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附64例报道

2016-01-30高素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萎缩性螺杆菌幽门

高素媛

(辽宁省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义县 12110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附64例报道

高素媛

(辽宁省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义县 121100)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90.63%、零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75%和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普瑞酮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包括两种,自身免疫性和多灶萎缩性,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部疼痛、反胃、恶心、食欲不振等,且临床复发率高,不易根治,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工作、学习等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压力[1-5]。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6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辽宁省义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2)。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诊断标准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61.2±4.1)岁;肠上皮增生重度4例,中度17例,轻度11例;腺体萎缩重度4例,中度15例,轻度13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56~75岁,平均(61.0±4.2)岁;肠上皮增生重度3例,中度18例,轻度11例;腺体萎缩重度3例,中度17例,轻度1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Hp感染程度进行三联抗菌治疗(果胶铋/奥美拉唑+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连续治疗1周。部分反酸患者可适当口服20 mg奥美拉唑,于睡前服用,1次/天;嗳气、腹胀患者可于餐前半小时服用20 mg潘立酮,3次/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50 mg替普瑞酮,于餐后30 min内口服,3次/天。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Hp根除标准: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学检查均呈现阴性。

1.3.2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腹部疼痛、恶心、胃炎性反应消失,食欲恢复正常;②显效:2~3项主要症状消失;③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④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3%。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Hp转阴率及复发率情况比较:观察组转阴率29例占90.63%、复发率0例;对照组转阴率22例占68.75%,复发率4例占1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癌前疾病,阻断、抑制、逆转癌变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2]。其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胃黏膜数量减少、胃动力不足、胃黏膜萎缩、血压循环差、分泌功能不足等,复发率较高。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医务人员应首先对Hp进行彻底清洗,以降低胃炎对身体的伤害[3]。幽门螺杆菌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幽门螺杆菌能够分泌产生细胞毒、空泡毒素等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均会对患者的胃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幽门螺杆菌诱发患者机体出现自身免疫性反应。②幽门螺杆菌刺激患者机体出现细胞免疫应答以及体液免疫应答,刺激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分泌产生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炎性反应造成胃黏膜的损伤。③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溶血菌素、脂多糖以及多种酶,均会对患者的胃黏膜产生一定损伤,导致患者出现炎性反应。因此,患者在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由于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多种蛋白和因子的作用,造成患者胃黏膜屏障出现损伤,导致胃黏膜表面发生炎性反应。

替普瑞酮具有光谱抗溃疡功能,能够抑制患者胃部溃疡。此外,替普瑞酮可加速胃黏膜分布的高分子糖蛋白合成,提高胃黏膜防御能力,提高磷脂质浓度及黏膜血流量,是一种新型胃黏膜保护剂[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Hp转阴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崔平等[5]对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转阴率、复发率等均有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蒋时红,蔡小平,张文娴,等.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96-197.

[2] 邝耀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9):145-146.

[3] 孔岩君,李勇,李文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0):1982-1986.

[4] 张翠萍,孙学国,赵清喜,等.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0):1069-1073.

[5] 崔平,彭凤梅.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5):93.

R573.1

B

1671-8194(2016)30-0128-01

猜你喜欢

萎缩性螺杆菌幽门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