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建华“百万英雄”数字背后

2016-01-27郝涛

中华儿女 2015年24期
关键词:李建华检查员总站

郝涛

2015年11月13日,“春华秋实——李建华个人旅客量突破百万座谈会”在北京边检总站举行,李建华现身说法给众多基层检查员树立了榜样。据悉,这个数字也刷新了北京边检总站乃至全国边检总站里个人验放旅客的纪录。

今年45岁的李建华是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检三队第七执勤队的一名普通检查员。来自山东的他身材高大,憨厚朴实,在第一国门的三尺工作台上他始终面带微笑,“边检的工作确实很神圣,我是一名从军人成长起来的检查员,文化水平与年轻大学生没法比,只有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才能赶得上。”生长在农村的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边检的热爱。

在近26年的边防检查工作经历中,李建华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1990年北京亚运会,李建华和北京总站一起肩负起历史重任,迎难而上,被授予个人嘉奖一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安保工作中表现突出,他被授予“奥运服务先锋”称号,被同事们称为“反偷渡的微笑大使”;

2010年,李建华上台验证时间总计950.4小时,验放旅客人数总量超过10万人次,在总站排名第一;

2015年,李建华个人单警安全验放旅客量超过100万,被称为“百万英雄”。

无差错、无投诉的1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在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一年2000多万的客流中,100万不算多,但对于一个边检民警来说,那就是一个梦,一个遥远的梦。这个数字还相当于年旅客量为10万的山西太原整个口岸整10年的工作量。日前,本刊记者走进北京边防检查总站,倾听李建华作为一名普通边检民警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感人故事。

有才检查员 打铁还得自身硬

1970年,李建华出生于山东郢城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务农,兄弟三人中,李建华排行老二。

当兵是农村孩子的一条出路。哥哥参军后,1989年高中毕业的李建华也报名入伍,来到了北京边检总站的前身——北京边防总队,属于武警现役。在部队里,李建华吃苦耐劳,勤恳好学,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1992年从普通士兵转为干部。1998年“职改”后,李建华继续留在北京边检总站工作。

多年的机关工作经历,让李建华养成了善学习、勤钻研的好习惯。从验放的基本技能到梅沙系统的使用、从各国签证特征到偷引渡的趋势变化、从人文地理到提高服务技巧,他始终注重学习研究,并自觉地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当中去,经常加以提炼,并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最新的签证政策他总是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伪假证件他总是第一时间学习,每次的业务考试他总是名列前茅。正因为业务知识掌握得透,掌握得全,才使得他在检查台上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7月19日,李建华在办理CA908航班时,查获一名中国旅客所持护照内有一枚伪造的中国入境验讫章。该旅客在来到检查台前时左顾右盼,神情紧张,李建华敏锐地扑捉到了这个细节。当他翻看该旅客所持的护照时,发现护照完整且真实有效,护照内验讫章清晰,且贴有一张韩国签发的有效签证,并无明显疑点。但经验丰富的民警李建华并没有轻易将该旅客放行,他仔细查验验讫章时发现数目不成对,便询问旅客上次的出入境时间,该旅客支吾搪塞,无法说清。于是民警李建华通过系统调取了出入境记录,发现缺少了一次入境记录。

很明显,这名旅客存在非法出入境嫌疑,证据在哪呢?这时,李建华想到了贴有韩国签证的那张资料页,通过透光观察,发现一枚中国入境验讫章就藏在下面。李建华果断异常提交,经鉴定,这枚签证下的验讫章确系伪造。

该案件凸显出李建华过硬的业务素质、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在发现疑点时的果断、自信。这种果断、自信源自于他日复一日的认真坚持;源自于他持之以恒的学习钻研;更源自于他对边检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08年8月3日,离奥运会开幕还有5天的时间,李建华在检查一位持几内亚比绍护照的旅客时,从旅客的眼神和举止中感觉到可能有问题。检查过程中,该旅客的护照、签证没有发现异常,但在护照第11页有一对马来西亚验讫章字迹模糊且不规范,经证件研究室鉴定,该验讫章系伪造;8月11日,奥运会开幕后的第4天,一位持意大利护照的女士,其护照资料页和机读码上的出生日期有轻微的改动,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后经证件研究室的高倍放大镜下鉴定,该女士护照内的出生日期,由1959年改成了1969年。正是因为具备了过硬的本领,才使得他在严密管控和热情服务中找到了平衡点。

“三最”检查员 凝聚工作正能量

李建华有“三最”:休假最少,吃早饭最晚,下台时间最短。凭借着这三最,李建华同志无差错验放突破百万大关,再次刷新了北京边检总站单警验放量的纪录,也为执勤民警树立了榜样和奋斗的目标。

李建华已经45岁了,他的双腿患有多年的风湿病。发病时,在家疼得不愿下地多走一步路,可到了工作岗位上,他就像打了止痛剂一样,完全忘记了疼痛,不知疲倦地迎战一个个旅客高峰。

