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养生理念的小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配置设计——以池州和泰星城小区为例

2016-01-27闻长虹王守武

关键词:生态园林住宅小区园林植物

闻长虹,王守武

(1.池州职业技术学院,2.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安徽,池州 247000)



基于养生理念的小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配置设计——以池州和泰星城小区为例

闻长虹1,王守武2

(1.池州职业技术学院,2.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首先论述了小区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提出养生保健理念配置具体手法,具体调查了池州市和泰星城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以及群落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借以探讨池州养生宜居小区的建设。

关键词:住宅小区;生态园林;生态环境;植物群落;园林植物

养生实际上就是一个怎样保证健康、延缓衰老的过程,养生的成功如否首先在于环境,环境对于人的养生是最重要的,而如今城市的废气、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要创造良好小区环境,要突出养生功能,就必须先搞好自然环境,运用一些自然因子,比如植物、水体、空气等,来营造养生氛围[1]。如何正确选择绿地植物并进行合理搭配对居住区的环境效益很重要。

1小区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在景观生态学大理论指导下,以植物群落生态学为指导,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植物品种,使得这些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相适应,这样植物才能健康成活,结合复合种植、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使居住区内外的绿地景观连接成绿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2]。

物种多样性原则。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就是在植物配置时要尽量利用不同植物种类,不能太单一,植物种类越多,群落越稳定,多样性是群落稳定的重要尺度。自然植物群落物种是多样的,群落很稳定,那么我们城市人工群落应模拟自然群落,不能搞单一的配置模式,多样性高的群落对外界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也避免了有害生物的入侵。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居住区生态园林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居住区植物景观创造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应该满足人的需求,为人设计出舒适惬意的居住环境,以此来满足居民的身心享受,做到景为人用,一切为了人,一切又依靠人来实现。

功能性原则。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营造空间、生态保健和美化环境三个方面:用植物来营造适宜人的活动空间,是居住区植物设计的根本出发点;除了营造空间以外,在居住区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利用植物对空气的净化功能以及植物可以释放出保健、抑菌分子,从而对人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还有就是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来美化环境,创造四季景观,满足居民的审美情趣[2]。

艺术美原则。形式美的一般原则,包括统一、对比、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序列、风格、色彩等。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的造景手法,在空间上、平面上产生较强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同时植物本身形态、色彩、风韵也会产生很强烈的美感。

2小区生态园林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手法

2.1 合理设计树种比例,乔、灌、草、藤复层栽植,创造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

植物品种选择尽量要乡土化,多样性、地带性植物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也低。合理确定乔、灌木比例,合理确定常绿、落叶树种比例。首先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有的喜光,有的耐阴,有的喜酸,有的耐碱,合理选择适宜它们的小环境。其次应注意生态稳定性,遵循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规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复层种植,促进群落稳定,同时也减少养护成本,体现节约原则。最后要避免种间竞争,可用密度和频度来调节。植物群落的稳定是小区生态园林种植设计的核心。

2.2 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创造保健型居住区环境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并且老人和儿童是接触植物的主要群体,所以一定要保证安全性,避免那些有毒、有刺、有花粉、有飞絮的植物,比如杨、柳雌株和榆、漆树等不宜过多使用。

利用植物枝叶干花能分泌一些有益化学物质,通过呼吸系统吸收以后,起到一种药疗效应。利用有些植物可以释放出一些杀菌素和灭菌素,杀死空气里细菌和病原菌,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广玉兰的花能湿散风寒,女贞的茎、叶、果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枇杷的叶能安神、明目,腊梅、丁香的花能止咳平喘。利用一些芳香植物挥发出酮、醛、酯等,调节人们的情绪,改善心脑血管,缓解生理和心理压力,使人身心愉悦、心气平和。

