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粘两优4011的选育

2016-01-26向太友彭星辉曹军阳

作物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育种

邓 松,向太友,刘 岸,彭星辉,黄 雄,邓 猛,曹军阳,钟 忠,李 惠

(1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岳阳414000;2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怀化418000;3岳阳市金穗作物研究所,湖南岳阳414000)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粘两优4011的选育

邓 松1,3,向太友2,刘 岸1,3,彭星辉3,黄 雄1,3,邓 猛1,3,曹军阳1,钟 忠1,李 惠1

(1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岳阳414000;2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怀化418000;3岳阳市金穗作物研究所,湖南岳阳414000)

摘 要:粘两优4011系利用低温敏两用不育系粘S与恢复系R4011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长势强、有效穗多、丰产性好、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稻种植。介绍了粘两优401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粘两优4011

粘两优4011是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岳阳市金穗作物研究所利用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粘S与自选恢复系R4011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20。该组合具有生长势强、有效穗多、丰产性好、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稻种植。

1 选育经过

1. 1 母本粘S选育与特征特性

粘S是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低温敏两用不育系。该不育系是2005年用湘陵628S作受体与黄华占作供体杂交,优优组配,定向加压进行目标选育,经怀化、三亚两地6年11代米质、抗性、育性和感光性等多项目标性状定向选择,于2010年各项性状指标达到优良核不育系标准。粘S既具有黄华占高抗倒的株叶形态及品质优的特征特性,又克服了用湘陵628S配组的部分组合具有感光性的特性。2010年开始广泛优势测配和核心种子提纯、繁殖,2012年组合、不育系同步参加省级相关试验,2013年参加并通过湖南省两用不育系冷水池试验。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48。

该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 5℃,在湖南稳定不育期长达70 d以上;不育期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自交结实率0。可繁性好,海南冬繁产量3000 kg/ hm2左右,云南繁殖产量在3750 kg/ hm2以上;异交特性较好,制种产量在2250 kg/ hm2以上。湖南春播播始历期95 d左右,夏秋播播始历期82 d左右,主茎叶片数15叶,属中熟中稻类型。株高78 cm,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剑叶长25 cm左右,宽1. 6 cm左右,夹角小;叶色嫩绿,叶鞘、叶耳均无色;茎基部节间短,茎秆粗壮,秆壁厚,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一般单株分蘖10~12个,成穗9~10个,穗形较大,着粒较密,平均每穗颖花数160个左右,颖壳淡青绿,稃尖无色无芒。谷长7. 0 mm,长宽比3. 0,谷粒饱满,千粒重26 g左右。米质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苗期抗寒性一般。亲和性广、配合力强。

1. 2 父本R4011选育与特征特性

父本R4011是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岳阳市金穗作物研究所2004年用镇恢084为母本,绵恢72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湖南、海南两地5年9代亲本强优配组选育,于2009年F9定型育成。R4011聚合了两亲本优点,表现为生长繁茂,秆粗粒大穗重、结实性好、米质优、花粉量足,既耐肥抗倒又适合中低肥力栽培,属迟熟中稻,感温性较强,在湖南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5 d左右,总叶片数16~17叶。夏秋季播种,播始历期92 d。株高115 cm,株型紧散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力较强。株型好,剑叶直立,剑叶长25 cm,宽1. 7 cm;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单株有效穗数13个,穗长25. 0 cm,每穗颖花数220个左右,结实率89. 1%左右,千粒重29. 0 g,谷粒椭圆形,长宽比2. 9,稻米品质较优。经本所鉴定叶瘟2级,穗瘟5级,苗期耐寒性好。配组优势强。

1. 3 粘两优4011的选育过程

2010年利用两系不育系粘S与恢复系R4011配组,2011年参加本公司组织的品种比较试验,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好而当选。2012年通过湖南省中籼迟熟组预试,2013~2014年参加湖南省中籼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 主要特征特性

2. 1 产量表现

2011年本公司中稻迟熟组品比试验,粘两优4011产量9. 41 t/ hm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5. 7%,居参试迟熟组第2位。2013年参加湖南省区试,产量9. 06 t/ hm2,居参试组第3位,比对照增产5. 04%,增产显著,增产点次率100%,日产量69. 15 kg/ hm2,比对照高9. 24%。2014年继续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9. 03 t/ hm2,居参试组第4位,比对照增产4. 66%,增产点次率100%,增产极显著,日产量61. 9 kg/ hm2,比对照高8. 42%。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 04 t/ hm2,比对照增产4. 85%,增产点次率100%,日产量65. 55 kg/ hm2,比对照高8. 83%。湖南省生产试验产量9. 73 t/ hm2,比对照增产8. 41%;日产量70. 35 kg/ hm2,比对照高13. 2%。

2014年岳阳县新开镇童某种植0. 14 hm2,收干谷1556. 6 kg,折合产量11. 12 t/ hm2。2015年湖北荆门团林镇龙王一组肖某种植0. 08 hm2,实收干谷990 kg,折合产量12. 38 t/ hm2。2015年粘两优4011参加贵州卓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品比试验,小区面积13. 34 m2,收干谷18. 9 kg,折合产量14. 17 t/ hm2。

2. 2 稻米品质

2014年由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统一取样送农业部测试,粘两优4011糙米率79. 7%,精米率70. 5%,整精米率62. 2%,粒长6. 9 mm,长宽比3. 3,垩白粒率5%,垩白度0. 6%,透明度1级,碱消值5. 0级,胶稠度87 mm,直链锭粉13. 9%,10项指标达国家一级优质稻米标准。

2. 3 生育期

该组合在湖南做中稻种植表现适宜,一般湖区、平原区生育期在132 d左右,山丘区137 d左右。湖南省两年区试结果: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8. 6 d,比对照Y两优1号短5. 2 d。

