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应旄生平与《伤寒论后条辨》学术价值*

2016-01-2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230038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程氏伤寒论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230038)

程 新 邓 勇 王旭光△



程应旄生平与《伤寒论后条辨》学术价值*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230038)

程新邓勇王旭光△

文章简述了程应旄的生平与著述及书中主要内容,重点探讨了其学术特点,认为其立论起点高妙,完善三纲学说,重视辨证施治,编次承上启下,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及对后世的影响。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伤寒论学术价值

程应旄生平及著述简介

1.生平

程应旄,字郊倩。生卒年不详,他应生活在明末清初,终于清康熙年间。程氏的生平,他的门人王式钰在作于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的《伤寒论后条辨·跋》中有记载。跋曰:“大医必本于大儒,先生为海阳名硕,髫年辄以冠军补博士弟子员。生平著述甚富,虽屡战棘闱不售,顾驰声艺苑者垂三十年,经明行修,从而问字者踵相接也。遘值申酉,避地来吴,乃去儒而医,遂为大医。”程应旄在他作于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的《医读·序》中也说到了自己的生平:“余今岁读书吴门,方有事于仲景之《伤寒论》而条辨之”,“今余所注仲景《伤寒论后条辨》,业已垂成”[1]。综合上述两家记载,我们可知程氏年少时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但一直未考取举人。约在康熙戊申、己酉年(即公元1668年、1669年,但程氏自己说是在1669年)间寄寓苏州,去儒为医。1669年,开始写作《伤寒论后条辨》,并于当年接近成书。

2.籍贯

文献记载程应旄为海阳人。海阳为休宁的别称,即今安徽省休宁县。其实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断程应旄为休宁雷溪人。程氏的弟子王式钰撰有《东皋草堂医案》,现存清代康熙刊本,卷首有程应旄的序文,序文末没有署作序时间。此刊本正文首页头行题为“东皋草堂医案”,二行、三行题“雷溪程郊倩先生鉴,古吴王式钰仲坚著(旧字翔千),同学朱元度月思挍”。据此可断定程应旄为雷溪人。

雷溪,位于休宁境内。《新安名族志》后卷《孙》:“草市,在邑东南曰十五里,一名雷溪[2]。”此处的“邑”即休宁县城,程应旄的家乡在明代通行名称为草市,别名为雷溪。此地在清代的通行名称仍是草市。雷溪(草市)的行政归属屡有变迁,现今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所辖,但拆分为上草市村和下草市村。

3.著述

程应旄的著述,今日可见者有《医经句测》二卷、《伤寒论后条辨》十五卷、《伤寒论赘余》一卷。这3种著述均初刻于康熙初年,具体刊刻年代应为康熙九年至十一年左右,均由式好堂刊刻。此外,程应旄还曾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补辑并作序刊行汪机的《医读》一书。又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名医类编》一书,原题程应旄类编,此书或即曹禾《医学读书志》所说程氏撰就的“药方二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收藏有《伤寒秘解》二卷,原题亦作程应旄编。又,《孝慈堂书目》著录有程应旄《痘疹参同》一卷,现今各家书目均未著录存世,应当已经亡佚。

《伤寒论后条辨》内容与学术价值

1.书名与主要内容

书名《伤寒论后条辨》,书名为今日的通称。此书初刻本式好堂刊本的书名页题作《伤寒论后条辩直解》,《传是楼书目》著录为《伤寒后论条辩》,《张仲景伤寒论辩证广注》称之为《伤寒后条辩》,《医籍考》述之为《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古今医史·续增》叙之为《伤寒后条辨》。致和堂刊本、文明阁刊本的书名页则作《伤寒论后条辨》,与今通行名相同。20世纪20年代末,《清史稿》行世,其中的《艺文志》题此书为《伤寒论后条辨》,人多从之,遂成为通行之名,此书的简称,也因此多作《后条辨》。

主要内容《伤寒论后条辨》,凡15卷,以古代“六艺”之名,书分礼、乐、射、御、书、数6集。礼集不入卷,内载张仲景自序、辨伤寒论5篇、王叔和序例贬伪。乐集含辨脉法(卷一)、平脉法(卷二)、辨痉湿暍脉证(卷三)。射集含辨太阳病脉证第一(卷四)、辨太阳病脉证第二(卷五)。御集含辨太阳病脉证第三(卷六)、辨阳明病脉证第一(卷七)、辨阳明病脉证第二(卷八)。书集含辨少阳(卷九)、太阴(卷十)、少阴(卷十一)、厥阴(卷十二)病脉证。数集含辨霍乱病脉证、阴阳易病、差后劳复病(卷十三),辨汗吐下可不可病脉证(卷十四),一百一十三方(卷十五)。书后又附《伤寒论》原本编次、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编次、喻嘉言《尚论篇》编次,便于读者参照检阅。

