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2016-01-27郭英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载瘤假性创伤性

赵 鹏 郭英昌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 卫辉 453100



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赵鹏郭英昌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给予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复查结果表明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已得到有效封闭,在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发现对比剂充盈现象,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较理想,可及时有效止血,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介入栓塞;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临床血管外科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外伤和创伤性检查是导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主要原因,动脉壁外血肿和动脉受损出血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动脉结扎术、受损动脉修补术和假瘤切除断端吻合术是临床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传统方法,传统方式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术后容易出现动脉狭窄[1]。我院采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为青壮年男性,年龄23~47岁,平均(29.2±3.6)岁;具体部位:周围血管17例(包括四肢动脉瘤12例,髂动脉瘤5例),肝动脉瘤4例,肾动脉瘤6例,胸主动脉瘤2例以及脾动脉瘤1例。患者入院时有较明显的医源性损伤史或外伤史,临床体征:四肢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有较显著的软组织肿胀,局部有较显著的触痛,且能触及搏动性震颤,部分患者听诊可发现血管杂音。肝脏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主要表现为出血伴腹痛。颈外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主要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能触及较显著的搏动性震颤,听诊发现显著的血管杂音。

1.2方法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动脉壁的损伤部位、裂口大小、动脉瘤形成和远端动脉血流情况进行确认。一般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如病变部位位于下肢,则经健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利用Seldinger技术,把5F Cobra导管送到载瘤动脉近端进行造影,通过造影诊断的具体结果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技术。其中25例给予弹簧钢圈栓塞,余5例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给予覆膜内支架植入术治疗。

2结果

2.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髂动脉分支和四肢小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造影主要表现为呈边缘较光滑的椭圆形和圆形,密度分布较均匀,形状和带滕的瓜较相似,有部分表现为分叶状。发生在较大动脉损伤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造影表现较多样:边缘较光滑的椭圆形和圆形,部分表现为分叶状,边缘不规则,也可能会因瘤腔内腹壁血栓导致其密度分布不均匀,部分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巨大的球形肿块。内脏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造影主要表现和四肢小动脉分支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造影表现较相似,呈边缘较光滑的椭圆形和圆形,部分时候表现为欠光滑,密度分布较均匀,肾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较常见的内脏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也可能会表现为伴有动静脉畸形。胸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造影主要表现为胸腹主动脉旁呈椭圆形和圆形影,大部分边缘较整齐。

2.2临床疗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晰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开口和大小。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复查结果表明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已得到有效封闭,在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发现对比剂充盈现象,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机体某部位血管直接遭受枪伤、钝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或者穿刺伤,这种损伤会导致机体血管的血液从破口处向外溢出而形成血肿,在血凝块将破口封闭后就会暂时止血。机体血肿周边组织机化就会形成纤维组织包膜,因为动脉血流会一直对机化血肿进行冲击,从而让机体破口处和血肿线连接,形成搏动性血肿,动脉血流不断冲击会让机化血肿不断减弱,不断扩张,最终形成假性动脉瘤。但假性动脉瘤的囊壁却无较典型和完善的血管壁结构,缺乏动脉壁的弹力层和肌层。在载瘤动脉血流连续不断的搏动压力冲击下,在时间不断推移的情况下,假性动脉瘤的壁就会不断增大和扩张变薄,进而出现破裂现象,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威胁[2]。

在临床诊断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首先要了解患者有无医源性损伤或外伤史,其次要看医源性损伤或者外伤是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看医源性损伤或者外伤内是否含有流动血流的包块。在对不同部位假性动脉瘤进行检查时,采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对腹部和头颈部实质性器官进行检查时一般采用MR或者CT检查,对四肢部位进行检查时则一般采用超声检查。MRA和CTA是无创检查,可清楚显示载瘤动脉和假性动脉瘤瘤腔,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虽是有创检查,但在检查时可同时进行栓塞治疗。所以在对需要给予介入治疗患者的进行检查时,应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即使对单纯介入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的患者也应给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另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也能够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资料[3]。

