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Singh指数相关分析

2016-01-23王玮琪牟永忠刘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性骨折级数胸椎

王玮琪 牟永忠 刘春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Singh指数相关分析

王玮琪 牟永忠 刘春

目的 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和Singh指数相关性。分析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的相关性,从而为基层医院筛选骨折高危人群提供可靠简便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非骨折的住院患者40例及胸腰段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280例,均予以骨盆正位X线片评估Singh指数,并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骨折40例患者的骨密度值与Singh指数有显著相关性(P<0.001)。单纯胸椎和单纯腰椎骨折两者Singh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胸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Singh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腰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为(3.03±1.005),女性骨折患者平均级数为(2.08±1.2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骨盆X线片的Singh指数在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Singh指数 相关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常见于脊柱胸腰段,由于早期椎体骨折压缩程度和疼痛程度相对较轻,早期不易发现[1]。因此,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若能找到一种手段帮助早期诊断,对于预防患者骨折并发症,减轻骨折带来病痛,改善患者骨折预后情况及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和Singh指数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80例。其中男112例,女168例。单纯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为79.5岁。单纯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70.8岁。同时合并胸椎腰椎骨折患者80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78.3岁。另选择非骨折住院患者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69.5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无明显外伤或轻微外伤导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排除合并其它部位骨折及代谢性骨病、炎症、肿瘤、先天遗传性疾病和酗酒史。

1.2 方法 Singh指数是一种根据骨盆X线平片判断股骨近端骨小梁的消失顺序和程度的形态学指标。非骨折患者及纳入患者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拍摄骨盆X线正位片,并测定双能X线骨密度。将骨盆平片上股骨上端骨小梁数量、结构变化按Singh指数进行分级,由3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评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Singh指数差异性分析用q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测定、Singh指数相关性分析 非骨折的40例患者骨密度测定平均值为(0.598±0.11)g/cm2,该组Singh指数平均级数为(3.98±1.31)。Spearman相关指数r=0.961,两者有显著相关性(P<0.001)。

2.2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Singh指数差异性分析 单纯胸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2.15±1.186),单纯腰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2.73±1.015),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2.67±1.013),单纯胸椎与单纯腰椎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胸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腰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差异性分析 男性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为(3.03±1.005),女性骨折患者平均级数为(2.08±1.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是因骨强度下降,在轻微外伤或无明显外伤即引发的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对此类骨折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明确其好发于脊柱、髋部及肱骨近端和桡骨远端。由于四肢骨折后症状明显并经常伴随活动功能障碍,因此四肢骨折通常能得到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而脊柱(常见于胸腰椎)脆性骨折,由于早期椎体骨折程度轻,疼痛等症状相对较轻,早期发现诊断困难[1]。因此,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若能找到一种手段帮助早期诊断,对于预防患者骨折并发症,减轻骨折带来病痛,改善患者骨折预后情况及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由于骨密度和骨的质量下降,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脆性骨折。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肱骨近端和桡骨远端[2]。骨骼的强度包括骨密度和骨质量,骨密度无法表达骨细微结构的改变,仅能代表约70%骨强度[3]。单独应用骨密度判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存在局限性,但目前尚缺乏较为理想的骨强度直接测量或评估方法。股骨近端骨小梁类型指数又称Singh指数。 Singh指数是根据压力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的分布以及在骨质疏松情况下先后消失的顺序进行分级,骨质疏松状态的病理程度越严重,级数越低[4]。可预测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降低骨折发病率[5]。本资料中男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平均Singh指数为3级,女性为2级,直接反映女性的骨强度下降更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围绝经期女性因生理原因造成雌激素急剧下降,导致骨量减少明显[6]。

本资料中单纯胸椎与单纯腰椎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骨量减少时在受到轻微外力后首先容易发生腰椎骨折,胸椎骨折则出现在骨强度进一步下降的时候。腰椎是脊柱负重较大的区域,存在一个腰段的生理曲度,且腰椎活动度大,容易发生骨折。胸椎部位有胸廓肋骨保护,稳定性较好,轻微的骨折不容易发现,症状也不明显。只有当骨量继续减少,才会导致明显压缩骨折,有明确的主诉症状。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折主要发生在胸腰段交接部位,为下胸椎和上腰椎。当Singh指数下降到一定程度即类似于单纯腰椎骨折的Singh指数时,脊柱胸腰段即可发生脆性骨折,其原因可能是脊柱胸腰段为人体活动度比较大的部位,接受纵向承重应力亦较大处于胸椎固定节段向腰椎活动节段的过度区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较易发生骨折[7]。

1 丁一.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内蒙古中医药,2012,4:97~99.

2 王庆辉,梁日明,吴国新.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进展.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16~18.

3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diagn -osis and therapy.Osteoporosis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herapy.JAMA,2001,285(6):785~795.

4 Sah AP,Thornhill TS,LeBof MS,et al.Correlation of plain radiographic indices of the hip with quantitative bone mineral density.Osteoporos Int,2007,18(8):1119~1126.

5 Soontrapa.Modified Singh index in diagnosing femoral neck osteoporosis.MedicalAssociation of Thailand,2012,94:79~83.

6 赵小辉,张金格,张红艳,等.绝经后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74~75.

7 伍骥,黄蓉蓉.重视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国骨伤,2015,28(1):1~3.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5KYB001)

310013 浙江医院 骨科

猜你喜欢

性骨折级数胸椎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锻炼不当,小心疲劳性骨折悄悄来袭
影像检查在应力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树鼩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求收敛的数项级数“和”的若干典型方法
无穷级数的柯西和与切萨罗和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一个非终止7F6-级数求和公式的q-模拟
几种常用的正项级数审敛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