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陪读家庭对城镇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以X县为例

2016-01-29李志娟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9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城镇教育资源

李志娟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探析陪读家庭对城镇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以X县为例

李志娟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陪读家庭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二元化”造成的。陪读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教育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的,还是社会大环境的失调造成的。城市中大量农村陪读家庭的出现,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城镇住房、城镇交通、城镇环境、城镇教育等,这些“城市病”的出现阻碍了城镇的发展,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农村陪读家庭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总结经验,为城镇更好的发展指明方向。

陪读家庭;城镇发展;消极影响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陪读并非一个新词,早在古代我国就有陪读现象。古代的陪读主要是官宦之家为其子弟雇佣书童伴其左右,书童与官宦子弟年纪相仿,既是玩伴,陪主人嬉戏打闹;又是仆人及主人日常和学习的监督者,照顾主人日常起居、督促主人学习。现在的陪读最早是伴随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热而兴起的,父母出国陪子女读书、妻子出国陪丈夫读书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农村陪读家庭出现的萌芽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对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无论是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还是政府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些都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催生了大量农村陪读家庭。

农村陪读家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大量农村家庭进城势必会对城镇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城市病。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陪读家庭对城镇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了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以优化教育资源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城镇的环境,改善城镇的住房条件,加快城镇的交通建设,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切实保障农村进城陪读家庭利益的同时,也不损害城镇居民的利益,从而促进城镇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X县陪读现象的演进和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的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变化,学生的升学压力也加大,于是许多乡村家庭选择进城陪读,由此在城镇出现大量的陪读家庭,大量涌入城镇的陪读家庭势必对城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城镇的交通、住房、环境等各方面。陪读家庭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X县为例来阐述陪读的现状。

X县的陪读现象是随着我国陪读的大潮而兴起来的,二十一世纪初,X县农村地区一些家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让孩子进城就读。而这些农村家庭有着共同的特点是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又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随后撤点并校在农村正式实施,由于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量农村家庭选择进城陪读。

二、理论依据

(一)城镇化理论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或都市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非农产业领域调整,不同的学科对城镇化的定义不同,人口学对城镇化的解释偏向于人口流动,地理学的解释偏重于地域空间,社会学的解释偏重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学的解释则偏重于于经济和生产方式。本文采用郑杭生对城镇化的解释,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发生。大量农村陪读家庭涌入城镇,城镇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受到严重挑战,从而威胁到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人口迁移和人口移动理论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居住的空间发生改变,且迁移的这一举动是为了在某一地定居,常见的迁移有国内迁移和国外迁移。人口移动就是人口的流动,无论是何种形式、有无定居目的的人口流动均为人口移动,常见的人口移动如农民工的打工潮及返乡潮。就农村陪读家庭而言,部分家庭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城市买下学区房,从此在城市定居,有的甚至把农村户口变更为城市户口,这种现象可称为人口迁移;部分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只能租房子陪读,节假日或农忙时会返回乡村,这种现象称为人口移动。可见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三)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来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低级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人会向更高一级迈进。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人受到城市人的排挤,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带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而恰恰是这几分藐视伤害了乡下人的自尊。农村陪读家庭的产生离不开陪读家庭为了获得社会认同,想通过孩子的努力扭转乡下人身份的可能性的心理。

三、X县陪读现象产生的社会学原因分析

陪读现象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而来的,X县作为非典型性的陪读县城是中国数以万计陪读县城和城市的缩影,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原因、国家政策原因,也有陪读家庭自身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原因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城镇化、地域的城镇化、教育的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农业人口向转为非农业人口、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乡村教育资源表现出一定的贫乏性,如乡村教师短缺、没有图书馆、体育设施落后等,农村家庭为了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转而向城市学校进军。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陪读家庭的出现既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乡教育二元”的结果。城市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条件优越,国家对城市地区的教育投入是农村的2倍。农村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很少引起注意,农村家庭本身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农村家庭选择进城陪读。