2.学术价值

《伤寒论后条辨》一书,学术界的评价不一。清人汪琥说:“此程氏一片苦心,独出己见而条注此书,然惜其闲话太多,攀引经史百家之书及歌曲笑谈,无所不至,绝无紧要,何异痴人说梦邪?恐注书者无是体也。”[3]清末陆懋修在《论程郊倩生地、麦冬为骨蒸劳热源头》一文中则批评说:“郊倩所有《条辨》,卷首数十页,纯学金圣叹,既为医中魔道。而其足以害人者,尤在第四卷‘论温’数页中。”《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的评价也不高:“应旄自命其高,喜驾空立论,文多恢谲,尤为人所集矢。方、喻两书,《四库》已著录,应旄特扬其波而逐其流疵,累经人指摘,已有定评。而书在当时,亦颇流行,《钦定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间采其说,今姑存其目焉。”由于《伤寒论后条辨》多年未得到再版,更未得到整理,因此现代学者难以读到此书,直至20世纪晚期,才有沈敏南、黄煌两位学者各发表了一篇论文,探讨并正面肯定了此书的学术价值。而其他学者或出版物都想当然地以为程应旄与方有执、喻昌、郑重光等人治学属同一路数,他们都以主张错简重订为特征,其实程应旄的治学意趣颇具个性特征,与错简重订派的其他人物既有相同之处,更多相异之处。我们在整理《伤寒论后条辨》的过程中,深感这是一部极富个性特点的书,其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立论起点高妙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程应旄极力主张《伤寒论》是一部形而上的著作,而非形而下之方书。(1)程氏认为《伤寒论》是方法俱备的全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以其辨证论治的大法,能统赅百病,既可治伤寒,也可治温热病。他在《辩伤寒论一》中说:“仲景名论,虽曰伤寒,实是法之总源也,则论中无数题髓,已包在此二字内矣。此为题面,至于题诀责重处,则全在‘论’字上。论之为言,有法有戒有案有例,在仲景俨然以笔削自任,作一部医门断定之书,并要人从伤寒字贬之驳之,议及绳愆纠缪之法也。仲景颇虑后人懵懂解不出‘论’字意来,随于每篇标首,另以‘辨’字顶去‘论’字,特为‘论’字下一注脚,并示人‘论’字中下手处,乃活法之源头也。”“故‘论’字断不可以曰编曰书曰集等字代之,曰编曰书曰集云者,乃经验之方书,无论《丹溪心法》等类为方书,即仲景之《金匮要略》亦方书。”正因为程氏立论起点高妙,视野开阔,他以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论道之书,是大法之总源,是活法之端绪,是形而上之著作,而非经验之方书,非形而下之辈,所以他在书中的医学主张颇有可取之处,诚非“医中魔道”、“喜驾空立论”等语所能概括。

完善三纲学说明代中后期新安医家方有执首倡《伤寒论》错简重订,在其《伤寒论条辨》中采用了削、改、移、调等方法对《伤寒论》加以重新编订[4],提出“风则中卫、寒则伤营、风寒俱有则营卫皆病”,基本形成了“三纲学说”。明末清初喻嘉言继之,明确提出“三纲鼎立”学说。此后以三纲订正错简之风大兴,以致形成影响很大的伤寒论“错简重订派”。程应旄即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纲学说重在区别不同病因在伤寒病中的主导作用,程氏推崇方、喻的三纲学说,但并不拘于二人依三纲学说的编次,其在《伤寒论后条辨》中对三纲学说补充其不足,纠正其偏误,主要表现为:一是补充“风伤卫”与“寒伤营”二纲间的内在联系。为此,程氏特于《伤寒论后条辨》立太阳中篇以示其关系。经程氏补充,便于研究者从病因、病机、体质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认识风伤卫、寒伤营二者的内在联系[5],其对仲景辨证心法的阐释颇足借鉴。二是纠正“风寒两伤营卫”纲的偏颇。如大青龙汤证,方、喻仅以风寒两伤论病因、营卫两感释病机,程氏认为此证成因有二:一是寒郁化热形成外寒内热之证,即“阴寒在表,郁住阳热之气,在经而生烦热,热则并扰其阴而作躁也。”二是寒温二邪合力内侵人体,寒闭于外,温盛于内[6]。所谓“唯二气有交错之时,则阴外闭而阳内郁,烦躁自此生矣。”这就纠正了认为“风寒两伤营卫”是大青龙汤证主要病机的片面认识[5]。

