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分析

2016-01-29赵云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致残率骨瓣开颅

赵云东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分析

赵云东

目的探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颅脑损伤治疗的效果。方法7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良好率58.33%(21例),致残率30.56%(11例),死亡率11.11%(4例);对照组手术治疗良好率27.78%(10例),致残率41.67%(15例),死亡率30.56%(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11.32±3.61)分高于对照组(8.12±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的效果相对突出,且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颅脑损伤;效果

颅脑损伤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相对较高[1],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病症之一。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以及常规骨瓣开颅术是颅脑损伤救治中应用较多的两种手术形式,下文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并对比其治疗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2.3±11.3)岁;其中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17例,工业外伤5例;开放性损伤23例,闭合性损伤13例;脑挫裂伤11例,脑内血肿4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11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2.7±11.1)岁;其中交通事故15例,高处坠落15例,工业外伤6例;开放性损伤24例,闭合性损伤12例;脑挫裂伤13例,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治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的抗炎、止血以及颅内压控制、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预防并发症等颅内损伤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然后以耳屏前颧弓上1cm位置处作为手术切口,同时从耳廓上至顶骨正中线中的前额发际下进行钻孔,游离骨瓣在露出蝶骨平台和颞窝后进行骨瓣去除,最后在咬平前颅底和中部颅底后,以放射状剪开硬膜,对颞肌边缘和硬膜边缘进行减张缝合,完成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以颞顶或者是额顶作为手术切口,进行开颅减压,实现患者病症治疗和控制。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2]将手术治疗后能够恢复上班、学习等正常生活的情况评定为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将能够实现生活自理情况评定为中度残疾;将需要通过照顾进行生活的情况评定为重度残疾;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手术良好率、致残率、GCS评分等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治疗良好率58.33% (21例),致残率30.56%(11例),死亡率11.11%(4例);对照组手术治疗良好率27.78%(10例),致残率41.67%(15例),死亡率30.56%(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分别为(4.52±7.64)、(8.12±3.8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分别为(4.37±8.41)、(11.32±3.61)分,两组患者开展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治疗,两组患者的GCS评分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中,颅脑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有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情况[3],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最为严重,再加上颅脑损伤的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患者不良反应与症状的发生比率比较高,对患者所产生的生命威胁也更为突出,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疾病类型。

本文对7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别采用了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结果显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主要因为常规手术方式在患者颅脑损伤治疗中,虽然能够对患者的颅脑血肿以及脑挫裂伤病灶进行清除,但是并不能对脑部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再加上手术治疗中对颅脑的减压处理不够充分,容易引起恶性脑水肿,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中,手术减压切口比较大,能够将颅脑组织进行充分的显露,从而在实现颅脑降压基础上,更好地进行脑坏死组织清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严重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突出,且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韩永耀,刘玉翠,张英,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20-721.

[2]江俊毅,黄伟豪,罗飚,等.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7-29.

[3]伍章华.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预后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13-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29

2015-09-09]

110035 辽宁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致残率骨瓣开颅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