在早班勤务上,大家几乎从没见过他准时到餐厅吃早饭。每次都是请同事帮忙带一些回来,等到旅客渐去,他才回到休息室去吃那早已凉透了的早餐。“建华哥,饭都凉了,记得喝点热水!”同事们关切地提醒他注意身体,“好嘞,吃饱了继续工作。”大家总是会被他的乐观和敬业所感动,在他的带领下,早上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不去吃早饭,主动留下削减旅客早高峰。

民警常常在检查台上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人多的时候,经常是一个人休息五分钟再去接替另一个人,可就是这宝贵的三五分钟,李建华也很少下去,“去换别人吧,让大家多休息休息,我还不用下!”每次都是这样的回答。而当大厅渐渐恢复平静,他仍是最后一个走下检查台的人,“就还剩几个旅客了,扫尾的工作我来吧”,他总是这样先人后己,多年来已成习惯。

2014年年末,恶劣的雨雪天气造成了大面积的航班延误,李建华已经工作了十二个小时,本该在午夜返回营区休息的他又主动留了下来。检查台上的他依然全神贯注,盖在护照上的每个印章都清晰有力,每一句“你好”、“再见”依旧真诚而温暖。一夜忙碌的工作之后,已经十八个小时没合眼的他在等待下勤班车那短短几分钟里,竟然倚着栏杆睡着了。

李建华在队伍中是一个标杆,他以自身几十年如一日的安全验放,做好本职工作,他以“三最”作风,凝聚整个队伍的正能量。

有爱检查员 就是爱边检这一行

2003年,北京边检总站进行机构改革,李建华来到边检验放一线工作。七年多的机关生活,突然回到一线,其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因此闹情绪、提要求、讲条件,而是像一名新警一样,跟师傅、学业务、上台子,一切从头开始。

此前,他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签证、护照种类比较陌生,英语单词基本上快忘差不多了。学英语、认护照、对签证,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建华从一名边检验放业务的门外汉开始成为一名业务骨干。

坦率地说,李建华不是一个验放快手,验放速度只能算中等,但他的验放量却一直遥遥领先,原因何在?就在于他上台的时间远远多于其他人。旅客要一个一个地过,程序要一道一道地走,章子要一个一个地盖,没有诀窍,也没有投机,靠的就是比其他人更多的付出,凭的就是那股韧劲。别人一个班平均下来工作时间也就6个小时左右,而他能上到9个多小时,有时能超过10小时,一个月算下来,他比多数民警多上台20-30多小时。勤能补拙,也能添累,在很多人开始喊一线苦、一线累、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时,李建华却一如既往精神饱满、姿态端正地在检查台上,默默耕耘,用他那招牌式的微笑,迎接每一个入境旅客,使旅客如沐春风,亲切倍至;为更好地服务旅客,他总能做到换位思考,以诚相待。

虽然言语不多,但他的微笑始终不少。2015年7月的一天,李建华在办理一个美国旅游团入境手续过程中,感觉有闪光灯在闪。台外检查员走过来礼貌的对旅游团成员说:“对不起,检查现场不允许拍照。”这时,一位50多岁的美籍华人走上前来举着手里的相机恳切的对检察员说:“我离开中国已经三十多年了,下了飞机在这排队时我们惊喜的发现,那个警官一直在微笑着,真诚的笑容吸引着我,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请允许我把他的笑容拍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友好!我很自豪……”

没有什么比真诚的微笑和亲切的问候更能融化人心,他从不吝惜时间为老人详细的讲解机场路线,也总是能够仔细聆听小朋友童真的话语。

2014年的一个冬夜,许是春节将至,整个首都机场开始分外忙碌。华灯初上,灯火万家,很多的家人从机场返回到各自家中享受家的温暖。为了工作上的职责使命,为了更多的旅客早些回到各自的家中,检查台上边检民警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地为旅客办理入境手续。

李建华在检查台上已经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很快他就可以到休息室进行调整休息。就在要下台子的时候,一位外籍老人来到了李建华的检查台。因为携带不少行李又有些上年纪,这位外籍老人行动有些不便。交谈后得知老人是原美国飞虎队成员,要转机到昆明。老人曾经在昆明服役,这次来中国是为祭奠战友。李建华心中感慨,对老人多了几分敬佩之情。他为老人讲解了乘车路线,但老人由于年事已高,耳朵眼睛都有些不便,始终一脸茫然。见老人自己独身一人来到中国,又携带不少的行李,他顾不上自己的疲惫,放弃了休息时间,帮助老人携带行李一路将老人带到转机处。路上叮嘱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转机之后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临别时,老人心情激动上前紧紧握住李建华的双手,不停地用生涩的汉语重复说着:“谢谢!谢谢中国警察!谢谢中国朋友!”

同事们称李建华为“铁人”,他腼腆地回应:“我不是铁人,干活多了都累,但我就是爱边检这一行”。

猜你喜欢

李建华检查员总站
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
执著的追求
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
绿色食品检查员工作绩效考评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讲好监测好故事
重庆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双子星
广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聘任广西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和审评专家名单的通知
China
检查员=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