如前文所述,美国BIM的发展主要依赖建筑市场,而市场的主体包含:(1)服务提供方,即工程设计,项目施工管理和咨询公司;(2)服务采购方, 即公/私业主。通过反复的BIM工程实践, 一批行业先行者和领袖企业,联合日渐成熟的业主方,开始总结BIM的得失经验,提炼最佳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并开始制定以实用性、高效性、盈利性和可量化性为特征的一批基于市场的BIM行业指南和BIM项目交付合约规范。表23列举了目前美国市场上主要的BIM行业应用指南和业主BIM合约规范。

2.3 利用植物抗污染、滞尘、减噪功能,创造环保型小区环境

小区地下要么是各种管道设施,要么填埋很多建筑垃圾,绿化土壤很贫瘠,加上天天都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及厨房污气的排放,使植物生长在一个很不利的环境下。所以要选择那些耐干旱、耐瘠薄土壤、耐粗放管理、滞尘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小区周边如果有大量车辆来往的,要选择阻滞尘埃和抗污染能力强并且具有减弱噪声的植物,几行列植,形成通风较好的复层结构,形成一个防护带,可达到净化空气、减噪、滞尘的作用。

2.4 多途径立体绿化,增加绿量,改善居住区环境

大量的建筑物分布于小区,人口也相对比较集中,绿化用地自然很紧缺。多途径立体绿化,可以缓和小区土地紧缺的困惑,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窗台绿化,从而增加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改善居住区小气候特征,起到降温增湿的效应,所以立体绿化是居住区生态园林绿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等节地型立体绿化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3案例分析

对和泰星城小区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典型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住区绿地内乔木、灌木、藤木的种类、数量。乔木按株计数,株高未达3 m按灌木来计数,一灌木球记一株。灌木绿篱按每平米取5株计数,并根据树木的枝叶繁茂情况、有无病虫害、是否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来评价树木的生长状况。和泰星城小区乔木、灌木调查结果见表1。

小区共有绿化树种52种,数量共1 108株,常绿乔木8种,219株;落叶乔木12种,63株;常绿灌木16种,659株;落叶灌木15种,160株;藤木1种,7株;还有一些绿化效果比较好的草本植物没有统计在内,比如美人蕉、孝顺竹、剑兰等。多数树种生长表现良好以上,尤其是乡土树种,小区绿化的基调树种是香樟、杜英、棕榈、桂花。2001年5月国家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其中特别规定,小区木本植物多样性要求如下:华中、华东地区大于50种,三北地区大于40种,华南、西南地区大于60种[3]。安徽池州是属于华东地区的,除了未统计到的,本小区木本植物种类52种,符合《导则》规定,体现了小区植物配置多样性原则。

表1 和泰星城小区绿化树种组成及生长状况

*所注为乡土树种

3.1 小区绿化树种组成结构

和泰星城小区的园林绿化树种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1)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乡土树种32,外来树种20,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约为3∶2,数量比约为7∶3,乡土树种数量和种类都高于外来树种,说明小区还是比较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体现小区植物配置乡土树种为主原则,植物基本都能适应池州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

(2)乔木与灌木比。乔木与灌木树种比约为2∶3,数量比约为1∶3。池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绿地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或草花)比例为6∶2∶2,道路绿地乔木、灌木、地被比例为8∶1∶1,城市广场绿地乔木、灌木、地被比例为3∶4∶3。虽然没有提及小区附属绿地的乔灌比例,参照以上数据,说明小区绿化注重花灌木应用,但是花灌木的片植现象不常见,避免了植物对资源的竞争,注意到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小区绿化应该要注意到乔木的生态效益。

图1和泰星城小区园林绿化树种组成结构图

(3)常绿与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24种、落叶半落叶树种28种,常绿与落叶树种比约为1∶1,数量比约为4∶1,其中常绿乔木219株,落叶乔木63株,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比约为3∶1。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规定,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中规定,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比控制在1∶1~2∶1之间。上海和池州所处气候带相同,都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池州纬度稍偏南,小区绿化树种配置时,常绿乔木可适当增加[3]。但是在日照宝贵的秋冬季节,居民一定不喜欢常绿树挡在窗前,所以在小区内落叶和常绿乔木的搭配时,要考虑到冬季遮挡阳光的影响,建议宅旁窗前、游园休息区配置落叶乔木[4]。

