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元与精神康复服务”研究专题

2016-01-23梁诗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复元亲历者实务



“复元与精神康复服务”研究专题

主持人:梁诗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精神健康课程主任,博士)

20世纪50年代,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出现改写了精神健康服务的历史。随着更多的精神病患者有稳定的情绪,各国的医疗机构重新关注精神病的痊愈概况,造就了往后一系列临床痊愈研究的出现。研究数据显示精神病的整体痊愈率都比预期好。及至80年代,精神病亲历者们提出了个人复元的概念,认为复元是一个旅程。个人复元的重点是自我的寻索与改变,而不单单在于临床病征的减退,或是复发机率下降。进一步说,他们认为个人自我的寻索与改变不一定与临床痊愈情况有关,有很多证据说明临床病征不阻碍精神病亲历者享受有意义的生活,两者可以共存。

个人复元概念的出现很快得到了社会正面的响应,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包括:1.引发更多精神病亲历者积极发表个人复元经历,而不少这类故事都能直接在著名的国际期刊上发表;2.引来更多学者参与研究及讨论复元概念的内容及应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都有;3.个人复元概念被著名的波士顿大学精神康復中心宣称为1990—2000精神康复服务的核心思想,简称为“复元的十年”(decade of recovery)。该中心随后出版了几套围绕个人复元概念的研究报告和亲历者自学教材。有鉴于当时复元一词在精神康复领域内被过于广泛使用而缺乏共识,美国物质滥用和心理卫生服务部于2004年邀请三百多名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共同制定了复元十大原素,就是个人化、自我主导、责任、朋辈支持、重视个人优势、整全性、起伏中成长、希望、尊重、增能,也是现今较多人提及的几个原素。

回顾过去的二十多年,尽管有关复元定义的争论未曾停止,但是很多国家都已将复元概念应用到国家精神健康政策中,要求各项服务及政策的改革基于“相信复元是可能的”这个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并尽可能为复元的出现创造出各种适合的社会条件。此外,国外不少学者及前线工作人员也积极尝试推行实务来帮助受助者达致个人复元,有的依重优势视角的实践,有的注重希望感的灌注,各有特色。复元概念在内地仍属起步阶段,相关的讨论亦不多,故此次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组织复元实践研究专题是个好的开始,让有志于此道的同侪可通过参阅别人的经验来扩阔自已的视野,为复元实践引入新的思维。吴丽月的文章以朋辈支持作为主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务反思来结连复元概念的推行和本地化的思考。高万红、李雯霞则认为个人复元可以利用优势视角工作手法协助精神病患者重建自我来达成。两篇文章虽然风格有异,但都能显示出作者们对个人复元的尊重和推崇,重视的是人本关怀和道德实践。

随着复元概念在内地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讨论,期望不久的将来可以有更丰富、更精彩的学术和实务研究成果出现。所有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为精神病患者的复元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复元亲历者实务
初心如磐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的创新实践:复元理论下的案例研究
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别再问我“为什么”
践以诺 行以诚——习近平全球妇女峰会讲话之际访1995年“世妇会”亲历者林文秀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