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脉经》对针灸的学术贡献*

2016-01-31郑桂芝郑灿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脉象经络针灸

郑桂芝,孙 冰,张 丽,郑灿磊,胡 申,孙 闵,于 斌

(1.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论《脉经》对针灸的学术贡献*

郑桂芝1,2,孙 冰1△,张 丽1,郑灿磊1,胡 申1,孙 闵1,于 斌1

(1.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王叔和所著《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经典著作,它集魏晋以前脉学文献之大成,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脉经》不仅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针灸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向前发展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故通过对王叔和《脉经》原文的梳理,总结其对针灸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经络腧穴理论;详细整理了经脉证候和主治病证;强调经络辨证,即提出脉针相应理论,发展了刺灸方法的临床应用,注重针药并用。

脉经;脉学;针灸

《脉经》[1]之所以以“脉”为名书,正如王叔和《自序》中所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他认为,脉学理论精深微妙,脉体难以辨别,切脉错误会直接导致治疗的失误。国医大师张灿玾先生曾指出:“详此文,其书虽曰《脉经》,不仅言脉而已。惟因‘脉理难精’,故特以此命名,示持重耳。”

《脉经》有如下特点:一是确立脉象形状,归纳脉象为24种,确立了对脉象认识的基本标准,脉象名称和定义的统一、规范为后世所遵从;二是改进诊脉方法,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和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方法为临床所普遍使用;三是论脉与脏腑疾病紧密结合,脉病证治统一,指导临床实践;四是《脉经》将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有机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经络学理论。从上述特点中我们不难发现,王叔和的《脉经》不仅对脉学研究有重大贡献,而且对丰富我国针灸医学的理论宝库起到了重要作用。书中大量篇幅记载了有关针灸的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对经络理论的阐述

《脉经》全面继承了《灵枢》的经络学说,如《脉经·卷第六》中有大量篇幅论述经脉和络脉的具体循行路线,包括所主病症。其中论述心手少阴经病证的内容最多,如“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而欲食,食则呕。”《脉经》虽然记载了很多手少阴心经病证,但是无其经脉循行,因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手心主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所以认为“手少阴之脉独无输”。

《脉经》不仅对十二经脉记载详细,对奇经八脉的循行起止及其病证也作了系统总结,如《脉经·卷第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户、夹脐上行至胸中……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

《脉经》对经络理论除了转引《内经》、《难经》等主要内容外,还对经络学说予以创新和发展[2]。首先,对经脉脏腑表里相关的理论,从会合部位阐述了它们的密切关系。如《脉经·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中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鸠)尾下五分。”其次,对表里两经同病出现的证候进行了全面阐述。如《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中,肝胆俱实则出现“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肾与膀胱俱虚则出现“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等。第三,将切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起来以脉论证,并提出针灸原则与方法。《脉经·卷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中指出,如“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

综上,《脉经》对经络理论的创新和发挥,主要体现在对表里经的会合部位、各经病证、表里经同病出现的证候、脉诊与经络辨证相结合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2 对腧穴尤其是特定穴临床应用的阐述

王叔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人体腧穴作了系统介绍[3]。根据脏腑病变特点选择相应的腧穴治疗。如《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尺脉迟,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针气海、关元,补之”等。在卷三中对俞穴、募穴的定位做了详细阐述。如《脉经·卷三·肝胆部第一》:“……肝俞在背第九椎,募在期门;胆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脉经·卷三·肾膀胱部第五》:“……肾俞在背第十四椎,募在京门;膀胱俞在背第十九椎,募在中极”等。《脉经》具体阐述了五脏六腑(除心包、三焦外)的俞募穴的定位。

《脉经》不仅在俞募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上较《内经》和《难经》有很大补充[4],而且提出了将俞募穴与五输穴相结合应用的观点,为特定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胁下苦满,或时眩冒,其脉弦长,此为可治……春当刺大敦,夏刺行间,冬刺曲泉,皆补之;季夏刺太冲,秋刺中郄,皆泻之。又当灸期门百壮,背第九椎五十壮。”这种俞募穴与五输穴相配的临床应用,对后世完善腧穴配伍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强调经络辨证

