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钼靶及MRI多参数成像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对比研究

2016-01-30于兰英黑龙江省医院影像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研究

于兰英(黑龙江省医院影像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钼靶及MRI多参数成像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对比研究

于兰英
(黑龙江省医院影像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钼靶和MRI多参数成像诊断效能,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ammomat Novation DR乳腺全数字化X线机行钼靶检查,图像输入到5M Barco全屏进行分析和观察。患者取内外侧斜位及头尾位,需要时加侧位。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 Avantol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MRI检查。常规做双侧乳腺平扫、动态增强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采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悬垂。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钼靶敏感度42.2%,特异度97.7%;MRI敏感度89.2%,特异度62.2%。钼靶与MRI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钼靶检测NMLE的敏感度低,易漏诊,MRI的敏感度高,对于钼靶的检查的可疑患者,建议行MRI进一步确诊。

【关键词】钼靶;MRI;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研究

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 like enhancement,NMLE)病变的定义来源于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指在MRI图像上无占位效应的一类病变[1]。其组织病理构成不同于肿块样病变,由于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病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且正常的脂肪组织和纤维腺体伴于病变部位,致使钼靶和超声诊断困难,阳性率检出较低,而乳腺MRI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对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2]。本研究探讨分析160例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钼靶和MRI多参数成像诊断效能,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有病理结果且完成乳腺MRI检查的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患者160例,年龄28~71岁,平均(46.6±11.9)岁。纳入标准:①由2位医师共同诊断MRI上病灶表现为NMLE。NMLE病灶在MRI上的定义为:a.占位效应在增强扫描中不明确;b.平扫T1WI病灶与腺体信号和周围脂肪无明确分界。②在1个月内先后接受钼靶和MRI检查,期间无干扰因素如活检、手术等。③月经期妇女于月经后3~7 d接受乳腺检查。④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排除标准:手术病理病灶与检查病灶不相符者。

1.2 仪器和方法: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ammomat Novation DR乳腺全数字化X线机行钼靶检查,图像输入到5M Barco全屏进行分析和观察。患者取内外侧斜位及头尾位,需要时加侧位。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om Avantol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MRI检查。常规做双侧乳腺平扫、动态增强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采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乳腺自然悬垂。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理结果:160例患者中,139例(86.88%)患乳腺癌,其中,97例为浸润性导管癌,23例为内癌,3例为浸润性小叶癌,16例为黏液癌。25例(15.63%)患良性病变,其中,6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合并腺病,6例为不典型导管增生合并腺病,3例为乳腺炎症(导管扩张症,脓肿,肉芽肿性炎),5例为乳腺腺病(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纤维腺病),5例为纤维腺瘤合并腺病。

2.2 钼靶、MRI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钼靶检查和MRI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准确者均为133例,准确率均为83.13%。

2.3 钼靶、MRI表现:160例患者中,139例为乳腺癌组,21例为非乳腺癌组。乳腺癌组:113例钼靶可探及肿块,74例伴微钙化,58例肿块周边有毛刺征,9例伴晕环。MRI病灶表现多边界模糊,有毛刺,不规则,强化峰值在对比剂注射后2~3 min内,后迅速降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呈Ⅱ、Ⅲ型。非乳腺癌组:14例钼靶可探及肿块,未发现有毛刺征及晕环,伴良性钙化7例。MRI病灶表现信号接近正常乳腺组织,小叶状或边界光滑,轻-中度强化,增强缓慢、持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呈I型。

2.4 钼靶、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钼靶敏感度42.2%,特异度97.7%;MRI敏感度89.2%,特异度62.2%。钼靶与MRI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及我国大中城市中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3-4]。美国放射学会2003年推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分类标准将强化病灶根据形态分为肿块样和非肿块样,非肿块样强化病灶占乳腺MRI所检出病灶的24%~40%[4-5]。本研究证实,钼靶检测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灶显示为不规则的高密度、结构不对称、紊乱和钙化,但是显示效果在致密型乳腺中,结构不对称、紊乱及不规则的高密度较差,鉴别困难[6-7]。本研究钼靶的诊断敏感度较MRI低,分析主要原因为致密型腺体较多,致密型病灶如果发生在乳腺高位、深位或并发重度乳腺增生易被掩盖。特别是NMLE病灶松散,致使阳性诊断率降低。另外,人为因素如操作及阅片水平高低等因素也影响阳性诊断率。但钼靶的特异性较高,特异度高达97.7%;MRI检测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中恶性病变中病灶呈节段样分布者多见,较其他表现更具诊断意义。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对提示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的是内部强化方式的簇状环形强化及块状强化。ADC值≤1.3×10-3mm2/s提示乳腺恶性病变可能性大,但与良性病变具有一定重叠,为中度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水平。本研究中,多数良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因为与正常的乳腺腺体信号一致而不能测量,Ⅲ型曲线提示恶性阳性预测值高。Ⅱ型曲线无明显特异性。MRI表现分布特点(节段样分布)、内部强化(块状强化和环形簇状强化)、ADC值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病变的阳性预测值。

总之,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钼靶检测NMLE的敏感度低,易漏诊。MRI的敏感度高,对于钼靶的检查的可疑患者,建议行MRI进一步确诊。

参考文献

[1]李晓,程流泉,刘梅,等.MRI、钼靶和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5(5):336-340.

[2]于兰英,姜洪,李冬雪.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MRI及钼靶X线摄影的对比研究[J].黑龙井医学,2015,39(2):191-193.

[3]Evans PW.Breast cancer screening: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J].CA Cancer Jlin,2012,62(1):5-9.

[4]徐琳,汪登斌.MR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性质方面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4,29(4):454-456.

[5]李逢芳,刘万花,潘淑淑,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讨论[J].现代医学,2012,40(1):14-19.

[6]陈计赏,陈贵俦,冯玉珊,等.钼靶指导乳腺钙化灶切除在发现非肿块型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53-54,56.

[7]克德娜,周海,杨蓉.非肿块型乳腺癌钼靶X线分析[J].中国医药,2012,7(2):182-183.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090-02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