在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治疗,因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快捷、疗效好、起效快、微创等优点,所以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4]。在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采用的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1)加压法:在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临床治疗时,虽然加压法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真正属于介入治疗的范围,加压法是在20纪90年代初由Fellmeth等最早提出来的,主要是用来临床治疗股动脉穿刺后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加压法的临床操作较容易,在临床治疗早期新鲜假性动脉瘤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对假性动脉瘤及早发现,然后给予有效的治疗。在临床治疗时,应该要对压力的大小进行有效控制,加压法比较适用于临床治疗外周血管和因创伤或者穿刺引起的假性动脉瘤。(2)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在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临床治疗时,最常用的技术是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根据载瘤动脉的口径以及侧支循环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栓塞材料,最常用的栓塞材料主要是弹簧圈,因对载瘤动脉进行栓塞,就会让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内的血流停止,从而形成血栓,最终导致闭塞。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的栓塞效果较好,临床治疗时最关键的环节是要对栓塞材料进行正确和合理的选择。(3)假性动脉瘤瘤内填塞术:在临床采用假性动脉瘤瘤内填塞术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基本都是选择弹簧圈作为栓塞材料,另外也可以选择医用胶作为栓塞材料。因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包膜并不是动脉瘤的三层血管结构,而是一层纤维膜,另外载瘤动脉具有水锤效应,所以不管是采用弹簧圈还是选择医用胶作为栓塞材料,都会增大假性动脉瘤瘤腔,从而出现复发,所以假性动脉瘤瘤内填塞术一般只适合用于实质性器官内的假性动脉瘤,在对一些特殊部位,特别是大出血,基本不采用假性动脉瘤瘤内填塞术。(4)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瘤内及载瘤动脉栓塞术:综合了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和假性动脉瘤瘤内填塞术,所以这种技术的栓塞效果更好,另外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瘤腔再次复发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在采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瘤内及载瘤动脉栓塞术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临床治疗时,要根据具体的部位选择合理的栓塞材料。(5)覆膜内支架植入术:覆膜内支架植入术主要适合用于主干型重要血管或直径粗大的血管通路阻塞后无侧支血管供应远端脏器回流的患者。采用覆膜内支架封堵和隔离动脉干破损处,不仅能有效实现将假性动脉瘤瘤口封闭的目的,同时也能让该血管保持畅通。如果患者全身状况不理想,存在巨大假性动脉瘤较适合覆膜内支架植入术,该技术治疗效果好,起效也较快,不会对邻近组织产生压迫症状,患者不需进行全身麻醉,同时术中患者出血量也不多,可以将假性动脉瘤瘤内血流快速阻断,患者住院时间短,病死率不高,是一种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较有效、可靠以及安全的方法。特别是在对主干血管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覆膜内支架植入术最合适。但是在采用覆膜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要合理选择内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内支架的直径应超过假性动脉瘤口部血管直径10%~20%,这样血管壁的持久扩张力才能得到有效保证,让内支架和动脉壁有效贴合,从而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如内漏、内支架滑动等,在置入内支架时要尽量避开较大的动脉分支,防止重要组织出现缺血,从而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并发症。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临床治疗可选择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方法较多,而且临床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同时也较安全可靠,但在实际临床治疗时,为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采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时,本就是对并发症进行治疗,所以临床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和小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临床治疗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因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病变位置和载瘤动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选择具体的治疗技术时也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治疗颈外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选择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颅外侧部分时,则可以采用覆膜内支架植入术,从而来对瘤口进行封闭,同时让颈内动脉能保证通畅;在对虹吸部假性动脉瘤进行临床治疗时,因为其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适合选择覆膜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如果患者不适合采用植入术,那么术前就可以给予Matas试验,如果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的侧支循环较好,就可以对载瘤动脉进行闭塞,闭塞的材料一般选择可脱性球囊,另外也可以选择弹簧圈[5]。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可以引起患者鼻出血,出血量大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威胁,也可以给予颈内动脉闭塞术,如果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失,需要由神经内科进行处理,从而恢复患者的正常功能。如果患者侧支循环状况良好,因大量出血,血红蛋白降低,从而可能引起脑缺氧,继发脑梗死,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术前和术中要输血,纠正贫血状况,防止颈内动脉闭塞后出现脑梗死[6]。(2)采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尽可能保留脏器功能,在临床治疗部分实质性器官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特别是进行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时,尽可能将导管送到假性动脉瘤的口部,从而尽量保留脏器血供,进而保留更多的功能,对于单肾存活患者更应重视,尽可能多地保留肾脏功能。(3)要对组织坏死进行有效防范,采用介入栓塞方法对四肢部位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治疗时,是采用载瘤动脉栓塞减压术或者同时给予假性动脉瘤瘤内填塞术治疗时,尤其重视侧支循环和载瘤动脉的供血状况,尽可能减少载瘤动脉的栓塞,有效提高栓塞效果,有效控制组织缺血坏死导致的相关并发症。(4)尽可能选择覆膜内支架植入术,从而让载瘤动脉的血流能够保持通畅,如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合采用覆膜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应尽可能选择这种方式,因为覆膜内支架植入术不仅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让载瘤动脉的血流保持通畅。(5)选择栓塞材料时应合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栓塞材料,同时考虑血流的水锤效应,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有效控制并发症。释放栓塞材料时保证栓塞材料在靶血管中内起到应有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已得到有效封闭,瘤体内未发现对比剂充盈的现象,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之,采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时,具体的临床治疗技术较多,且栓塞材料的种类也很多,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要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技术和栓塞材料,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4参考文献

[1]陈立岩.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附29例报告)[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6):353-354.

[2]李志清,梁明,梁国标,等.微创介入方舱内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犬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5(1):13-15.

[3]邬晓臣,张近宝,欧阳辉,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832-833.

[4]陈幸生,林梃,官云彪,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治[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3(4):209-212.

[5]笪波,宋海屏.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2010,31(3):222-224.

[6]杨明镇,袁莉,曹云亮,等.急诊介入治疗创伤性肢体假性动脉瘤[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6):556-557;559.

(收稿2015-04-12)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ology on 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ZhaoPeng,GuoYingchang

DepartmentofInterventional,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College,Weihui453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ology on 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Methods We enrolled 30 cases with 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diagnosed b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who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ology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ology, all of patients got the effective hemostasis and radiography reexamination showed that blood-supplied artery was effectively closed and no contrast medium filling phenomenon was found in pseudoaneurysm with better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igns and syndromes. Moreover, there were no adverse events in following-up visits.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ology which may exert a perfect effect on 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with effective hemostasis timely should b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echnology;Traumatic pseudoaneurysm

【中图分类号】R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4-0012-02

猜你喜欢

载瘤假性创伤性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荧光造影定量分析
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的初步分析
颅内动脉瘤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新疗法治愈脑动脉瘤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