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方面的经验总结

2016-01-29曹翠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8期
关键词:根治术乳房淋巴结

曹翠文

(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方面的经验总结

曹翠文

(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

目的 对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经验总结。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的随访,随访率达到100.0%。随访结果:术后2、3、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2.0%(46/50)、90.0%(45/50)、88.0%(44/50)。术后5年的死亡病例是肿瘤位于中央区者、肿瘤直径较大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有10例死亡者的腋淋巴结阳性在3个以上。结论 把握好禁忌证和适应证,然后施行精准的手术治疗,并辅以综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举措能显著提升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也是施行该手术最重要的经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经验总结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妇科疾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手术依旧是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乳腺癌病理学进步,经典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法)逐步发展成改良根治术,极大地降低手术范围。为了验证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本文特以50例乳腺癌患者为例进行论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均为女性;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4.5岁;TNM分期:28例Ⅰ期,18例Ⅱ期,4例Ⅲ期;肿瘤部位:24例左侧乳腺,26例右侧乳腺,6例乳房内侧象限,11例中央部,20例外上象限,13例外下象限;肿瘤直径:26例>2 cm不超过3 cm,26例>3 cm不超过7 cm。术后病理类型:37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黏液腺癌,4例乳头状癌、导管内癌3例。

1.2手术方法:患者术侧上肢外展90°,肩胛垫高10 cm,取卧位。消毒处理术侧上肢全部,在进入手术无菌区前用无菌巾包裹。行全身麻醉。为了便于清扫腋窝和游离皮瓣,应松弛胸大肌和皮肤。为了方便手术进行,术侧上肢应能随时变化位置。根据乳房的形态、大小以及肿瘤所在的部位选择切口,切口与肿瘤边缘距离应略超过3 cm,切口通常是向外上或横行的斜梭形。为了确保无瘤操作和术野清晰,应用普通手术刀在切开皮肤后游离皮瓣。尽量不好留皮瓣厚度,也可保留少许薄层脂肪组织,以离肿瘤越近皮瓣越薄为准。为了减少对肩胛下血管、胸背神经、胸前神经的损伤,应尽量使用功率较小的电刀来清扫锁骨及腋窝下淋巴结和分离乳腺组织,切除分离时应仔细耐心。术后置引流管之前应用43 ℃蒸馏水清洗创面,分别置1根引流管于腋下和锁骨下,并于腋中线处引出,然后接负压吸引。加压包扎腋窝、切口,并间断缝合皮肤。引流管拔除根据引流量逐次拔除。

1.3辅助治疗:术后1~2个月内对患者行放射量60 Gy的根治性放疗。设乳房切线野于无淋巴结转移且肿瘤位于乳房外象限的T1部分,设乳房切线野、内乳野、锁骨上野与其他部位,必要情况下可加照腋后野。化疗治疗:采用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环磷酰胺对淋巴结阴性者行CMF治疗,采用5-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对淋巴结阳性患者行CAF治疗。化疗6~8个周期,每周期28 d。内分泌治疗:采用三苯氧胺对患者行内分泌治疗,每天2次,1次10 mg,连用3~5年。

2 结 果

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的随访,随访率达到100.0%。随访结果:术后2、3、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2.0%(46/50)、90.0%(45/50)、88.0%(44/50)。术后5年的死亡病例是肿瘤位于中央区者、肿瘤直径较大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有10例死亡者的腋淋巴结阳性在3个以上。

3 讨 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改变,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女性首位恶性肿瘤,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负担。随着乳腺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致病因子较多,所以说乳腺癌治疗应行全身治疗,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措施。与大多数癌症类似,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主要的方式,但对手术是扩大还是缩小争论较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乳腺癌生物学理论的发展,人们更趋向于限制性手术。相关的研究指出[2],与扩大或经典根治术相比,改良根治术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且后者手术范围更小,上肢活动功能更好,且由于保留了胸大、小肌,非常有利于乳房的成型,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清除淋巴结时应避免伤害胸神经,如果应不够自信和耐心伤到胸神经,继而导致术后胸壁变形胸肌萎缩甚至纤维化。清除腋淋巴结时应特别注意胸大、小肌间的Rotter淋巴结,做到清除彻底,没有遗漏,避免术后复发[3-4]。

3.1改良根治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全身性禁忌证为肿瘤远处转移者;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改良根治术的局部病灶禁忌证为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患侧上肢水肿;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肿瘤破溃;乳腺癌侵犯胸壁等。改良根治术适应证较为广泛,胸肌筋膜的Ⅰ、Ⅱ期患者及肿瘤未累患者可采用Ⅰ式,辅助用化疗的Ⅲ期患者以及腋下淋巴结有轻度融合且明显肿大的患者可采用Ⅱ式。并发症少、创伤小、能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和胸廓外形是改良根治术的优势,这也是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但由于存在血管有癌栓、区域淋巴结转移、残癌的风险,其仍需辅以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以尽可能降低复发转移的概率。

3.2改良根治术辅助措施:通常情况下,改良根治术会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这些治疗措施进一步稳固了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放疗是为了避免局部复发,主要照射内乳区、胸壁、乳腺,对于淋巴结阳性者,会加照锁骨上下区。放疗在化疗之后,化疗全部结束后方可进行放疗,避免化疗中途加入放疗。化疗是为了消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周身性药物对潜在的微小转移灶进行控制,这是人们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结果。内分泌治疗是为了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和繁殖,降低癌细胞发展所需的雌激素水平,减少细胞内雌激素受体的含量,抑制甚至阻断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不论年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月经情况以及肿瘤大小,雌激素阳性者均可采用内分泌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和患者病死率[5]。围手术期护理是为了巩固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的效果,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术前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内容,比如体位调整、麻醉等;进行手术指导,让患者理解手术的流程,提升患者后期手术的配合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疏导其不良情绪,使其尽快进入角色,提升依从性。②术中护理:对于患者而言,手术室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心理,护理应做到讲解和开导工作,让患者感染到关系和温暖,消除其孤独感。为了避免因压力出现褥疮,因及时了解患者舒适情况,并帮助处麻醉状态的患者调整体位。在调整体位的过程中做好肢体的保护,避免受伤。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避免其长时间担忧;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采用暗示、引导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重回正常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行常规化疗和抗感染治疗。加强引流管的管理,确保畅通,无曲折。

在本组调查中,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的随访,随访率达到100.0%。随访结果:术后2、3、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2.0%(46/50)、90.0%(45/50)、88.0%(44/50)。术后5年的死亡病例是肿瘤位于中央区者、肿瘤直径较大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有10例死亡者的腋淋巴结阳性在3个以上,提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同时保留胸大、小肌,有利于乳房成形,具有手术范围小、临床效果好的优势。总的来说,把握好禁忌证和适应证,然后施行精准的手术治疗,并辅以综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举措能显著提升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也是施行该手术最重要的经验。

[1] 付小兰,黄萌,喻晓刚.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老年乳腺癌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5):79-80.

[2] Jia ZH,Su BX.Clinical outcome analysis of 98 elderly women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r simple mastectomy[J].Chin Ger J Clin Oncol,2012,(7),403-406.

[3] 何冬雷,夏立平.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112-113.

[4] 尹逊国,温伟,刘革,等.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32(1),77-79.

[5] 张敏敏,莫军扬,覃舒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3):157-161.

R737.9

B

1671-8194(2016)28-0175-02

猜你喜欢

根治术乳房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