3.1 提出脉针相应理论

王叔和的《脉经》在继承张仲景《伤寒论》“脉证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脉诊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形成“脉针相应”理论,即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脉象判断病在何经,依据“按经取经”的治疗原则,提出针刺本经和表里经的治疗方法。如《脉经·卷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中说:“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刺足厥阴经,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刺足少阳经……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此外,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亦提出寸关尺三部共51种病脉,结合临床虚实症状针刺不同穴位,并采用相应的补泻方法。如“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泽漆汤,及针巨阙泻之……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宜服白薇茯苓丸,附子汤,针胃脘补之……尺脉沉,腰背痛,宜服肾气丸,针京门补之。”上述脉象中,寸部病脉共17种,主要反映了上焦心肺等经的病变,治疗常取巨阙、膻中等穴;关部病脉18种,大多为中焦脾胃等经的病变,治疗多用上中下三脘、章门、巨阙等穴;而尺部病脉16种,则多属于下焦肾经病变,故气海、关元用之较多。

王叔和根据脉象特征结合病变部位及其临床表现,提出的针灸治疗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如尿闭取横骨、大便下白灸膈俞、脾胃病取中脘、足三里等,都是经过临床反复验证并确有良效的穴位。

3.2 发展刺灸方法理论

王叔和在《脉经》中有关刺灸理论提出了与过去文献不同的主张,主要体现在针刺的深度和灸的壮数上。《内经》中记载针刺深度较浅,如《灵枢经·卷三·经水第十二》中“足阳明刺深六分……足太阳深五分……足少阳深四分……足太阴深三分……足少阴深二分……足厥阴深一分”等。而《脉经·卷十》记载的针刺深度已大大超过了《内经》中所记载的限度,如刺足三阳经“针入九分,却至六分”,足三阴经“针入六分,却至三分”。另外在灸的壮数上也较以前文献有很大突破,首次提出灸百壮,如《脉经·卷六》中“灸期门百壮”、“灸膻中百壮”等。由此可见,《脉经》开创了多壮灸法之先河,后世多壮灸法的盛行,与王叔和学术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针刺深度和灸疗壮数的增加,说明人们开始对经络和人体有了新的认识,将针灸疗法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3 注重针药并用

《脉经》在《伤寒杂病论》融医经和经方于一体的基础上,以脉学为核心,将针灸与方药进一步融合,使脉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相结合,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5],从而对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脉经·卷二》中,把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症,根据脏腑经络理论进行辨证归类和归经,然后提出针灸取穴和选方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法。如《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关脉浮,腹满不欲食,浮为虚满,宜服平胃丸、茯苓汤、生姜前胡汤,针胃脘,先泻后补之……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宜服瞿麦汤、滑石散,针横骨、关元泻之。”将寸、关、尺3个部位出现的脉象和主症用方药和针灸综合治疗,将脉、症、治紧密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脉经》是一部分析脉、辨认证、解决治的系统著作,因此它被后世医家有效地应用于临证实践。

综上所述,王叔和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脉学家,也是一位有贡献的针灸理论家,他所著的《脉经》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也为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理所当然地占据重要地位。

[1]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赵峻岭,魏连海.浅谈王叔和的针灸学成就[J].针灸临床杂志,1997,14(21):8-9.

[3]权春分.浅析王叔和《脉经》中针灸学术成就[J].光明中医,2009,24(7):1229-1230.

[4]张帅,张永臣.简析《脉经》对针灸腧穴学的贡献[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8-9.

[5]李毅,刘旭,文秀华.初探《脉经》对中医学术的重要贡献[J].山西中医,2004,20(5):1-3.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Mai Jing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ZHENG Gui-zhi1,2,SUN Bing1△,ZHANG Li1,ZHENG Can-lei1,HU Shen1,SUN Min1,YU Bin1
(1.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ing Shandong 272067,China;2.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

Mai Jing,as the earliest sphygmology classic by Wang Shuhe in China,was summarized before Wei and Jin dynasty,and it was the combination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which sum up the contex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history.The contribution of Mai Jing not only embodied the developement theory of meridians,but also sorted out the meridians syndrome and treat syndrome.And it also emphasiz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embodied in Putting forward pulse corresponding acupuncture;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Paying attention to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 Jing;Sphygmolog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241.11

A

1006-3250(2016)09-1212-03

2016-02-19

济宁市十二五中医药科技重点攻关课题(cc2012002)-王叔和《脉经》辨证论治及“儒医文化研究”

郑桂芝(1976-),女,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从事中医药学的教学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孙 冰,教授,医学博士,E-mail:sdsunb@163.com。

猜你喜欢

脉象经络针灸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