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16-01-28林泯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风神经功能危险

刘 泰,林泯儒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刘 泰,林泯儒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归纳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PSD发生率较高,且与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说明PS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近五年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为PSD的防治策略提供研究思路。

脑卒中后抑郁症;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20%~60%,临床表现以中风后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钝、动作减少、睡眠障碍、悲观失望甚至有绝望自杀倾向等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及严重影响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故对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按预防为主的理念,需要对其危险因素有深入的认识,近年来有关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PSD与性别的相关性

查德喜[2]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差异与抑郁密切相关,女性更易抑郁;冯敏等[3]研究结果亦显示:女性 PSD发生率与男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女性易患抑郁;可能是女性病人更易受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的影响,如: 生活不便、经济压力等,因而发生心理、生理平衡失调所致。杜晋峰等[4]研究表明PSD的发生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赫贵峰等[5]研究显示PSD发生率为 48.28%,其中男性病人 PSD 发生率为46.43%,女性病人 PSD 发生率为 50.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性别与PSD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争议较大,有人认为性别与PSD的发生无关,也有学者认为女性PSD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差异可能与所选择的人群不同或者未排除干扰因素有关。

2 PSD与年龄的相关性

张琰[6]研究证实了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但50岁以前发生脑卒中者其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至于原因尚未明确;严建东等[7]结果表明年龄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大于 70岁的人群高于70岁以下人群 (63% vs 37%);肖韩艳等[8]研究显示PSD 的发生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有研究显示,<50岁和>65岁的病人比 50岁~65岁的卒中发生率高,这是因为<50岁的病人是家庭的支柱,患病后丧失了原有的地位、职业、经济来源,无法与患病前相提并论,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抑郁心理;>65岁的老人对躯体疾病和精神挫折耐受力日趋减退,更易出现抑郁,该研究显示,<50岁和>65 岁的卒中病人PSD 发生率高于 50岁~65岁卒中病人(P<0.05)。

3 PSD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田勇锦等[9]研究PSD与病变部位的关系,病变位 于左侧和右侧者,其PSD发生率分别为37.70%和3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刘勇等[10]通过回顾性分析430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该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组脑卒中发生左侧半球、前部、皮层、多发病灶的比例高于无抑郁症组(P<0.05)。分析原因为优势半球决定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优势半球损伤使思维异常进而出现情绪变化;前部额叶、边缘系统、大脑皮层主要通过神经递质相互沟通影响情绪和记忆,故这些部位出现卒中者更容易发生抑郁。金曦[11]通过研究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合并抑郁及病损部位关系进行临床观察,病损部位与PSD 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认为病损部位与 PSD 的发生密切有关;不同病损部位的PSD病人比较结果显示:额叶及基底节区与中风后抑郁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也证明了卒中部位与抑郁症发生密切关联。

4 PSD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肖韩艳等[8]研究发现PSD 组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总分高于非 PSD 组,结果提示了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更为严重,同时亦表明病人的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安中平等[12]研究中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 P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PSD有关,躯体功能的丧失是情绪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推测由于各项功能丧失越严重,对他人及社会的依赖性越大,病人无用感及自卑失望情绪越明显,从而加重PSD程度。而PSD的发生导致卒中病人情绪低落,对各种康复训练持消极态度,严重延迟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林白浪等[13]随机调查采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SD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相关性(P<0.01),即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这为很好的治疗脑卒中抑郁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加强神经功能的康复有利于PSD的好转。

5 PSD与社会和家庭支持度的相关性

PSD临床表现除中风后遗症外,主要以情感、睡眠障碍为主,病后变得自卑,自责,意志力减退,对未来失去信心,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兴趣减低,行为惰性较强,甚者有轻生念想,由于卒中后病人与社会接触少,人际关系差及家人的责备是脑卒中后导致抑郁的主要预测因素。陈益伟[14]研究结果提示经济状况好和一般病人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低于经济状况差病人;无医保类型的病人的焦虑症状发生率高于其他有医保的病人。严建东等[7]研究表明家庭关系是卒中后中高度抑郁的独立发病因素,家庭关系和睦的病人发病风险更低,家庭和睦病人对比家庭不和睦病人的中高度抑郁优势比(OR值)为 12.321,说明家庭和睦能减少脑卒中抑郁的发生;亦有学者研究表明:社会家庭支持度较高相对于家庭矛盾大的对比数据提示,支持度高组脑卒中抑郁症病人的恢复有显著效果,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家庭和PSD的密切相关。

6 PSD与中风性质的相关性

张振香等[15]研究结果显示:疾病诊断类型和患病年限也是影响病人心理健康的两个因素之一,其中卒中类型为脑出血和脑栓塞的病人比脑梗死或其他类型者抑郁症状重,这可能与不同类型病人其症状严重程度不同有一定关系。另外,患病年限时间越长其抑郁症状越重。冯敏等[3]研究中调查125 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病人,男 83 例,女 42 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89 例,出血性脑卒中 36 例。其中脑梗死组PSD发生率为34.83%;出血组发生率为27.78%,两组PS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 PSD与性格的相关性

