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设计与检验——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2016-01-21

关键词:大学生

汪 雅 霜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设计与检验——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汪 雅 霜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93)

摘要:学习投入度调查是评价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有效方法。《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从行为、认知和情感这三个维度来编制。通过使用大规模调查数据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发现:调查问卷由“行为投入度”、“认知投入度”和“情感投入度”等三个因子构成;调查问卷的开发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兼具国际化特征和本地化特色;问卷中“三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土化研究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问卷开发;信效度检验;学情调查

文章编号:1671-1653(2015)03-0101-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5.03.017

Abstract:College student engagement means that students study with behavioral,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during their four years in the college. The College Student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is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based on this concep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e questionnaire has three factors. These factors are the behavioral engagement, the cognitive engagement and the emotional engagement.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are good, and the questionnaire is a local tool to measure the college student engagement in China.

收稿日期:2015-06-2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40398)

作者简介:汪雅霜(1985-),男,湖南桃江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TheCollegeStudent

Engagement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WANG Ya-shua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student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est; student survey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从注重院校的资源和声誉转向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业成就。虽然学界对于学业成就的内涵以及如何测量并没有达成共识,但研究者都一致认为理解大学生学业成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学生在校期间是如何安排他们的时间以及在学习上所花的精力,也就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投入度(student engagement)。[1](P739)乔治·库(George Kuh)认为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是基于以下这样一个假设:学生在某一门功课上花更多的精力,其对这门功课也就越熟悉;学生更经常地练习写作和使用合作式问题解决方法、更经常地得到教职工在这些方面的反馈,其对自身所学的知识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驾驭复杂问题,更容易与不同观点和背景的人合作完成任务。[2](P5)基于学习投入度对学业成就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学者们使用了很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其中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进行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自陈式调查问卷。因为调查问卷易于开发和管理、所需经费较少,所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3](P1~32)目前,国外学者已开发出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而我国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国外比较成熟的问卷基础上汉化而来[4](P91~99)[5](P55~62),基于我国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编制的调查问卷相对较少,本土化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结构

国外学者对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产生兴趣是因为学生表现出较低的学业成就、学习兴趣以及较高的辍学率。[6](P59~109)学生学习投入度被认为是理解学生辍学最主要的理论模型以及降低学生辍学最有效的方法。[7](P7~27)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这一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和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但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可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多维结构,并认为学生学习投入度可分为行为投入度、情感投入度和认知投入度这三个维度。[8](P764)行为投入度主要指良好的学习表现。情感投入度主要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情感反应,包括兴趣、厌倦、高兴、悲伤以及焦虑等方面。[6](P59~109)认知投入度一方面指学生在学习上的精神或心理参与,另一方面指学生的自我管理或学习策略,其包括理解复杂的概念或掌握有较高难度的技能所要付出的必要努力。[8](P764)

(二)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测量工具

学者们基于自身对学习投入度的理解,开发了大量的调查问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进行测量和评价,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由乔治·库等学者组织和开展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该调查问卷的开发是基于泰勒的“学业时间管理”、佩斯的“努力成效”、阿斯汀的“学生学习参与度”、汀托的“社交与学业整合”、奇克林和甘姆森的“良好本科教学七原则”、帕斯卡雷拉的“整体变化评定模型”以及乔治·库的“学生学习投入度”等众多理论之上。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包含学业挑战度、主动与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丰富的教育经历以及支持性校园环境这五大基准。五大基准是在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更多的是测量学生的学习行为[9](P58),强调的是学生的行为投入度。虽然詹姆斯·阿普尔顿(James Appleton)等学者开发《学生学习投入度问卷》(TheStudentEngagementInstrument,SEI),因其关注于学生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投入而被许多研究者所认可。[10](P427~445)[11](P1)但总的来说,大量的调查问卷关注于学生的行为投入度,而关注学生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投入度调查问卷相对较少。[10](P429)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1. 调查问卷的理论构想