重视辨证施治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治。程应旄重订《伤寒论》条文时,十分重视其辨证研究,明确提出以“表里脏腑”读《伤寒》。程氏以为,读《伤寒论》者,不应仅以“伤寒”二字来读之,而应从“表里脏腑”四字上读《伤寒论》,若能自一字、一句、一节以推及全部《伤寒论》,“皆从表里腑脏四字法着手眼,则何啻伤寒,虽广之百千万奇形怪状之病,无不可以伤寒该之矣。”“表里脏腑”四字的核心在于条分缕析、详辨其证,若能在字句内外与条文之间细加揣摩、着意辨析,则以《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大法,既可治伤寒,也可治温热病。程氏又曰:“《伤寒论》之有六经,非伤寒之六经也,……处处是伤寒,处处非伤寒也。”表明运用六经辨证,不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程氏提出从临床实际出发,强调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以及脏腑辨证的有机结合[7]。

编次承上启下在补充完善三纲学说的基础上,程氏以其对《伤寒论》条文分类整理,详细辨析,充分阐释自己的见解。在对错简条文的编次上,与方、喻不尽相同,程氏《伤寒论后条辨》基本保留了王叔和旧编的全部内容[8],并在卷首礼集中增加了“辨伤寒论”5篇医论及“王叔和伤寒序例贬伪”。虽然程应旄对王叔和攻击更甚,但其编次依六经理论进行整理,将类似条文进行合并,相关条文进行移动,加强了上下条文之间的关联,其注释入理,编次所列条文多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9]。自序曰:“空空一个六经,而同条共贯,断章处翻有气脉可联,隔部中无不神理可接,其间回旋映带之奇,宛转相生之妙,俱在所集中,俱在所集外,篇章固非死篇章,则次第自非呆次第。”诚如汪琥的评价“其每条承上启下,注释入理之处,非浅学所能企及,不可因其所短,而弃其所长也”[3]。

3.不足之处与后世影响

不足之处《伤寒论后条辨》的言辞激烈,特别是攻击王叔和不遗余力,在错简重订派中可谓第一人,这一点早已为学者们所认知。其实程应旄的言辞激烈,还体现在有失中庸、有失厚道上。如卷十四中言:“暴液云者,点滴皆火气煎熬而出,犹民脂已竭,徒以暴征成赋也。”“小便利者,肾汁尚滋,小便难者,已成枯鱼之肆矣,故可救不可救卜诸此。”以上言辞显失中庸与厚道,恐难以比喻不当来解释。此类说法在书中时有出现,读来确使人不快,这也许又是此书长期遭人指责的原因之一。另外,程氏书中似乎与医学无关的议论过多,也屡屡遭人批评。然而在晚明及清初的社会,时有奇人出现,其语多离经叛道,其书多真知灼见,其人多不见容于世,明代的李贽、清代的金圣叹即是如此,所以程应旄在他的书中每每作激烈之语,亦非孤立的事情。我们只要取其可取之处即可,不必因人废书。

后世影响《伤寒论后条辨》刊行后不久,汪昂就在他所撰的《医方集解》中引述了程应旄的辨说。清代乾隆年间修《医宗金鉴》,编纂者摒弃《伤寒论后条辨》中与医学无直接关联的激烈议论,而将书中持论公允的医学主张大段录入。继《医宗金鉴》之后,其他伤寒类医著,如沈金鳌的《伤寒论纲目》、王少峰的《伤寒从新》等,也都录入了程应旄的医学主张。这都说明了程氏此书的学术价值。

[1]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二卷[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2492.

[2]明·戴廷明,明·程尚宽,等.新安名族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7:486.

[3]清·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15.

[4]陈大舜.伤寒学派形成和发展中的三个关键人物(二)[J].辽宁中医杂志,1983,(8): 34- 36.

[5]沈敏南.试评《伤寒论后条辨》的学术思想[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3):25.

[6]傅延龄.张仲景医学源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51.

[7]洪必良.《伤寒论》错简重订派补识[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2):5- 7.

[8]中国医籍提要编写组.中国医籍提要(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92.

[9]赵慧芝.文白对照二十五史分类传记·科学家传(下)[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1009.

Lifetime of CHENAG Ying-mao and Academic Value of Shanghan Lun Hou Tiaobian

CHENG Xin, DENG Yong, WANG Xu-guang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hui 230038, China)

This article has summarized the life and works of CHENG Ying-mao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book. The discussion has focused on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book has a masterly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improving “Three bonds doctrine”, whil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yndrome differ treatment” and arranges a connecting order. The deficiency and the influence are also pointed out in the article.

CHENG Ying-mao;ShanghanLunHouTiaobian;ShanghanLun; academic value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安古医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SK2014A286)

,E-mail:wxg420@163.com

R222.14

A

1006- 4737(2016)04- 0011- 04

2016- 03- 03)

猜你喜欢

程氏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苏东坡的母亲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新安医家程原仲辨治郁证经验探析
宋元以降徽州程氏宗族始迁祖形象的建构、演变与强化
程氏蠲痹汤的抗炎镇痛作用
《豫》卦释义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伤寒论》中生半夏在治疗痰证的运用及研究思路
《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