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要追求“三种美”

2016-01-27邓胜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意境诗歌语言

邓胜标

五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从本质上讲是诗史,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一个教师对诗歌没有细致的感触和迸发的激情,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揣摩感悟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那诗歌读起来就味同嚼蜡;如果教师还是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肢解成字、词、句、几个知识点,要学生机械地记忆、牵强附会地理解的话,那就甭指望诗歌教学启迪心扉,陶冶情操,培养文学情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了。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经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三位一体,教学设计美

以往的诗歌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背诵,忽略了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当然,引导学生领会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大胆地尝试把音乐、水墨画(简笔画)带进诗歌教学课堂,即在诗歌教学中尝试把诗、乐、画融为一体,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欣赏诗,在雅致的画面中洞悉诗,从而达到感知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下面以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融诗、乐、画于一体,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的教学尝试。

教学内容:白居易的诗《琵琶行》

教学目的:通过配乐朗读和水墨画,使学生领会景中有情、景中显志所创设的情境。

第一步:听配有琵琶民族乐《琵琶语》的《琵琶行》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聆听朗读时闭上眼睛,用心去感知,展开丰富联想,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仍以古典乐为背景,进行多种形式的小组朗读、散读、齐声读等,目的是使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更清晰,体味诗人政治上横遭打击的抑郁感情,为进一步分析、鉴赏做好了铺垫。

第三步:自由发言,将诗歌的文字用优美的散文化语言转化为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景、情、志探求意境的方法。

第四步:看水墨画,通过联想、想象,用精练的语言吟咏出诗词,有了前三步的基础,这一步学生就能轻松地水到渠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也使其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真正做到音乐传送渲染美,媒体图片展示美,声情并茂演绎美。

二、激发感情,语言表达美

语文教学绝不仅靠嘴巴和粉笔,还需要教师有激情,而对于诗歌教学尤其如此。它不仅要求教师自己有激情,有深厚的感情体验,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在《乡愁诗两首》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意境导入法:乡愁是一种延绵心底的苦,隐埋在思想深处的痛。自古以来,多少迁客骚人都抒发过这种“苦楚”,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数诗句道尽了中国人对家乡和故土的依恋之情。

在李白送别诗鉴赏教学中,笔者用这样的话语开头:唐代诗人多漫游天下,送别诗因之空前繁荣。在那些传唱不衰的送别诗中,有许多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李白的送别诗可谓是唐代送别诗这顶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又用以下这些激励学生的话作总结:李白的送别诗,有的清新俊逸,感情深挚;有的含蓄蕴藉,醇厚而真切;有的不加雕饰,率真质朴。在艺术手法上有时即景生情,有时直抒胸臆,有时虚实相生,有时巧妙用典,有时极度夸张,富有神奇的艺术魅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强调继承风雅的优良传统,反对模拟、提倡独创精神的诗歌主张,启示着我们去继承、超越前人。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们就一定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新任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灿烂的当代文化。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呼唤激情,打造诗歌的浪漫。于是孩子们跨越千年,将自己的眼泪和苏轼洒在一起;于是他们关注自己的心灵,关注芸芸众生的感受。我也终于完成了将自己对诗歌的爱转化为学生对诗歌的爱的传递。

三、美文美读,拓展延伸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想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八美”,即: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教师应首先在课堂上范读起来,学生也就更应该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对那些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积累名言佳句,体验其思想与艺术、情感与魅力,增强诗词的语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感悟李白、苏轼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在美读基础上精选作者其他一些名作,从立意与选材、构思与创意、主旨和意蕴、手法和风格、语言与修辞、音韵和格律等方面进行课堂自由讨论,拓展诗歌的外延。让学生领悟到除了诗歌教学的课堂,还有更加广阔的一片诗海。通过诗歌教学唤醒了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的那颗“诗心”。

我们要让诗歌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注重教学设计,美化教师语言,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境诗歌语言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语言是刀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诗歌岛·八面来风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