杜晋峰等[4]研究PSD病人性格危险因素,结果表 明PSD发生与人格特征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PSD在卒中后1个月内发生率最高,经多因素分析得知,与内向不稳定个性高度相关。朴宗宇等[16]调查报告中通过临床观察22例抑郁症病人中性格内向型者 16例,占72.72%,性格外向型者6例,占 27.27%。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性格有很大关系,性格内向型者易患抑郁症。从心理学上来看,内向的人易离群、保守、悲观;情绪不稳定者易焦虑、紧张,那么内向不稳定个性易成为病人在突发事件后引起抑郁的原因之一就不难理解了。另外,中风后病人恢复期由于长期不能很好地参加工作,面对自己成为家庭经济的负担现实,与外界隔离,如果同时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久而久之不仅病人性格改变,出现孤独、自卑、被动、消极,以致抑郁和焦虑,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8 PSD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王雅慧等[17]研究PSD与文化程度关系分析中,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思想负担越重,越易产生抑郁,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郝贵峰等[5]研究中通过问卷测试并作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发现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病人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病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明显好,分析原因:文化程度高病人思想复杂,病后不能迅速正常工作,给家庭带来负担,内心的自责造成情感障碍。 此外,影响因素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饮酒、居住环境等,林岩等[18]研究中发现高血压、心脏疾病史、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家族史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无抑郁障碍者(P<0.05)。研究认为血管性危险因素多者容易有广泛的小血管病变,导致血管性抑郁,它不是通过导致临床脑卒中事件或脑卒中严重程度引起抑郁,而是通过增加小血管病如无症状腔隙梗死和白质病变引起情感调节功能障碍所致。俞玲娜等[19]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管高危因素与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症状越多,引起的心理负担就越大,成为病人发病的长期身心因素,该研究中抑郁组脑卒中发病后出现并发症者占 35%,远高于对照组。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学者研究报告不一,仍有待临床或科研工作人员进一步精确研究、统计分析,以便明确与PSD的关系,从而在预防和治疗中积极去除危险因素,有效降低PSD的发生率。

9 小结与展望

PS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卒中病人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几率较大,达 30%~5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病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20]。刘云庄等[21]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采用行为干预、生物反馈和放松训练、支持心理治疗等措施,病人的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示脑卒中的治疗除临床常规治疗外,心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可减轻病人心理行为方面危险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预后效果。另一方面加强肢体功能的康复对病人的心态影响密切相关。最后,PSD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的关系仍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学者研究结果不一,估计与设计不规范或者未排除干扰因素、收集数据不充分有关,故仍有待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精心设计,精确统计分析以明确PSD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从而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或干预,对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黄世敬.中风后抑郁症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908-1910.

[2] 查德喜.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35-37.

[3] 冯敏,李有中,寿广丽,等.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6):644-646;649.

[4] 杜晋峰,江华,郑晓梅.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5(6):837-839.

[5] 郝贵峰,李修奎,胡晋怀,等.不同临床类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精神医学杂志,2012(6):432-435.

[6] 张琰.脑卒中后抑郁症76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46-47.

[7] 严建东,李静梅,邓有琦.脑卒中后抑郁程度轻重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3(12):158-160.

[8] 肖韩艳,张本卓,袁春华.脑卒中后抑郁854例临床分析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4):32-35.

[9] 田锦勇,胡晓,王菊,等.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16):2161-2163.

[10] 刘勇,姚丽娜,韦建武,等.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8):931-934.

[11] 金曦.中风后抑郁中医证候及病损部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127-128.

[12] 安中平,王艳,王景华,等.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62-564.

[13] 林白浪,王曙红,安学芳,等.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8):3492-3495.

[14] 陈益伟.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15] 张振香,刘腊梅.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13-5515.

[16] 朴宗宇,朴文学.中风后抑郁症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0(9):1136.

[17] 王雅慧,苏振丽,谢红燕.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22:54-55.

[18] 林岩,邵蓓丽,李焰生,等.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10(9):822-826.

[19] 俞玲娜,周丽华,杨俏兰,等.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因素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4):314-316.

[20] 张东清,曾伟杰,熊丹.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6):757-759.

[21] 刘云庄,王玮娜,郑秀清,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7):140-141.

(本文编辑郭怀印)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Liu Tai,Lin Minru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23, Guangxi,China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CNKI,CDDB,VIP database were retrieved.,and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were analyzed.It showed that PSD had a higher incidence, and related to such factors as the physical,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isk factors of PSD in recent five years was reviewed, an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SD.

post-stroke depression;risk factors;neural function defect

广西中医药科技专项资助(No.GZGG13-03)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E-mail:liutai590216@163.com

引用信息:刘泰,林泯儒.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42-2644.

R743 R255.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2.017

1672-1349(2016)22-2642-03

2016-06-02)

猜你喜欢

中风神经功能危险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喝水也会有危险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