2. 4 主要农艺性状

经过两年的示范,粘两优4011表现株型适中,生长势强,植株整齐,叶姿、叶片直立,半叶下禾,叶色淡青,叶鞘绿色,稃尖秆黄色,无芒,后期落色好,长粒型,稃尖无色无芒,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

两年省区试平均株高114. 5 cm,区试综合表现单位面积产量和日产量均高于对照,增产显著,丰产性好,稻米外观品质好。一般有效穗240万/ hm2,每穗总粒数167. 35粒,实粒数141. 40粒,结实率84. 42%,千粒重27. 45 g。

2. 5 抗性

该组合在湖南省两年多点稻瘟病抗性鉴定中,叶瘟平均4. 67级,穗颈瘟平均6. 0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 07。白叶枯病抗性5级,稻曲病抗性平均3. 5级,纹枯病发病轻。耐高温能力中等,耐低温能力强。耐肥抗倒,3年区试结果所有试点及两年示范中均未出现倒伏现象。

3 栽培技术要点

该组合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栽培及省外类似生态区域种植,且耐肥抗倒,适宜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栽培。

(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在湖南作中稻栽培,宜于4月中旬播种,稀播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11. 25 kg/ hm2,秧田用种量150 kg/ hm2。该组合分蘖力较强,应适当早栽促早发,插秧叶龄控制在5. 5叶,秧龄控制在28 d以内,适宜密度20 cm×26. 5 cm或16. 5 cm×30 cm,每穴插2粒谷带蘖秧。

(2)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粘两优4011在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更能发挥其高产优势,并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施肥方法。在中等肥力土壤,且未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稻田耕翻后,施复合肥(15 -15 -15)375 kg/ hm2作底肥,栽后5~7 d结合施用除草剂,再追施尿素105~120 kg/ hm2,幼穗分化中期施45%复合肥105~120 kg/ hm2。

病虫害防治方面,一是种子翻晒并用强氯精消毒;二是抓好秧田消毒(用多菌灵等)和秧苗1. 1叶期的害虫防治;三是根据病虫预报做好本田全期螟虫、飞虱、稻小潜蝇、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

4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1)合理安排播差期。粘S属两系不育系,要求制种基地温、光资源充足,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即幼穗分化Ⅲ~Ⅴ期,不出现连续3 d以上日平均气温和泥温低于23. 5℃,且昼夜最低温度不低于21℃的天气,保证不育系的不育稳定期达到25 d以上。粘S夏播时主茎叶片数15叶左右,播始历期82 d左右,R4011主茎叶片数16~17叶,播始历期92 d左右,播差12 d左右,叶差2. 5叶。以在湖南岳阳夏制为例:第1期父本5月10日播种,第2期父本5 月17日播种;母本与第1期父本叶差2. 5叶,时差12 d,即母本于5月22日前后播种为宜,若母本采用抛秧栽培,应提前2~3 d播种;父母本于6月15日左右栽插。按此播种栽插期安排,父母本始穗期大约在8月10~16日,齐穗期大约在8月14~21日,终花期基本控制在8月25日之前。

(2)加强水肥管理,合理配方施肥,搭好高产苗架。制种大田每公顷使用优质有机肥22. 5 t,复合肥(15 -15 - 15)300 kg作基肥。父本插后5 d,每公顷追尿素37. 5 kg作分蘖肥(条施),另37. 5 kg尿素拌水田除草剂1包全田施入,同时保存1寸水层至母本移栽;母本插后5 d每公顷追施上述复合肥375 kg并重施父本肥,后期母本每公顷追施氯化钾75 kg,控施氮肥。始穗前苗架泛黄为理想苗架。

水浆管理:前期浅水,中期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潜。

(3)形成最佳授粉态势,提高异交结实率。粘S开颖时间长,柱头外露率高,穗卡颈程度中等,对“920”敏感度一般。一般每公顷“920”用量为375~450 g(其中父本单独喷施30~45 g),始喷指标为母本吐穗30%左右,共分3次连续3 d喷完,3次用量的比例为2∶3∶5。

(4)除杂保纯,及时收获。首先选好制种的隔离区,要求自然隔离200 m以上,时间隔离20 d以上,并且要选择适合两系制种的区域;其次做好田间除杂工作,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应根据粘S、R4011的株叶形、粒形及时去除杂株。喷施“920”前后,每天上午母本开花前除杂1次。收割前,割掉父本后,再清除1~2次。

当种子达到80%成熟时即可收割。收割后要及时摊晒,切忌堆沤。

参考文献:

[1] 郭爱军,蒋小勇,邓 松,等.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君香优317的选育[J].湖南农业科学,2011(9):8 -9.

[2] 田永宏,余华强,曹国长,等.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中稻新组合广两优35的选育与用应[J].杂交水稻,2011,26(6):18 -20.

[3] 向太友,舒铁生,贺德高,等.优质高产迟熟中籼新品种T98优1号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4):143 -147.

[4] 向太友,舒铁生,贺德高,等.三系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贺优1号[J].杂交水稻,2012,27(2):85 -87.

作者简介:邓 松(1981 -),男,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优质杂交水稻育种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Dengsong_2008@ aliyun. com。

收稿日期:2015 11 12

文章编号:1001-5280(2016)01-0011-03

DOI:10. 16848/ j. cnki. issn. 1001-5280. 2016. 01.004

中图分类号:S511. 3+20. 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育种
大豆育种的方法与技术
适合机械作业的杂交油菜品种宁杂21号的经济与植株性状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我国食用花生研究现状
茶树的抗虫性和抗性育种研究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