说,感到恐惧,心理压力太大!

王淑合:@谢警官,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年轻特警的顾虑可以理解,这些反应都属于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但新疆严酷的工作现实是我们警察必须面对的。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不断提高身心素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减少伤亡。面对现实,不逃避现实,才是人民警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辞职不干,或许这种危险避免了,但生活中还会遇到其他方面的危险。因此,提高身心素质才是最根本的。

同时,要在总结战友牺牲教训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不蹈战友牺牲的覆辙。这也是对战友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

再次强调一下,要想走出失去战友的阴影、缓解集体性的心理创伤,建议相关单位多开展一些团队心理训练和个体谈心活动。

主持人:王教授,在缺少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或干预不及时的情况下,我们能否建议民警之间做一些事情以缓解彼此间的无助、恐惧等负面情绪?比如说,重特大事故发生后的一两天内,当事人是极其需要安全感的,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稳定化”,就是要有一个人让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被关怀的、被大家所关注的,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照顾他、陪伴他,因为此时,他是没有方向感的,此时,哪怕是一份静静的陪伴、一个温暖的拥抱都是有效的心理安抚。

王淑合:可以,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民警也是普通人,也有脆弱的一面,特别是从警时间短、身体状况不佳或心理素质不强的民警,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极有可能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失去自控能力,出现各种应激反应(表现为感到后怕、频繁地恐慌、心跳加快、吃不好、睡不着等情绪变化、生理反应、认知障碍等)。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的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

主持人:当民警出现了这样的应激反应时,尽快地对其进行应急干预是不是效果更好?请您给出一些具体的、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

王淑合:应急干预时间一般在应急发生后的数小时、数天或数星期。建议用积极的行动去进行心理调适。首先,要认识到经历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出现这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要保持原有生活的规律性,以免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如果睡眠质量不高,可以尝试做一些放松练习或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同时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康复的保证。再次,不要逃避会唤起对事件回忆的情景、人或场合,要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控制所有事件的发生。可以从能让自己放松的家人、朋友或同事那里寻求帮助,与他们交流自己的体验,不要隐藏感受。

主持人:如果心理应激症状持续几个月不见好转,且日益苦恼,比如就像谢警官所说的有的年轻民警会经常躲在被子里哭、精神恍惚、想辞职等等,我们还可以怎样进一步地帮助他?

王淑合:那就应该尽快采取一些专业性的心理训练了。比如,“放松训练”,借着循序渐进的肌肉放松练习,控制自身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法使自己放松,以解除身体的紧张状态;也可以进行“积极思考和自我对话”,告诉自己“没关系,一切安全正常,我一定可以坚持过来”;还可以“中断思考”,也就是用另一个念头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想到事件现场或睹物思人,立刻想象一些美好的风景或令人高兴的事等;还可以使用“想象暴露法”,想象会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情境,把这些情景进行分类,逐渐练习放松技巧,循序渐进地降低焦虑。

如果上述心理训练依然不能减轻心理恐慌,且应激反应已持续了较长时间,建议他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主持人:时间过得很快,本期“心理场”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刻。心理创伤就像覆盖在我们心理层面上的阴霾,希望我们的聊天能为大家心中的阳光增添一份力量,穿透阴霾。再次感谢王教授和三位警官。

猜你喜欢

警官战友儿子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猫警官抓小偷
打儿子
兔子警官抓小偷
战友是什么
布克警官的一天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