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袋料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

2016-01-25王顺法王幸福

中国食用菌 2016年6期
关键词:杂菌菌棒台州市

王顺法,周 洪,王幸福

(1.椒江区三甲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台州318000;2.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浙江台州318000;3.台州市椒江新绿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浙江 台州 318000)

袋料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

王顺法1,周 洪2,王幸福3

(1.椒江区三甲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台州318000;2.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浙江台州318000;3.台州市椒江新绿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浙江 台州 318000)

黑木耳种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椒江新绿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从黑木耳菌棒制作到出耳采收,探索出了一套袋料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

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

台州市椒江新绿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2年开始在椒江区三甲街道种植黑木耳,截至2015年种植面积扩大至5.33 hm2。2015年每667平方米投入苗棒7 000棒,生产干耳525 kg,平均售价70元·kg-1,产值37 275元,除去成本21 350元,净收益15 925元,效益十分可观。经过3年来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袋料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和栽培季节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如黑木耳3号、916等品种。冬季黑木耳在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制作菌棒,最迟不超过8月25日。

2 培养基配方

筒袋栽培配方:杂木屑87.5%、麦麸10%、石膏粉1%、石灰粉1.5%。选用直径15 cm×53 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原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充分搅拌至干湿均匀,含水量宁湿勿干,料干会降低产量。木屑以阔叶树木屑为主,可多种混合,严禁使用松、柏、樟及针叶树种。

3 制袋和发菌管理

3.1拌料装袋

先将木屑和水按1∶1.5混合放置,次日将麦麸、石膏粉、石灰粉一同按配比搅拌均匀。机器装袋时,注意木屑不扎破袋壁,并尽可能的压结实。扎袋上用尼龙绳将袋口扎紧,用扎口机铝钉的需要调松,至料袋倒立用手压扎口处有水滴为准,否则会涨袋。需检查料袋四周无破口,抽查料袋装好后重量在1.5 kg~1.6 kg为准。

3.2灭菌

灭菌灶以砖混结构为好,四周及顶部用尼龙膜贴墙,四角放置上下排气口,底部用木条架空15 cm进气及流水,并配备相对应气量的蒸汽锅炉。开始进气加温2 h,气量不需太大。逐渐加大进气量,在6 h~8 h内加温至100℃。然后保温25 h,保温时气量均匀不能中途缺气失温,以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保温结束2 h后松开灶门,4 h后开掉全部灶门。需注意在加温4 h前,排气口不能堵,用于放凉气,温度计显示接近100℃时,逐步减少四周的排气,不能堵死,要让其通气,以免胀袋。

3.3出灶堆放

出灶过程菌棒轻拿轻放,要求人员、工具、环境保持干净、卫生、无粉尘和雨水。菌棒堆放场地尽量远离生产场地,通风条件好,四周无污染源、无粉尘。堆放前把场地清理干净,用石灰粉撒施一遍,铺上大棚膜,再铺上太阳网,有效地形成一个无杂菌、无灰尘的环境。棚内用反光膜隔1层,有条件的可以用太阳网再隔1层。考虑浙东沿海多风干燥天气,棚顶装喷水带,在晴日无雨天气喷水,保持环境湿润,相对湿度70%左右,可有效防止外部粉尘杂菌飞入。

3.4接种

冷却50 h后,菌棒30℃以下方可接种。接种直接在堆放区进行,一般采用接种箱接种,提前清理干净,保证工具环境干净,用2%生石灰水喷雾消毒。接种时,菌料掰成小块按进接种孔,注意不能太用力,做到不破坏菌种菌丝连接,菌种不要散成块,并轻压进孔至结合。8月10日前,接种口为三孔,如接种日期比较迟的可多接一孔。接种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至早上9时,接种工作人员搞好卫生,接种前箱内用气雾消毒剂消毒30 min~40 min,双手及工具、菌种袋同时用75%的酒精涂擦灭菌消毒,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为确保成活率,接种至关重要。

3.5发菌

发菌棚建在通风条件好的场地上,大棚用发光膜覆盖,地面用生石灰消毒。接种后8 d~10 d菌棒即可翻堆,最迟不超过12 d。翻堆按“#”型堆放,要留通风道等空间。堆放高度每墙8层~10层,墙与空地间隔比例是1∶2。堆放后初期,要用排风扇协助通风,保证发菌棚内空气清新。发菌期间用多菌灵喷剂或石灰水对墙堆空间进行喷雾。每天早上7时至晚上7时排风降温,温度控制在28℃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发菌期关键在于通风、防水、控温。“#”型堆放到下田前,不用再去翻动菌棒。

4 出菇管理

4.1打孔摆袋

观察菌丝生长状况,有80%以上的菌棒菌丝生长全覆盖后,方可打孔出耳作业。打孔要及时,防止菌龄过长。菌棒打孔以周圆平均分布180个左右圆孔为标准,刺穿菌袋为宜。田里先做好摆放菌棒的畦床,铺上稻草,拉好铁丝及架子,开好排水沟。菌棒下田选择晴天进行,要求下田后3 d~5 d不下雨为好,时间控制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根据市场预期,赶在春节前采摘头批黑木耳,达到经济效益目标。

4.2出耳管理

摆袋下田后,在3 d~7 d掉头换面1次,选择在一天中阴凉低温时间段操作。掉头换面后3 d~5 d,开始装水喷雾,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多次少量喷雾。耳基逐渐形成长大,喷水逐步增加,保持耳基湿润,有助黑木耳实体生长。

5 黑木耳病虫害的防治

黑木耳在制袋、接种、养菌和出耳各个阶段,做到操作规范、过程严格,是预防霉杂菌的关键。

5.1链孢霉

红色或粉红色,污染率高,发现这种杂菌要及时开沟埋地覆盖泥土。

5.2木霉

通风不良,湿度过高造成,要通风控湿,减少霉菌发生。

5.3流耳

流耳的症状一般出现在木耳的耳片成熟期,注意畦床的通风良好,不积水,并及时对成熟进行采摘,可以有效防止流耳产生。

6 采收

当木耳背后出现白色孢子,耳片全部展开,有个别下坠现象时,便可采收。采摘黑木耳时,采大留下,采上留下,要求以单片为标准,有连片黑木耳的分成单片。一定要选择晴天,并注意气象预报,如要连续下雨的,宜在天气晴好时,八分熟就可以采收。采摘下的木耳要及时晾晒。刚晾晒时不要翻,以免耳片反向不自然卷曲,互相粘裹而形成拳耳。一般在半干后,再翻动直到耳根晒干,这样会提高商品价值,达到丰产、丰收。

[1]黄茂富,颜振兰.浦城代料黑木耳生产特点及关键技术控制[J].食用菌,2013(6):54-55.

[2]高安忠.浦江县“耳稻”轮作高效种植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297,11300.

[3]王云龙.关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25(11):41.

S646.6

A

1003-8310(2016)06-0080-02

10.13629/j.cnki.53-1054.2016.06.021

王顺法(1982-),男,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jjsjnb@163.com

2016-09-30

猜你喜欢

杂菌菌棒台州市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黏黏花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交换生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