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6-01-27范影影满明辉陈开梅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镇江市城市社区

范影影++满明辉++陈开梅

摘要:基于镇江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层次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建议。希望为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组织、管理、实施和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社区;镇江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6-0048-06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包括3个县级市、4个城区,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据统计,在201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达310万左右。镇江市是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的目标,近年来,镇江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制定出一系列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促进了镇江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1年镇江市政府出台《镇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分别从增加体育人口、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健全体育设施、丰富健身活动内容、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壮大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队伍、发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和壮大体育服务业等方面提出了镇江市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目标。近几年,镇江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迅速,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全市172个城市社区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率达100%,509个行政村实现了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100%,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50%以上,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设施达2.68万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0%以上,国民体质测试中城乡居民(不含在校生)测试合格率达到93%以上。体育社会组织也逐渐向基层推进,基本形成了市、辖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四级管理网络,实现了乡镇(街道)协会全覆盖。据统计,在2013年全市及辖市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到1.07万人,全年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达300多项,目前正处于递增的趋势。

目前,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内涵研究、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和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有力工具。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为了客观地评价公共体育服务的各个侧面及整体发展水平,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从众多反映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的内容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和内在联系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并作为指标,由众多指标构成来测定公共体育服务业绩的指标群。城市社区人口密集大、社区居民组织程度高的特点,决定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是体育服务发展的前沿阵地,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体系,它能够对整个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便于职能部门更好地改进和完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各子系统,涉及的指标很多,通过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拟建出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群。

1.2.2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也称为“专家调查法”,是一个使专家集体在各个成员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广泛征询专家意见进行决策的方法,本研究主要是专家对某一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看法的方法。

1.2.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广泛应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中的一种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组成复杂问题的多个元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再转为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立各指标的权重。

1.2.4数理统计法 数据统计借助于SPSS 17.0统计软件和YAAHP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指标的筛选

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和专家征询,对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进行经验预选,形成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集。将预选评价指标集制成问卷“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包括专家个人信息、指标合理程度判定和专家修改意见。问卷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将指标合理程度设为“非常合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和“非常不合理”,并分别赋值为5、4、3、2、1分。德尔菲法的预测精度随着专家人数的增加而提高,专家人数以15-50人为宜。本研究从体育局官员、高校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爱好者中选取42名专家(体育局官员5名、社区群众体育管理者10名、高校体育教师10名、社区体育指导员10名、体育爱好者7名)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和意见征询,并对每轮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指标修正。

德尔菲法中指标筛选的过程常采用以下四个方面指标作为参照指标,分别是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的积极系数是专家对本次研究的重视和协作程度,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回收应答率作为参考标准。在问卷的回收和问题回答中,专家充分配合,两次问卷分别发放42份,分别回收42份,回收率100%,两次问题回答率达到90%以上,一般认为应答率达到70%以上即为一次较为成功的问卷调查。专家权威系数由专家自身的学术造诣(ql),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做出判断的依据(q2),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q3)共同决定,权威系数为三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为q=(q1+q2+q3)/3。专家权威系数越高,指标的预测精度就越高,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70为可接受信度。本课题中,所选的专家都是经过课题组讨论,在体育教育、社区体育管理、体育局官员、社区体育指导员中选择的,都是对社区体育深入研究和深刻了解的学者或者人员,据统计,本次专家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783。根据统计学原理,专家在协调程度和权威程度上符合研究需要。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指专家对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意见集中程度,一般以反映指标重要程度的算术平均数(X)来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指专家对每项指标的评价是否存在较大分歧,可通过各指标变异系数(CV)和协调系数(W)来表示。依据筛选指标的标准:(1)算术平均数(X)越大说明指标越重要,保留的指标算术平均(X)达到3.5分以上(达到总分的70%);(2)变异系数(CV)是各指标的标准差(s)和算数平均数(X)的百分比,变异系数(CV)越小,说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高。一般认为变异系数(CV)≥0.25,则认为该指标的专家协调程度不够,指标予以排除;(3)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反映专家彼此之间对每项指标给出的评价意见是否存在较大分歧,可了解专家们对全部指标的协调程度,W在0-1之间,W越大,意味着专家协调程度越高,协调程度的显著性检验采用等级一致性检验(非参数检验),如果P<0.05,则认为专家意见的评估或预测的可信度好,评价或预测结果可信。以上数据采用SPSS软件处理,根据标准进行筛选和专家反馈意见修正,合并1个二级指标,删除9个三级指标,最后,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内容详见模型导出图1。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后,可以对各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表示的是该评价指标在总指标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又表示这一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互关系。权重系数一般用小数或者百分比表示,指标体系是一个整体1,所以各指标权重系数小于1,同级指标权重系数之和等于1。

