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演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联研究

2016-01-28何胜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关联经济增长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PEST分析等方法,在论述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和演化态势的基础上,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联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旨在进一步调整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完善体育产业分工,实现体育产业协同化,为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认为: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演化受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京津冀体育产业结构演化大致可分为形成、困惑、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4个阶段;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耦合关联度排序为,体育媒介业>体育经纪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结构演化;关联

中图分类号: G 80052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1001805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expert 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EST analysis were used to discus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evolution of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s circle and the evolution trend.This paper established correlativ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s circle and economic growth by means of the grey system theory,and gave reasonable suggestions.The main purpose was to adjust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optimize sports industrial distribution,promote sports industrial division,achieve sports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offer references fo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s circle.Results:The evolution of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s circle was affected by political environment,economic environment,social environment,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This evolution mentioned abov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formation,confusion,explor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The sorting of correlative coupling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s circle and economic growth was obtained as follows:sports media industry > sports brokerage industry > the sports fitness leisure industry > sports lottery industry > sports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industry.

Keywords: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s circle;sports industry;economic growth;structural evolution;association

收稿日期:20150512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TY004);河北省体育局体育科技研究项目(20133007)。

第一作者简介:何胜保(1979—),男,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学。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体育系,河北唐山 063000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2015年作为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一带一路”国家创新区域战略决策的宏观指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成为引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之下,京津冀都市圈在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方面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初步形成了较明显的产业梯度。北京、天津产业梯度向河北省的转移,有力推进了河北省各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由于京津冀都市圈中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差异,各地市主要是根据自身体育产业需求来探索发展路径,无法形成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区域发展中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河北省体育产业也尚未得到京津2个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造成体育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并存,导致圈内还没有形成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体育产业链和体育产业集群。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紧密型一体化的共生区域。在京津冀都市圈战略规划设计形势下,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京津冀体育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现实责任和历史责任。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可以堪称是我国北方体育产业发展的标志和方向,研究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的演化,对于清楚地认识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现状,了解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探索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联性,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布局与分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京津冀都市圈的基本概况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石家庄、唐山、沧州、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廊坊、保定(如图1所示)。从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结构来看,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2地为轴心向河北省辐射的“8+2”模式规划[1]。京津冀都市圈中城市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区域内,有着独特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育产业共生奠定了基础。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作为最为有效的空间组织形态,具有“极化”和“辐射扩散”2种效应;但是,由于圈内缺乏一个稳定的经济协调机制,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存在诸多的问题,尚未成立一个组织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没有形成合理的体育产业价值链网络结构,经济圈内体育产业的“同构化”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严重,使得区域产业化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优势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图 1京津冀都市圈的极与轴

2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是从宏观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宏观力量,包括政治环境(Politics Factors)、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和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2]。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总是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体育产业调整、优化的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2.1政治环境

政治是经济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与策略、产业政策和产业立法等。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经过5年时间的调研,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8月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研究报告》指出,经济圈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包括:一体化战略、系统优化战略、促进都市圈地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引导战略、集约与高效战略。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体育中介市场、健身市场、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大力发展体育服务贸易、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这一政策性文件对于建设京津冀都市圈健康、有序、统一、竞争、开放的体育产业市场,协调体育产业结构布局,提升区域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2.2经济环境

体育产业结构的演化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的增长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体育产业市场,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又能带来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据统计,2012年京、津、冀GDP生产总值分别为1万7 801亿200万元、1万2 885亿1 800万元、2万6 575亿1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70%、9.60%、13.80%,人均GDP分别为8万8 167.51元、9万5 093.58元、3万6 700.75元,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2、第1和第15位[3]。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推进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的非衡性不利于区域内体育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协调,会阻碍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的持续演进。

2.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所创造的社会物质、 精神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对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价值链和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都市圈体育产业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归根到底还需要挖掘区域内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动因,才能赋予更多的生存空间。从社会文化环境来看,北京曾举办第1、2、3、4、7届全国运动会、1990年亚运会、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体育场馆数量就达6 149个,2012年社区服务设施1万93个,社区服务中心181个,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也居于国内首位[4];天津承办过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亚洲篮球锦标赛,还要承办2013年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全运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加上京津两地国内3大职业赛事(篮球、足球、排球)拥有较高的水平,职业联赛的辐射效应形成了较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丰厚的社会文化传统缔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体系,有力推动了休闲体育(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另外,从社会产业结构现状来看,北京市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属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天津市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工业化中级阶段),河北尚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产业梯度。经济圈内体育竞技业和大众休闲健身业的协调互动发展,有助于推动都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4科技环境

体育产业结构演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因为科技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要素质量和服务质量,引发资源的重新布置,提高产业要素投资的回报率,加快体育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型演化的根本保障。京津冀都市圈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北京是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号称中国的“硅谷”、世界的“文化产业中心”,天津被誉为中国的“马六甲”和“华尔街”;因此,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中心,将北京、天津体育产业作为双增长极,建立京津冀3个层次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其中,北京市重点发展以科研、文化、教育为主的体育创意产业,天津市重点发展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保险业、体育贸易业等中介产业,河北省发展的重点为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体育博彩业等外围产业。

3京津冀体育产业结构演化态势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关联经济增长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趣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