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的饲料产业发展

2016-01-30贺明珠黑龙江虎林娃哈哈牧业有限公司刘艳丽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陈建华辽宁省沈阳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饲料企业

文│贺明珠(黑龙江虎林娃哈哈牧业有限公司)刘艳丽(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陈建华(辽宁省沈阳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黑龙江省的饲料产业发展

文│贺明珠(黑龙江虎林娃哈哈牧业有限公司)刘艳丽(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陈建华(辽宁省沈阳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黑龙江省饲料资源丰富,为饲料业发展提供着优厚的自然条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黑龙江省饲料产业发展不快,与饲料强省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

一、具有的优势

1.原料优势。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的1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未定在300亿千克以上的水平,粮食商品率达到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除谷实类充裕外,还有大量饼粕、糠麸类及其他饲料资源。黑龙江省还有可利用的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业废液资源,矿物质资源类,全省含钙饲料资源丰富,仅石粉一项储量约有8亿吨。粮食紧缺将是全球性的问题,饲料用粮也将面临严峻考验,黑龙江省有着这么好的饲料资源,更应该把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综合体现出来。

2.地域优势。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最北部,面积46万平方公里。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黑土、阳光、绿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决定了黑龙江省良好的养殖环境。

二、面临的劣势

1.养殖量低。黑龙江省耕地全国第一,农民主要以种地为主,养殖为副业。虽然这几年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农民养殖积极性得到提高,但距离养殖大省如山东、河南等还有很大的差距。养殖量低导致饲料产业发展缓慢。

2.饲料产业集中化程度不高。目前,黑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众多,而且企业间处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更多的是竞争合作的局面。但有些地区还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小饲料企业为了与大中型饲料企业争夺市场,不惜降低自身利润而增加销售量。而大企业为了保持产品质量,不能自身随意改变价格。小型饲料企业坚持几年自动退出行业,而大中型饲料企业为自身发展而寻求壮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饲料行业正常发展。

3.创新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落后。黑龙江省饲料行业的一个薄弱环节,仍然在科技创新上。目前饲料战线科技人才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原始创新不足,核心技术和专利发明较差。国家和企业对饲料工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科研能力较低,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同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对应用于饲料工业的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不够,产业化水平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4.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目前,黑龙江省猪、禽饲料两项合计高达92%,所占比重很大,而世界饲料产品结构中猪、禽、牛饲料大约各占1/3。预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比例下降,禽肉、牛肉、乳制品和水产品比例将会上升。黑龙江省一些地区还是以预混料为主,自己购买其他原料,这样有很大风险。配合饲料可以直接饲喂,不用担心玉米等原料的品质问题,配合饲料将是发展趋势。

5.饲料检测和监督体系不健全。黑龙江省饲料检测和监督体系不健全,既有黑龙江省地方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也有各地市在思想认识上不充足的原因,还有部门基建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大多数市(地)缺少饲料检测监督机构,影响饲料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督,而且饲料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有较大差距,缺乏时效性。一些地方的管理方法仍沿用原先的单一计划调控和行政命令,没有向经济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统一的管理模式转变。管理重点仍是单纯抓生产,还没有转到抓总量平衡和饲料安全卫生上来。

6.产品质量存在隐患。黑龙江省饲料产品质量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虽然没有发现使用“瘦肉精”现象,但有些企业不严格执行规定使用违禁药品、动物源性饲料等,导致饲料中的药物成分在养殖产品中残留,产生耐药性。另外,饲料产品标签检测合格率较低,有的企业甚至无证生产,破坏了黑龙江省饲料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发展建议

1.“抓大促小”,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潜力。实际上,世界上各饲料厂的产能差别并不悬殊,行业集中度主要以集团化企业形式体现。全国的几个较大饲料生产企业如正大集团、希望集团,在各地设有40~100家生产厂。1991——2000年10年间,全国时产5吨以上的企业增加1382家,增幅达到249%,并形成以正大、希望、通威、正虹等为代表的近20家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整个饲料行业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要向安全饲料转型。饲料本身的安全是生产绿色肉食品的基础,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被饲喂动物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更影响到人的安全和健康。

2.调整饲料产业结构。稳定发展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加快发展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实现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努力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品种,压缩一般性饲料品种,加快饲料产品的更新换代,满足不同饲养品种、饲养方式对饲料产品的需求。反刍、水产饲料比例继续扩大;浓缩料、预混料比例增加。

3.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对饲料业布局进行调整。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突出发展高附加值和创汇能力强的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中部地区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提高饲料加工深度,成为大宗原料的加工地;西部地区建设饲料饲草等原料生产基地,浓缩饲料加工业和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将加快,推广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发展潜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每个区域经济协作带的调整。

4.加大自身产业链结构改造。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纽带,进行关联产业的横向延伸,形成多利润点方式,如动保行业、疫苗行业、动物种业、添加剂行业、食品行业等。

四、发展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政府部门应深入调查、认真了解黑龙江省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各地市县和企业调研的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和了解企业对行业发展和管理部门的意见。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未来几年以及长远的发展目标。认真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的同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按照黑龙江省饲料产业布局规划的要求,加强对饲料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明确黑龙江省饲料业的发展重点,对各地区饲料业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全面掌握,据此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

