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

2016-01-27左小红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取环麻醉

左小红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东曲分院,山西 古交 030200)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

左小红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东曲分院,山西 古交030200)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绝经期妇女摘除节育器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要求取环的无手术禁忌证的绝经期妇女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A组采用静推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静推地西泮加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麻醉。结果: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宫颈软化效果B组优于A组,但A组全身反应发生率较B组高,术后10 min内离床率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其意愿合理选择,减少取环带来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取环;麻醉

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明显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子宫肌层逐渐发生退化和纤维化,子宫体积缩小,宫颈萎缩变硬,宫颈管狭窄粘连,宫口缩紧[1],摘除节育器常较困难,使得绝经期妇女取环倍感恐惧和疼痛。为此,本研究就如何降低绝经期妇女取环时的疼痛采取了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比较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要求摘除宫内节育器的绝经期妇女100例,年龄48~60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s)

1.2方法

术前均行血、尿、阴道分泌物等常规检查,并行B超或X线检查确定宫内节育器位置及情况,排除明显药物使用禁忌者及有全身疾病者,方可进行手术。A组给予静脉推注丙泊酚(商品名:力蒙欣,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待意识消失后行取环术。麻醉监护,掌握药物剂量及速度,直至术毕。B组静脉推注地西泮0.15 mg/kg,5 min内推完,常规消毒后,用1 mL注射器于宫颈2、8点位沿宫颈平行方向刺入1 cm,抽吸无回血后注入2%利多卡因各0.5 mL,无菌棉球压迫片刻止血,5 min后行取环术。

1.3评价标准

1.3.1宫颈软化程度以能否无阻力自由通过4号扩宫器为标准。

1.3.2术中镇痛标准根据WHO标准,疼痛分为三级:0级为无痛,腰酸,稍感不适;Ⅰ级为下腹痛可忍受,微汗或无汗;Ⅱ级为明显下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Ⅲ级为强烈下腹痛,不能忍受,辗转不安。0~Ⅰ级为镇痛有效,Ⅱ级以上为镇痛无效。

1.3.3全身反应观察受术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血压下降(下降达基础血压的20%)及药物过敏等情况。

1.3.4统计取环成功率及术后10 min内自主离床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麻醉方法镇痛效果及宫颈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麻醉方法镇痛效果及宫颈情况比较 例

2.2不良反应

A组:3例出现血压下降,给予麻黄碱15~30 mg,血压回升至基础血压水平;2例出现肢体扭动,追加麻醉剂量后消失;5例出现注射部位红斑,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后30 min内消失;10例有苏醒期头晕,休息半小时后好转。B组:2例睡眠较深,3例出现恶心呕吐,未做特殊处理。总反应率A组40%,B组10%,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P<0.05)。

2.3术后10 min内离床率

A组在10 min内自主离床为62%,B组为84%,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

2.4取环结果

两组取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 见表3。

表3 不同麻醉方法取环成功率比较 例

3讨论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被广大妇女所接受的长效避孕措施。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和置器时间过长,引发了取器困难、疼痛等一系列问题。据报道,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嵌顿发生率为69%[2]。如何提高绝经期妇女取器的成功率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就降低绝经期妇女取环时的恐惧及疼痛,提高取环成功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丙泊酚麻醉下取环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痛技术,提高了人性化服务,满足了患者的舒适度要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它的镇痛作用较利多卡因组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手术需要专业麻醉师采操作并监护,特别是不能忽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气道管理[3]。手术前需要禁饮食,手术中需要全套的麻醉监护设备和抢救设备,手术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方可离院且手术花费费用高。另外,丙泊酚有呼吸循环抑制、注射疼痛、梦幻、恶心呕吐、呛咳、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应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警惕意外的发生[4],更要掌握好使用剂量及速度,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个体化方案。

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等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它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5]。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后,局部麻醉使宫颈肌肉松弛,同时又阻碍了神经冲动的传导,特别对感觉神经作用较快,使受术者痛觉减弱或消失,并抑制了迷走神经反射,可阻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6]。配合地西泮麻醉前静脉注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缓解受术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加强局麻药的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此种方法宫颈软化作用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反应发生率低,无需专业麻醉及配备相应的设备,术后10 min内自主离床率高(P<0.05),且操作简便,花费少于丙泊酚组。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不同的麻醉方法应用于绝经期妇女的取环术,可不同程度的软化和扩张宫颈,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手术操作中扩张宫颈和机械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减少了宫颈损伤 ,提高了取器的成功率。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要结合受术者的年龄、体质,有无全身性疾病及置器时间、本人需求等,权衡利弊,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提高取环成功率,同时将取器困难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04,8(2):88.

[2]李慧杰.常规方法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原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6):465-466.

[3]徐建国,傅素娥,陆雪芳,等.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11):561-563.

[4]沈晓芸.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489.

[5]杨宝峰.药理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杨秋兰.利多卡因配合地西泮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3, 17(14):1827.

本文编辑:周文超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126(2015)01-0038-02

[作者简介]左小红,女,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取环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绝经后取环困难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观察子宫位置对放置不同类型IUD效果的研究
戊酸雌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作用
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