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6-01-26张大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尿蛋白肝素

张大为

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张大为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选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19±3.10)g/L,24 h尿蛋白量(6.28±0.84)g,总胆固醇(5.11±0.75)mmol/L;研究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32.35±4.62)g/L,24 h尿蛋白量(3.03±0.21)g,总胆固醇(3.07±0.17)mmol/L。研究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治疗选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方法,效果较佳,建议运用。

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治疗

肾病综合征主要有高度水肿、蛋白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等表现,临床较常见,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及分子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大,大部分肾小球滤过血浆蛋白从尿液中丢失,引起症状[1]。此文研究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31例,分析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女13例,男18例;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13.23±1.21)个月;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29.68±9.77)岁。研究组女12例,男19例;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13.20±1.15)个月;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29.62±9.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卧床休息及利尿药消肿等。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1次/d;卡托普利12.5mg,口服,2次/d,治疗时间为28 d。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及总胆固醇。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恶化、无效、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恶化:28 d后,肾功能损伤加重或无变化,血肌酐较治疗前升高>1.5倍,或肌酐清除率下降。无效:28 d后,肾功能损伤无好转,尿蛋白量>2.0 g/d;部分缓解:28 d后,肾功能好转,水肿消失,尿蛋白量为0.3~2.0 g/d,并维持3 d;完全缓解:28 d后,肾功能正常,水肿消失,尿蛋白量<0.3 g/d,血浆白蛋白>35 g,并维持3 d。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及总胆固醇变化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血浆白蛋白(22.44±2.86)g/L,24 h尿蛋白量(8.31±1.04)g,总胆固醇(6.22±1.17)mmol/L;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19±3.10)g/L,24 h尿蛋白量(6.28±0.84)g,总胆固醇(5.11±0.75)m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浆白蛋白(22.47±2.72)g/L,24 h尿蛋白量(8.24±1.02)g,总胆固醇(6.23±1.23)mmol/L;治疗后血浆白蛋白(32.35±4.62)g/L,24 h尿蛋白量(3.03± 0.21)g,总胆固醇(3.07±0.17)mmol/L。治疗后研究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情况 对照组恶化2例,占6.45%;无效6例,占19.35%;15例部分缓解,占48.39%;8例完全缓解,占25.81%;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研究组恶化1例,占3.23%:无效1例,占3.23%;13例部分缓解,占41.94%;16例完全缓解,占51.61%;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按不同性质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前者包括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后者包括膜性肾病、脂性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患者凝血因子Ⅸ和Ⅺ下降,纤维蛋白原及B-血栓球蛋白明显增加,而血小板升高,凝聚力及粘附力增强,抗纤溶酶及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脂代谢异常,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液流动性降低,流动减慢,肾血流量减少[2];高脂血症使肾小球损害加重,肾内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收缩异常,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力升高,造成尿蛋白漏出。常规疗法有糖皮质激素、卧床休息及利尿药消肿等,但个体抗凝、凝血及纤维系统失去平衡,加上血小板亢进,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常规疗法效果欠佳。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直接分离制成,分子量较低,应用后凝血因子Xa活性选择性降低,且对其他凝血酶及凝血因子影响较小,抗血栓作用强,出血风险降低[3];该药物相比较普通肝素,半衰期长,用药安全性更高。低分子肝素可促进释放血源性氨基多糖,抗凝作用强。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可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进行有效抑制,肾脏出球小动脉舒张,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减少尿蛋白,并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管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卡托普利治疗后,与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比较,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及总胆固醇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表明此治疗方法有效,效果较显著。

综上所述,治疗肾病综合征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疗效佳,建议推广。

[1]余韩波,林俊川,胡晓辉.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9-11.

[2]邹雪军,洪玲.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在5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当代医学,2015,21(27):150-151.

[3]白家兰.59例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0):144-1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03

2016-05-25]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三四医院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尿蛋白肝素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