2.制定完善相关政策。饲料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法制建设应适时赶上,与之相配套。因此,有关饲料产业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进一步完善,饲料的管理和监督检查需进一步加强。有关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有关法规的实施细则,使饲料产业的建设、生产、经营和使用各环节有法可依。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进步,对已制定的法规应定期进行完善。

在完善现有标准化体系基础上,不断发现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尽快采取解决措施。以部省级饲料监测中心为龙头,地级饲料监测站为骨干,县级饲料监测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改善饲料监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饲料监测体系的整体水平。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切实加强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各环节的管理,推进安全、优质饲料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关口前移,切实把好“生产源头”这一关。

3.加强饲料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首先要加快饲料业科研与开发,以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为重点,开发非粮食饲料。广泛应用生物、精细化工等技术,加速研制并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的饲料添加剂。大力推动绿色饲料、专用饲料科学配方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研究开发大型饲料加工设备及成套技术。

其次要加强饲料技术应用转化。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饲料企业和其他中介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把国家“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计划”等,与加强饲料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开展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认真执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地方各级饲料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好饲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加大青贮饲料和氨化秸秆等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农区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示范区建设。

最后要推进饲料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大中型饲料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饲料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一批新型的饲料产学研联合体,加快饲料重大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或入股等方式,完善科技人员分配机制,促进饲料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4.加快饲料科技创新与推广。现代饲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要继续加大“科技兴饲”步伐,增加科研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饲料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其他中介组织参与进来,逐步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东北地区的技术交易市场,推进饲料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

5.完善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外的饲料企业进入黑龙江,饲料市场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黑龙江省饲料企业应该积极地推进管理的现代化,尽快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首先要积极树立经营新观念。要有企业策划观念、人才观念,学会培育自己战略性优势的观念、专业化合作的观念、知识经济的观念、速度观念。不仅要培养技术工程师,还要重视策划工程师的培养,推动饲料企业由制造产品向制造市场发展。

其次是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是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即转变过去以工作为中心管理到为“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二是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企业只有管理好知识资产,健全知识使用的机制,才能创造更高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从硬件管理到软件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较注重策略、结构和系统的管理,企业的变革也倾向于制度、规章等方面,很少牵涉人的因素在内,这称为“硬件”管理。而价值、人员、作风、技术则是体现到人身上的可塑因素,它是无形的,却又很有力量;它是变化的,却在员工心中扎根很深。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更趋向于这些“软性管理”。

再次是进行体制改革。一是要推进投资多元化,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创新。对于大中型饲料企业,要按照“择优扶强、竞争创新、有进有退、整体搞活”的方针,以产权转让、增资扩股、收购兼并等形式,吸引外资、个体、集体等各种经济成分到企业内参股。改变饲料企业股权单一的状况,放大企业资金的功能。

二是要改革体制,实现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把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作为企业改制的重点,严格按《公司法》对饲料企业改制进行规范化操作,明确各个经营层、监督层的职责,使企业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和规范的运作机制。同时,按照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企业各层经营管理者培养、选拔、任免、管理的新机制,通过在考核、竞争基础上的择优聘任,逐步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市场化配置。

三是要激发经营者的创业积极性,实现分配制度的创新。要积极探索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者实行分配期股、期权激励的办法,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把经营管理、科技、营销骨干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地结合在——起,使其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长期保持创业的内在动力。

第四是改变营销策略。饲料企业要在营销创新上下苦工夫,做到:一方面,在营销理念上要从树立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变为服务营销,以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作为主要手段,扩大公司生存发展的市场圈;另一方面,在营销网络上要创新,做到不同区域市场建立不同的营销网络,不同特点的产品建立不同的营销网络,不同的客户群体建立不同的营销网络。当前,要通过建立、培植养殖示范户作为开展市场的拓展点和切入点,通过示范户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当地一批养殖户作为公司产品使用的对象,享受公司的服务和优惠,用公司的经营理念影响养殖户,从而使养殖户由买卖关系变为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变松散型合作为紧密型合作。三是营销手段要创新。要从单纯运用一种营销手段向运用组合营销手段转化,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战略。要对必保市场、必夺市场、必争市场和随机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确保大本营,争取区域性市场第一,然后再试着打入其他市场,乃至全国市场。

6.饲料安全方面。首先要完善饲料管理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尽快出台《黑龙江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完善饲料安全监管制度。全程监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切实抓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要制定饲料安全突发事件防范预案,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并会同公安、工商、药监、环保、质检等行政主管部门,坚决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中添加禁用药品的行为。加强对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疫。整顿和规范饲料产品市场秩序,对于生产不合格饲料产品和安全隐患多的企业,要停产整改,跟踪监测。对于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饲料企业,要取消其生产和经营资格,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其次要完善、健全饲料质量标准体系。饲料违禁药物等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质量监督不到位。加之黑龙江省畜牧业生产地点分散,现有的检测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抓紧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在逐步提升现有饲料原料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加紧修订完善饲料卫生安全强制性标准。加快实施饲料安全工程,改善饲料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饲料安全信息网络,完善饲料业信息采集和发布程序。

最后,加快产业链整合。建立健康养殖小区等封闭的饲料流通链,以饲料企业为龙头,通过龙头企业建立养殖小区,把分散的养殖户联结起来,进行统一饲料、统一培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的新兴养殖方式,形成“饲料企业+养殖园区+养殖户”的模式。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饲料企业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企业
企业
粤海饲料
企业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