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26例临床分析

2016-01-24谢菲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腹壁异位症直径

谢菲

(河南省平顶山妇幼保健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女性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中,腹壁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其中大部分患者均具有腹部手术或剖宫产术病史,其中,以剖宫产术引发的病症数量较大,异位发生部位大多位于切口瘢痕处。而随着近几年剖宫产术使用率越来越高,导致这类病症的发病几率也逐渐攀升,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威胁[1]。该文对1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1月‐2015年1 月选出的126例患者,其年龄27~41岁,平均为(29.27±7.62)岁。其均具有剖宫产术史,患者与上次剖宫产术相隔时间19~42个月,平均间隔时间为(29.31±4.26)个月,其中,横向切口患者共98 例、纵向切口共28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126例患者均采用外科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切除范围要大于病灶直径1 cm以上,并对周围组织进行必要的清理。在切除完毕后要清洗手术部位,并对腹壁进行逐层缝合。需要注意的是,在缝合过程中应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缝合方式,如患者病灶较大,腹壁的张力较强,则需要采用减张缝合方式;如患者病灶较小,腹壁张力正常,则采用常规缝合方式[2]。记录126例患者的病症情况、手术情况以及复发率等数据。

2 结果

该次研究的126例患者中,共有119例(94.44%)表现为腹壁肿块,有109例(86.51%)具有疼痛情况,有1.59%(2/126)患者出现月经不规律情况,痛经患者占比31.75%(40/126)。

患者切除的病灶直径为0.7~7.0 cm,平均直径为(3.17±0.15)cm,其中,共有3例患者病灶直径达到7.0 cm,确诊为单结节,患者病灶平均切除数量为(1.23±0.47)个,有5例患者同时具有3个病灶。病灶位于切口左侧的共有43例(34.13%)、病灶位于右侧的共有83例(65.87%)。其中,单纯位于皮下脂肪内的共有13例(10.32%),累及腹部肌肉筋膜的共77例(61.11%),累及肌肉层的共16例(12.70%),累及腹膜上的共20例(15.87%)。有112例患者采用单纯切除手术治疗,另外14例采用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34.62±9.71)min,术中出血量为(31.22±5.41)ml,一期切口愈合率为100%。

共有53例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药物辅助治疗,有6例患者病情较重需要在手术前接受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为孕三烯酮或内美通。经过为期6~12 个 月的随访后,复发率为 3.97%(5/126)。复发患者均出现腹壁疼痛、肿块等症状,病灶平均直径为(3.07±0.26)cm。

3 讨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女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一般多见于剖宫产术后女性切口部位。根据国外的研究显示,剖宫产后女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可达1%左右,占总比例的57%以上,而我国患病妇女中有超过97%是在剖宫产术后。这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剖宫产术后对子宫内膜的细胞造成了直接的损伤,导致其激素分泌水平异常增高,造成切口筋膜组织周围细胞组织化活性提高,产生了瘤样病变。同时,在剖宫产术后,蜕膜化的子宫内膜细胞很容易侵染到腹壁的切口,也容易导致异常增生病症[3]。

目前外科切除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虽然部分患者存在复发情况,但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组织直径要超过病灶直径1 cm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病灶组织对周围组织的侵染,降低病灶清理不净的几率,预防复发情况,但就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还没有具体指明究竟切除超过病灶直接多少可进一步预防复发。同时,在患者手术后还需要为其采用药物辅助治疗,其目的不仅在于防止病灶反复,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感染几率,并减少并发症状。通常该类疾病多发生在剖宫产术切口的两角部位,这可能与剖宫产手术时对切口两角残留组织的清洗和剔除不够彻底有关。

预防措施主要就是在剖宫产后对切口进行充分的清洗,不能使用无菌蒸馏水,而应选择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尤其是对切口的两角部位要反复冲洗多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缝合患者剖宫产术切口时,要将缝合子宫和腹壁的针线分开使用,避免针线上有子宫内膜细胞,对腹壁造成侵染。同时擦拭宫腔的无菌纱布在使用后也要统一放在一处处理,在闭合宫腔和腹壁之间要更换一次性消毒手套,并严格按照剖宫产缝合规范对患者的宫腔和腹壁进行逐层缝合[4]。

[1]赵学英,郎景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39(2):97-99.

[2]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5(1):53-54.

[3]牛爱勤.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3,24(12):1291-1292.

[4]王友芳,吴葆桢.甾体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移位症病理观察及临床疗效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28(1):71-75.

猜你喜欢

腹壁异位症直径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各显神通测直径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