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主要步骤是:(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把公共体育服务评价看成一个系统,将各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次,构建一个递阶层次的结构模型,见图1。层次模型分为:目标层、决策层和备选方案层,其中目标层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决策层为3个一级指标,备选方案层为9个二级和33个三级指标;(2)构造判断矩阵。YAAHP软件自动生成判断矩阵,从所调查的专家中选取20名专家填写判断矩阵,采用AHP(1-9表度)法;(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所填的判断矩阵要满足一致性,如果不满足一致性,必须重新构造对比矩阵,并再次检验,利用YAAHP软件可以自动检测一致性;(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备选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矩阵,应用YAAHP软件可以进行模型检查,可以避免不一致的出现,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将对调查的专家进行软件应用指导和数据跟踪调查;(5)利用YAAHP软件中“群决策”功能,将20名专家判断结果进行加权几何平均,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于综合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进行排序,权重系数详见表1。

2.3 指标的分析

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涉及的评价指标很多,通过分析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和排序可以判定指标间相互的关系和在评价体系中的轻重地位。

在指标内容的选择上,研究从绩效评估的理论出发,借鉴美国的“3E”评价法和英国的绩效信息投入、产I斗|与效果评估法,将镇江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分别设定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A”“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实施B”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效果C”,研究表明:在一级指标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效果C”的权重系数最大,其次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实施B”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A”,所以,在评价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中,重点参照公共体育服务产生的效果。

2.3.1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效果指标分析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效果主要从人口素质提高和服务满意度评价两方面考察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人口素质提高C1”包括居民的身体素质、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的提高,“服务评价C2”包括群众对政府组织和服务的满意度。在研究建构的体系中,“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包括经常锻炼人口比例,每周人均锻炼次数等)C13”和“国民体质测试情况(包括测试率和达标率)C17”指标在同级指标中比重排第一位和第三位,可见,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中,人们最关注的是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近几年,镇江市“国民体质监测车”和“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充分发挥作用,在2015年完成测试21000人次,居民(不含在校生)体质测试合格率在93%以上。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居民,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组织能否有效的服务,能否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能否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居民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因此,可以将“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效果C”指标作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绩效的评价导向,各级职能部门提供的体育服务应当围绕公共体育服务的效果出发。这个研究结果和很多专家的研究结果一致,王秀香、富旭等人从服务质量和公众的满意度出发进行过公共体育服务绩效的研究,也同时认为,公众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价值取向。

2.3.2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指标分析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是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和政府决策、交易以及政府行为所产生的无形成本,是公共体育服务机构为推动和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调动各类资源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主要包括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评估公共服务绩效体系理论中,绩效管理的目标是: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在所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A”指标它在同级指标中权重系数最小,说明国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都有一个共识: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A”的三级指标中,“政府机构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拨款情况(包括GDP比重、人均公共体育支出等)A21”在同级指标中排第二位,政府对公共体育的财政投入也是评价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参照指标。政府政策和经济投入是开展各项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在“十二五”期间,镇江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推动公共体育发展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体现出政府给予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大力支持。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每年采购健身器材和投入群体活动经费500万以上,投入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经费平均2500万以上,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需求。目前,镇江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费来源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和组织非盈利营运为辅。随着社区公共体育事业的推进,仅依靠政府财政的拨款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服务经营收入和多渠道募集将成为今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的重要来源,随着人们公益意识的提高,社会捐助经费指标,也应将作为评价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2.3.3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实施指标分析 研究将体育场地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人才培养、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信息服务等都归纳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实施B”指标,在三级指标中,“社区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情况B31”和“社区周围体育设施、场地开放程度B52”指标权重系数在同级指标中排第四位和第五位,说明公共体育服务实施程度也体现在组织体育活动数量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方面。城市社区周边的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是社区体育开展服务的物质基础,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使用关系到全民健身发展的大局。但是,根据调查,目前镇江市体育公共场馆、学校的健身设施利用率并不高,区域之间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内体育场馆主要面对体育竞技训练或比赛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主要面对学校教职工开展体育活动,公共体育场地对群众免费开放还只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实。“体育场馆服务”作为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类服务之一,随着2015年镇江市《镇江市市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细则(暂行)》的出台,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对群众免费开放将会逐步实施。指标信息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完善,继续教育不足;体育活动开展项目虽然多,但是品牌活动少,群众参与率不高;体育信息服务滞后等,这都是镇江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是评价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从投入、实施和效果出发,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全面的反映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体系指标的维度或层级。

(2)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其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这些指标可作为评价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最后,对体系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以镇江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单一、经费不足;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场馆利用率、对群众开放率不高;群众体育特色品牌活动少;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制度不完善;体育网站信息更新慢等。

3.2 建议

(1)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的评价要以人为本,以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公众的满意度为导向。

(2)政府发挥职能,从组织、设施、经费、运行、市场调节、政策、法规等方面建立完整的体育公共服务保障系统。

(3)公共体育服务组织应加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平合理的配置体育资源,提高公共体育健身场馆的利用率和开放率,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充分宣传体育健康知识,完善服务型体育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镇江市城市社区
吃虾记
艺林雅苑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寻临界 破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