3.2 小区养生保健型群落设计

(1)嗅觉类。为了营造芳香疗法群落,小区植物配置选择了适应池州气候土壤条件的芳香花卉树种。应用了桂花、香樟、白玉兰、含笑等不同花期的地带性树种为主体树种,有些树种植在居民休息活动区的周边,满足儿童老人的需求;有些树则有规则排列在道路两侧,提供行人需求;有些种在宅旁屋后。例如在活动休憩区,乔木层一般运用鹅掌揪、白玉兰、合欢、广玉兰等落叶或常绿的树种;小乔木层大多配置含笑、梅花、桂花等;灌木层则以杜鹃、茶梅、蔷薇等为主,一般是成片配置于林下。合欢花可以宁神,用于烦躁失眠病人;桃花、梅花、桂花可解郁,用于抑郁不快乐病人。形成即有绿化景观又有缓解疾病功效的群落。这些花果还可以招来蜜蜂和蝴蝶,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小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依赖于物种多样性[5]。

(2)体疗类。为了营造药疗群落,选用了一些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例如乔木层选用雪松、香樟、银杏、白玉兰等树种,中层选择了千头柏、龙柏等小乔木或大灌木,灌木层用侧拍球、紫叶小檗、杜鹃、茶花配置在路边。雪松能分泌雪松烯的,有祛风止血、润肺作用;柏树能分泌乔柏素,有安神调气镇痛作用;香樟温中散寒祛风行气、银杏叶果润肺养心、桂花散寒舒胃平肝益肾、白玉兰湿散风寒清脑。小区常见的配置模式还有香樟—小叶黄杨—草皮,广玉兰—栀子+腊梅—月季。广玉兰湿散风寒、栀子清热解毒、腊梅止咳平喘、月季调经活血消肿,这些都是良好的养生保健植物群落。

(3)防护类。小区地处交通要道,来往车流量大,灰尘较重,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休息,在小区与公路之间设置了防护带,并且具有一定的宽度,真正起到过滤灰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如抗二氧化硫气体强的山茶、银杏、海桐等,滞尘能力强的冬青、珊瑚、臭椿等。通过这些抗污染树种构建一个稳定的防护型植物群落,形成绿色屏障,把小区和外界隔离开来,保护小区环境不受污染。另外小区要加强隔音减噪树种应用,如胡颓子、连翘、杜仲等。

(4)垂直绿化。棚架、花廊在小区绿化中应用最广泛,主要应用藤本植物来遮荫、分隔空间,大量选用了紫藤、凌霄、金银花、叶子花,这些植物生长旺盛、枝叶茂密,有的能观花,有的能观果。这种配置模式不仅仅是增加了绿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小区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使空气变得更清新,有利身心健康,同时也减轻了“热岛”效应,增加了空气湿润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2] 李华芹. 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3] 连艳芳.湖湘生态人居植物配置的探讨[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4] 孙俊庶,夏颖.浅谈当前居住区绿化的误区[J].南方农业,2011, 5(2):58-59.

[5] 马昕.浅析我国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建设与发展[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On Configuration Design of Plant Community Ecology Garden Are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WEN Chang-hong,WANG Shou-wu

(1.Chizhou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2.Dadukou Middle School in Dongzhi Contry,Chizhou 247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area of garden plant arrangement principles, and Proposes health concept configuration specific manipulation. Then we investigate the greening tree species selection and allocation of community in Chizhou city and the Taixing city district. By performing the system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e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and livable community of Chizhou.

Key words:residential quarters, ecological gard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t community, garden Plants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60(2015)01-0095-04

DOI:10.13757/j.cnki.cn34-1150/n.2015.01.026

作者简介:闻长虹,女,安庆枞阳人,硕士,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应用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B181),安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规划教材《园林环境分析与处理》(2013ghjc352)和安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gxk112)。

收稿日期:2014-12-17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住宅小区园林植物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解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