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2016-01-30胡耀中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平舆463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胡耀中(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舆 463400)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胡耀中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河南 平舆 463400)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旨在为临床降低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5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给药方式、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类型、临床表现、转归等。结果 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率最高;单独给药发生率高于联合用药;不良发生时间最快为2 min,最慢为持续用药10 d后,其中用药后1~24 h发生不良反应率高;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不良反应可累及多器官,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治疗后全部好转,无死亡。结论 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遵循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并给予密切监测,降低不良反应的危害。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抗微生物,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因此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中应用广泛[2],但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多、用药不规范等,导致耐药性增强、不良反应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临床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50例,其中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5.21±1.01)岁,原发病类型主要有肺炎47例,泌尿系统感染21例,呼吸道感染35例,消化道感染29例,妇科感染18例。应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11种。

1.2 方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给药方式、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药物种类、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转归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同患者数据资料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统计资料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150例不良反应中男性患者94例(62.67%),女性患者53例(35.33%),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8~30岁18例(12.00%),31~40岁65例(43.33%),41~50岁24例(16.00%),51~60岁33例(22.00%),60岁以上10例(6.67%),不良反应以31~40岁较为多发。

2.2 给药途径及给药方式:给药途径主要有静脉注射、口服、外用,其中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113例,所占比例为75.33%,口服不良反应发生24例(16.00%),外用不良反应发生13例(8.67%);给药方式主要有单独给药和联合用药,其中单独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109例,所占比例为72.67%,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41例,所占比例为27.33%,单独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用药,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可能发生在给药初期、中期和后期,不良发生时间最快为2 min,最慢为持续用药10 d后,其中用药<10 min发生不良反应为16例(10.67%),10~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31例(20.67%),31~59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20例(13.33%),1~24 h发生不良反应68例(45.33%),给药2~5 d发生不良反应10例(6.67%),6~10 d发生不良反应5例(3.33%),其中用药后1~24 h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

2.4 不良反应中涉及药物:11种氟喹诺酮类用药出现不良反应药物有左氧氟沙星(74/49.33%)、环丙沙星(35/23.33%)、加替沙星(24/16.00%)、氧氟沙星(11/7.33%)、洛美沙星(6/4.00%),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可累及多种系统,其中消化系统为(61/40.67%),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黑便、食欲下降;神经系统(47/31.33%),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烦躁、颅高压;呼吸系统(26/17.33%),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全身系统(12/8.00%),患者主要表现为出汗、发热、寒战;泌尿系统(4/2.67%),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尿路感染、血尿,不良反应累及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

2.6 治疗和转归:患者通过停止用药和针对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和治疗后,治愈112例,所占比例为74.67%,好转38例,所占比例为25.33%,无死亡病例。

3 讨 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药物进入体内后可长时间发挥抗菌效果,可显著抑制革兰阴性杆菌、球菌等[4],同时氟喹诺酮类药物还可以增强脂溶性提高药物穿透细胞能力,促进药效吸收[5],提升药物的抗菌谱、杀菌效果,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6]。

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广泛,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上升,本研究通过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率最高;单独给药发生率高于联合用药;不良发生时间最快为2 min,最慢为持续用药10 d后,其中用药后1~24 h发生不良反应率高;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不良反应可累及多器官,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治疗后全部好转,无死亡。

临床用药时应了解药物抗菌谱、半衰期等[7],用药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静脉注射时要控制滴速,尽量以口服为主[8]。同时要严格掌握药物的禁忌证,联合用药时要注意相互作用,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常见药物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应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维忠,魏润新,钱南萍.我院9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2):182.

[2]赖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0):2513.

[3]赵忠芹,张长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2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56-59.

[4]张月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及研究概况[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2024-2027.

[5]罗景严.对基层医院含氟喹诺酮类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4):162.

[6]周兴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38-3140.

[7]董学花.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北方药学,2014,14(5):44.

[8]陈园.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55.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083-02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