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研究

2016-01-30呼玛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1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能检验

王 颖(呼玛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100)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研究

王 颖
(呼玛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1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脂肪肝的患者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00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并与同期来我院检查的健康人群4000例设为常规组,比较两组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经检测后得知,试验组患者的ALT、AST、TC、TG等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临床表现为肝功能与血脂指标水平显著上升,可以作为临床上对脂肪肝筛查的有效判定方法。

【关键词】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检验;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类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的疾病,其致病因素是肝细胞内的脂肪过多并积聚,引发体内代谢失衡所致。该类疾病若不能及时控制,可转变为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严重的患者可引发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1]。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该类疾病的临床检出率与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应用上述检测方法对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00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本组患者均符合脂肪肝的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后发现均伴有肝脏体积明显偏大,且轮廓平整,包膜轮廓不清晰等。排除胆结石、胆囊炎以及严重并发症疾病患者。把同期来我院检查的健康人群4000例设为常规组,两组中男4206例,女3794例,年龄均为25~68岁,平均(42.6±1.3)岁,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两组均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5 mL的静脉血,离心10 min,保持3000 r/min的速率,后将其血清分离,并使用生化分析仪将两组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其中肝功能主要为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学指标包括TG(三酰甘油)与TC(胆固醇)。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详情如下:试验组4000例,ALT评分(342.53±13.67),AST评分(340.20±19.81);常规组4000例,ALT评分(49.25±265.23),AST评分(46.31±208.69)。

2.2 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详情如下:试验组4000例,TC评分(6.93 ±0.38),TG评分(3.08±0.57);常规组4000例,TC评分(5.79± 0.20),TG评分(2.13±0.22)。

3 讨 论

近几年来,脂肪肝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肥胖人群的发病率达到50%左右,并且其发病对象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若不及时预防,可能演变成肝纤维化或者是肝硬化等临床表现。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该类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脂肪肝指的是患者脂肪的蓄积量占据肝湿重总数的5%以上,或者是一单位面积内发生约33.33%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出现病变[2]。目前临床上将其分成酒精性与非酒精性的脂肪肝。其致病原因多为肥胖、酗酒、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等所致,其主要原因为长期大量的饮酒,其中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病对象多为成年人,肥胖型脂肪肝中的三酰甘油为其主要脂类物质,肥胖性的糖尿病患者多伴随酒精性脂肪肝,如果不及时抑制酗酒的习惯,可能演变为肝纤维化,严重危害人体的肝脏与心脑血管等器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关研究报道指出,肝脂肪的沉积加剧、纤维化等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且长期脂肪肝疾病的患者可能对脑中风、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影响较大。且患病程度不同,临床表现症状也不同,且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临床表现程度也相应严重,症状越为明显。

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脂肪肝的检测普遍采用的是肝活组织检查方式,但是该检测方法在行肝穿刺时存在一定风险,一些患者不易接受。所以说,对该类疾病的检测应符合大众需求,其中肝非创伤性检测指标主要为血清生化、影像学评估等。血清指标的检测应用较为普遍,经过大量实验证明[3-5],纤维化程度和人体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血清标志物联系紧密,转氨酶主要可以起到氨基酸的催化与酮酸间的氨基转移作用,而AST、ALT主要为肝细胞内,ALT主要存于细胞质内,AST则存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后,ALT会随之进入血液中,若其受损情况严重可牵连至线粒体时,AST也会随之进入血液当中,当二者水平显著升高,表示出现了肝损伤。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知,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水平会显著上升,可以用作临床上对脂肪肝疾病的有效筛查方法,对患者的发病特征及其预后等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雪云,曾烈华,黄多娣,等.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81-82.

[2]王学莲.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301-1302.

[3]高西美,王静,杨晓云,等.济南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及危险因素[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6):119-121.

[4]陈金图.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43-44.

[5]马红.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138-139.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166-01

猜你喜欢

脂肪肝肝功能检验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