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分析

2016-01-27伍永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4期
关键词:腓骨胫骨支架

伍永权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分析

伍永权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手术成功,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5.1±0.8)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3%;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77%。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临床

胫腓骨骨折大约为全身骨折的13.7%,在长管状骨中是出现骨折症状最为常见的部位[1],对其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时,往往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极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采用钢板或髓内针进行固定治疗时,手术创伤比较大,极易出现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等症状。本文选取7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析外固定支架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7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9.1±7.6)岁;骨折类型:45例发生闭合性骨折,26例发生开放性骨折;因交通致伤者34例,摔伤者28例,因高空坠物致伤者9例;42例发生左侧骨折,29例发生右侧骨折。

1.2 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程度与骨折类型,选取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法。若为闭合骨折,则需通过X线透视实施手法复位,若未得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则实施小切口直视的复位治疗。若为开放骨折,则需对其清创处理,手术切口按照原伤口进行操作或将其合理延长。若骨不连则按照原手术切口进入,取出内固定,然后应用咬骨钳将断端处的硬化骨予以咬除,将髓腔进行合理打通后,填进松质骨。若内固定出现松动或折断时,将内固定取出,按照断面具体状况,合理填进松质骨,提高愈合程度。进行钻孔时需注意与胫骨骨干保持垂直状态,且通过套筒对软组织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缠绕使得软组织出现坏死现象,螺钉穿出对侧皮质1~2个螺纹,外固定架主体与皮肤相距1.0~1.5cm。完成手术后观察患者病情状况,闭合骨折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持续5~7 d,开放骨折患者则予以7~10 d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1周可扶拐下床适量活动,不可负重,在后期可按照患者具体愈合程度实施加压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2]按照Johner和Wruh胫骨骨折疗效标准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痊愈:术后未发生感染、疼痛、神经血管受损、活动受限等症状;显效:术后未发生感染,出现轻度疼痛感,有轻微的神经血管受损症状,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有效:术后未发生感染,出现中度疼痛感,神经血管受到一定损伤,活动受到严重限制;无效:患者发生感染,出现重度疼痛感,神经血管受到严重损伤,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1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经持续6个月的随访工作,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为4~6个月,平均时间为(5.1±0.8)个月;手术完成后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针孔感染,2例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受到轻微限制,并发症发生率为5.63%,通过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根据Johner和Wruh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显示,患者治疗后痊愈38例(53.52%),显效21例(29.58%),有效9例(12.68%),无效3例(4.23%),总有效率为95.77%。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在治疗时,主要是达到矫正成角、旋转畸形的目的,使得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得到有效恢复,肢体可恢复正常长度,小腿可具有正常的承重功能。对其进行治疗时,需按照患者具体的骨折类型及其软组织受损程度确定外固定治疗,或实施开放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3]。

目前选取外固定支架方法对胫腓骨骨折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稳定性、可靠性较为明显,而且外固定支架所具有的弯曲及扭转强度均可实现临床治疗目的。此方法在治疗中所具有的优势较为明显,手术术式较为简单,因此操作较为简便,手术时间比较短,在进行支架固定时,通常只需要进行经皮钻孔穿钉,不会导致组织受损严重,且髓内及骨折局部血液供应不会因此操作而受到严重干扰,对骨折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4]。此操作可使得骨痂形成过程处于较为平稳的环境中,通过动力性加压,骨折端产生应力刺激性,由此提高愈合效果,将外固定支架进行去除处理时,操作较为简单,不会再次对患者产生创伤,所需花费比较少。患者出现粉碎性骨折时,可予以钢丝或螺钉等内固定处理,使得骨折保持稳定性,实现生物学固定[5]。

在本文研究中,患者通过外固定支架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77%,并发症发生率为5.63%,通过对症处理均好转;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为(5.1±0.8)个月。采取外固定支架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内固定治疗所存在的不足,使得骨折端保持较为稳定的固定,且不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由此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肢体康复与治疗可以同时进行,避免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有效减少医疗费用,不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患者更容易接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吴斌,金军,何伟.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4):26-28.

[2]吴耀康,苏瑞鉴,杨庆达,等.外固定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实用骨科杂志,2013,19(8):757-759.

[3]岑红丹,王岑.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101-102.

[4]李永军,王广超,吕志刚.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国实用医药,2013,8(5):71-72.

[5]鞠学教.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80例报告.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037

2016-04-07]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骨五科

猜你喜欢

腓骨胫骨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崴脚千万莫忽视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