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性、稀有性之价值争议……

2016-01-25林彰隆

中华奇石 2016年1期
关键词:雅石石友客观性

林彰隆

石头的玩赏艺术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常见组织、团体于进行评比时产生许多疑义或者纷争,个人认为经常是在“艺术性”及“稀有性”孰轻孰重的认知上产生分歧,至于怎样的判定才较能消弭争议呢?我想“务实”一点地去看待石的“价值”,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物”的玩赏通常会以真、精、稀、美这四大因素判断“价值”,真假与否的重要性不必赘述。“精”除了代表该物的精致度外,更需判定是否为该时代或该领域的精品;“稀”则包含了稀少与稀奇,量多之物不奇也难引起赞叹;最后谈到美,“美”的评判个人认为应含有客观性与主观性两部分,美学有其基础逻辑,这是客观性的部分,先满足了这部分才能去谈主观性好恶的层面,不能在未具备客观性的美学素养前,就大喇喇去论述美否。

在此有人会说,玩个东西需要这么多严谨的规范或逻辑吗?当然,如果只是个人随性玩玩,不需要别人认同、不在乎他人看法或评论、不在乎东西的将来性或价值、不去参加或担任有教化引导众人对该物价值观的活动或职务时,上段所述则无需理会。

拿雅石这个领域来说,平时石友们于捡拾、买卖等的交流间,相信彼此对真、精、稀、美中的逻辑,早已有足够的学习与认知,讵知当参与组织团体举办的评比时,结果往往与众人的认知存有差异,担任评审的人平时也是石友,有些甚至是专业的石商,平时研讨、交流甚至交易与评比时,真的是采取同一套标准看待石头吗?个人观察结果是没有!评比时雅石评审们“曲高和寡”地刻意将石的“艺术性”评估比例拉高,是为了短暂的提升“格调”来依附美学?刻意制定两套“价值标准”用意又何在?另,若谈“艺术性”就不能不先具备美学学识或素养,如果雅石的评比邀请的是各大专院校美术相关的学者或知名艺术家,那创造另一套具备扎实基础的价值观或论述则无妨。试问现今各雅石评审中具备此两种身份或科班出身的有几人?种种问题的存在,难怪多年来引起的争议不间断。

在此,个人并非批判雅石评审们,也认为在不是很健全的制度或规章下,要做出服众不偏颇的判定真是难事一件,只是认为如果没有办法全面革新雅石评审产生或聘用的方式,那如何以“务实”的方式,就是以平时玩赏交流甚至买卖的熟络经验,在雅石评比时挺直腰杆,藉由评比结果教育或教化资浅者及旁观者们,我们“雅石界”是这么一以贯之地认定雅石的“价值”,是这么玩赏“雅石”的。

省悟……

近两三年来,个人于FB(Facebook)平台论述过许多次与雅石评比的相关话题,有时甚至有些许的批判性质,应该肇因于个人对其有“过高”的期许:

期许评审的产生能更“正当”。

期许评比规章能更“科学”。

期许评审们评比时能更“超然”。

期许石友们得到的大小奖项能更“光采”。

期许各项雅石评比的结果能更“服众”。

就如同之前吴会长谦舜说的:可以分比赛石与收藏石。陈会长荣昌也说过:收藏与比赛是两回事。在藏玩雅石这件雅事中,雅石的评比只是雅石玩赏中的一项“趣味竞赛”,就如同运动场上的“2人3脚”比赛罢了,谈代表的“价值”,似乎沉重了些。

但是,经过了无数次与石友的“论”,有谈论、理论、争论甚至辩论,最后再经过仔细审视、整理与反省后,悟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根本没有必要这么严肃及认真地去看待这件事以及相关的人与物。

期许雅石评比的举办,能带给雅石未来发展更正面的帮助与启发。

猜你喜欢

雅石石友客观性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本期石友通讯录
石友天地
客观性与解释
雅石置景与环境艺术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雅石置景与环境艺术
雅石置景与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