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

2016-01-30刘军义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6年3期
关键词:检疫驱动机构

刘军义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广西南宁 530022)

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

刘军义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南宁530022)

论述了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其现状和瓶颈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空间,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凝聚三方资源、改革体制机制、强化实践行动等实现历史使命的基本路径。

检验检疫;服务;创新驱动

1  前言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无疑对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提出了强烈的时代要求。如何呼应这一时代要求,同时利用这一契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是摆在检验检疫技术机构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政、研、企三方互动,其中 “政”为指导,“研”为服务,“企”为主体。目前,社会各方就如何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作了有益探索[2,3],一致认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服务是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机会。本文就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如何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2  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1基本认识

2.1.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涵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以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依靠自主创新的一种发展模式。其要义有:

(1)核心是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作用的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

(2)主体是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一个发展战略,无论如何先进,最终都要体现在生产的效益之上,因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3)基础是国家创新体系。创新驱动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来实现,仅仅依靠企业创新来提升国家创新水平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基础的创新驱动战略[4]。即要推进相关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实施服务化转型。

2.1.2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义

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以实验室科技人员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发挥技术机构在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三方面的集聚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和举措。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验检疫科技创新的实质是关联创新。通常,每个组织都有两种创新形式,即面对自身需求的封闭式创新和寻求外部资源的开放式创新,而由第三方来解决开放式创新需求的活动就是关联创新。关联创新是“研”之方的特有活动,甚至可以说是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固有特点,因为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具有高技术和宽通道的双重特点。

2.1.3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时代要求。国务院确定了检验检测行业是新常态下的高技术和科技服务行业[5,6],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强等特点,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其时代要求。二是检验检疫技术机构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常态下,随着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检验检疫技术机构职能在履职把关外又有了两个新的增长点,即承接政府购买服务[7]和科技创新。其中履职把关是根本,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是关键,科技创新是动力。当前,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服务潜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科技创新还拘泥于封闭式创新,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通过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路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三是提升检验检疫形象与地位的重要举措。“检不了,检不准,检不全,检不快”是检验检疫系统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实施关联创新,可以用生产力的发展来倒逼体系内生产关系的改革,实现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方针的落实。

2.2现状与瓶颈问题

检验检疫技术机构要谋求对社会的贡献和自身的发展,需要明晰其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瓶颈问题,然后从中找出有利因素,克服存在问题,找到打开服务之门的钥匙。这方面系统内已有一些思考[8,9]。本文分析如下:

2.2.1现状

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检测实验室中综合检测能力最强的机构之一,具有资源配置丰富,专业人才众多,技术水平较高,品牌形象较好,与外界联系广泛等众多优势。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普遍积极性很高,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的成效还非常显著。如在庞国芳院士的带领下,庞国芳院士实验室开发了中国蜂蜜中300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方法和中国第一个用于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残留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系列高通量方法以及茶叶中653种农药多残留高通量分析技术等,帮助国内企业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使中国的蜂蜜、茶叶稳步走向世界,成果的转化反过来又使得院士实验室得到空前发展。但总的来说,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和成效还不足,创新主要是对内的封闭式创新,多数创新是以围绕自身发展需要,解决自身检测问题而开展,有的甚至是为了科研而科研,为了职称而科研,与市场创新需求相脱节。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检验检疫的科技成果也大致如此。

2.2.2瓶颈问题

可转化的成果少,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瓶颈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未能适应角色转变。转型期存有“路径依赖”和“听天由命”两种心态,技术机构未能及时调整到服务于创新的角色上来。二是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未能发挥资源优势。检验检疫系统的资源配置具有强烈的公益性质,在仪器设备的配置上,多以应对安全检测项目为主,仪器贵重且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研究的检测方法标准,与市场迫切需求的产品研发、表征属性检测、成套服务等不能对接;人力资源方面,则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三是运行体系比较封闭,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国家质检总局在建设“科技质检”的指导思想上,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的建设作了专门阐述[10],但在执行层面,还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思维;闭环的运行体制和僵化的考核机制,严重制约了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力。落后的监管模式消耗了太多的检测资源,过时的管理方式和考核制度又使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疲于应付。激励引导机制出现偏差,职称晋升基本上是与课题与论文挂钩,导致自话自语的研究多,真实的创新能力比较弱,可转化的成果少,能够主动服务创新大势的更少。

2.3发展空间

根据当前形势,结合自身的发展,可以发现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具体有:

(1)联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解决产业链中的技术难题。

中小微企业在原料和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乃至循环经济技术等方面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由于其自身技术力量不足,因此必须要寻求外部创新,这为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开展关联创新提供了契机。

(2)搭建标准桥梁,解决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6年1月22日,支树平局长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发挥“标准化+”效应,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准化+”就是要把标准“化”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主动靠上去、融进去,引领新发展,催生新效益,达到“1+1>2”的效果。在国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浪潮下,可以预见到校、研、企等各类组织有大量成果将要转化,但由于行政许可的规限,这些转化经常会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没有标准就拿不到批准文号,就不能组织生产,而制修订标准正是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强项,服务空间十分广阔。

(3)实行供给侧改革,维护市场环境,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2015年12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高法院、高检院、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印发了 《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方法中第二十四条规定: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委托,对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的,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可以采用非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参考。这为检验检疫技术机构从供给侧提供检测解决方案提供了思路和出路。一旦得路,不仅可以在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维护市场公正公平环境方面一显身手,而且可以在承接政府购买检测服务方面争得一席之地。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这样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2.4基本路径

我国检验检疫技术机构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检测机构的性质和作用有很大不同,因而目前还没有现成道路可以参考,唯有走中国特色之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其基本途径思考如下:

(1)加强顶层设计,融入创新主流。

转变思想,摆正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一是要将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列入本系统的 “十三五”规划纲要,通过制定规划,统一思想,为检验检疫系统参与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科技活动提供指南。二是要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建立合作备忘录等机制,提前参与到各级科技创新体系中去。三是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机制,在科研项目设计和成果奖励上,着力推动检验检疫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将系统内的创新活动整合到产业链中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2)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整体实力。

一是在仪器设备配置上,增补薄弱环节。对于公益检测部分,要争取国家持续投入;对于创新发展部分,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补充配备相关样品处理、样品制备以及有关过程控制的实验室设备,适当配备一些关键设备,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二是在人才方面,要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关联创新为抓手,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特别要注重复合型、前瞻性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同时创造有利条件,引进紧缺的优质资源。

(3)凝聚三方资源,实施关联创新。

依托品牌优势,凝聚政、研、企三方资源,遵循“以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抓手,协同为突破口”的原则,促进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由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提供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创意等关联创新服务发展。通过技术和服务的融合,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增值服务。通过多方互动,形成正反馈机制,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4)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机构人员活力。

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度是关键。一是要加快检验监管模式的转变,改变原来批批检验的方式,释放实验室检测资源;二是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落实机构的法人自主权,激发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活力;三是要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激励办法,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导向,摒弃原有以课题获奖和论文发表为业绩的考核体系,解放生产力,使广大科技人员走出“为了科研而科研”“为了职称而科研”的怪圈。

(5)强化实践行动,寻求创新突破。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对创新市场各方面的调查,并予以分析和研究,把握好技术机构的发展规律,寻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工作中要注意以人为本,循序渐进,要营造鼓励关联创新的宽松环境,建立允许试错制度,加大实践力度,找到本单位本部门的突破口,从而走出一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色之路。

3  小结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检验检疫系统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检验检疫技术机构要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改革体制和机制,要围绕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和载体,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与产业全链条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主动切入科技创新服务业态,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做到有所为,从而实现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多方共赢和全方位全新的发展。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A].2015-3-13.

[2]刘克勤.地方普通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7:23-27.

[3]李雪墨.加强四大职能 深化检验检测机构改革 [N].中国医药报,2014-1-20(001).

[4]吴锋钢,沈克慧.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3,6:48-52.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A].国办发[2011]58号,2011-12-12.

[6]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A].国发[2014]49号,2014-10-9.

[7]财政部,民政部,工商总局.关于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A].财综[2014]96号,2015-1-8.

[8]许志钦,谢力,刘中勇,等.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4):104-107.

[9]李国华,昃向君,刘学惠,等.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分析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2,22(1):48-51,37.

[10]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全面建设科技质检的指导意见》的通知[A].国质检科[2011]186号,2011-04-21.

Study on Technical Institutions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erving for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LIU Junyi
(Guangx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Nanning,Guangxi,530022)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Technical Institutions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erving for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bo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key problems about the service we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space was discussed as well,and the basic path to serve well such as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unite other parties,reform system and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action were put forwar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Technical Institution;Innovation Driven

F740.43

E-mail:ljy8463@163.com

2015-12-12

猜你喜欢

检疫驱动机构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检验检疫学刊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