(二)国家政策原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存在的撤点并校,在二十一世纪初得到贯彻落实。资料显示,到2010年,全国减少小学为371470所(其中减少的农村小学为302099所,占比高达80%)。撤点并校初衷是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学质量,但这一举措却备受争议。原因在于,随着撤点并校的深入实施,乡村小学的数目急剧减少,教师纷纷涌入城市。农村的教育资源非但没有优化,反而更加恶化。乡村学生面临着上学没老师、不上学没出路的“尴尬”境地,家长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能被迫进城陪读。同时,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城市教学设备升级、基础教育设施优化、引进先进人才和教育教学方法。处于教育金字塔底端的农村学生为了享有和同龄人一样的教育待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能选择进城市读书。

(三)陪读家庭自身原因

长期以来,农村人被城市人称为“乡巴佬”,城市人用“土”来形容农村人,乡下则不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一提乡下更多的则是对农村人的贬低。就如农民工一词,一提到农民工,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到一个画面:火车上又脏又臭的农民工窝在角落里啃馒头,脸上不自觉地扬起嫌弃的表情。尊重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乡下人虽然土气但也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进城陪读的农村家庭来看,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那么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就落在孩子身上,他们呕心沥血、辛苦赚钱,希望孩子通过努力出人头地,为家族增光添彩,有朝一日不再过着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孩子不仅是自己人生的代言人,更多的被寄予了家族厚望。

四、X县陪读家庭对城镇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的社会学分析

一个城市的总容量是固定的,横向发展饱和后,会向纵向发展,尽管纵向空间无限,但却不能无限发展,毕竟人是在地面行走的动物,地面空间考验着一个城市的运行能力。农村陪读家庭进入城市,城市各个系统的承载力明显增大,有时甚至不能正常运转。农村陪读家庭对城镇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说起。对于中小学而言,一个班级的正常容量是40到50人,突如其来的农村学生大军势如破竹般“进攻”城市中小学,城市中小学一时猝不及防,只能盲目地增加班级容量,很多中小学一个班级的容量达70到80人。我初中就学的班级,一个班人数为88人,第一排的桌子顶着讲台,最后一排的桌子基本靠墙,过道窄得连一个人都不能正常行走。可以想象如此的环境,别说学生不想待,老师看着都烦。如此大容量的班级,对学校的教学造成考验,优化的教学资源赶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老师往往“顾前不顾后”,这就造成“教育的贫富差距”,成绩优异的学生得到老师很好的“照顾”,成绩差的学生有时老师都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优化的城市教育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使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其次,城镇化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移动,但过度的人口迁移和移动会阻碍城镇化的脚步,使城镇化发展面临种种问题。就住房而言,城市住房紧张,一家四口不得不挤在四五十平米的空间。陪读家庭聚居的地方环境又脏又乱又差,一群陌生人聚居在一块,环境比较嘈杂,人来人往难免造成治安问题。这对城市的环境造成破坏,对城市交通系统形成挑战,对城市的宜居性构成威胁。于是,房地产开发生看到商机,城市高楼林立,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大,光污染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与此同时,一部分农村家庭选择在城市买房子,他们中大部分人没有固定工作,房子买得起却养不起,这又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结构失调。

最后,所有社会问题都源于文化价值的冲突。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讲,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农村陪读家庭进入城市后遭到城市主流文化的排挤。农村人不适应灯火通明的现代城市,在城市人眼中,农村人是保守、不思进取的,在农村人眼里城市人是奢靡的,农耕乡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在交流中难免会发生碰撞,尽管有时这种碰撞是隐性的,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形成社会矛盾。

[1]姜又鸣.人口学[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15.

[3]王文龙.中国陪读现象的流变及其社会学解读[J].兰州大学教育学院,2012.

[4]杨润勇.“农村中小学进城就读”现象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5]王燕.现阶段我国初中生父母陪读现象的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李志娟(1993-),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城镇教育资源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文化边城镇远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