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中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度主要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情感三方面的投入程度。[12](P76~80)调查问卷从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来编制。行为投入度主要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认知投入度主要测量学生的深层认知策略;情感投入度主要测量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调查问卷的具体项目

调查问卷中的具体项目来自《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2012年版)》。“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是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组织和开展的全国性大规模调查。课题组成员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大学生学习环境感知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收获调查问卷》以及《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子问卷。本研究基于自身研究设计的需要,在课题组开发的这一系列问卷的基础上抽取相关项目来编制《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从比较成熟的调查问卷中抽取相关项目来编制新的调查问卷是进行问卷编制时所常用的方法。比如,“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最初的问卷有三分之二的项目来自于《大学生学习体验调查问卷》。[2] (P141)调查问卷采用六点计分法,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基本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六个等级。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借助“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有59 372名大学生参与此次调查,有效样本数为59 032个。从年级来看,大一占34.2%,大二占28.2%,大三占25.4%,大四占12.3%;从专业来看,文史哲专业占14.8%,社会科学专业占34.6%,理学专业占12%,农医工学专业占38.7%;从高校类型来看,“985工程”大学占8.4%,“211工程”大学占17.3%,一般本科院校占74.3%。

(三)研究方法

一般来讲,调查问卷需要进行项目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才能对问卷的信效度作出严格的判断。项目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编制问卷个别项目的适切或可靠程度。[13](P158)效度分析包括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建构效度以及专家效度。由于建构效度以理论的逻辑分析为基础,同时又根据实际所得的资料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因此,是一种比较严谨的效度检验方法。[13](P195)本研究中建构效度使用因子分析来进行检验。因子分析可分为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本研究将研究数据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n=29 292),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n=29 740)。因子分析结束后,需要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本研究使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α)来进行信度检验。

四、研究结果

(一)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以问卷项目或测验试题中的每一个项目为对象,逐一分析其可用程度。[14](P660)项目分析一般使用临界比值法(CriticalRation)。[14](P159~160)通过项目分析发现,12个项目均达到显著,说明项目之间有较高的鉴别力,因此可保留所有项目,无需对其进行删减。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KMO值在0.6以上时才适合做因子分析。[15](P31~36)通过分析可知,本研究中的KMO统计量为0.903。同时,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173 025.147,p<0.001,达到显著,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因子进行提取。因子负荷矩阵使用“极大方差法”(Varimax)进行正交旋转求出,项目的选取标准为因子负荷量不小于0.4,因子的提取标准为因子特征值大于1。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9%,说明可以提取3个因子。因子负荷旋转矩阵具体见表1。

因子F1由5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我会及时复习老师上课讲过的知识”、“我平时会坚持学习,并不是考前再突击”、“我会提前预习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我会提前规划一周的事情”和“我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写作业”。这些项目都包含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将F1因子命名为“行为投入度”。因子F2由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学习时,我会试图得出自己的看法”、“阅读时,我会去试图理解作者的意图”、“阅读时,我会停下来想一想学到了什么”以及“我会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些项目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因此,将F2因子命名为“认知投入度”。因子F3由3个项目构成,分别是“学习能够让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我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和“我努力学习是因为我对学习有兴趣”。这些项目都与学生的学习情感相关,因此,将F3因子命名为“情感投入度”。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可知,《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由3个因子构成,这3个因子分别是“行为投入度”、“认知投入度”和“情感投入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到的因子结构与最初的理论构想契合,说明调查问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表1 因子负荷旋转矩阵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主要是指利用另一半调查数据、使用建模的方式来对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在本研究中验证性因子分析具体由假设模型的提出和假设模型的检验两方面内容构成。

1. 假设模型的提出

模型1为三因子模型,这3个因子分别是“行为投入度”、“认知投入度”和“情感投入度”。模型2为高阶因子模型,即在“行为投入度”、“认知投入度”和“情感投入度”这3个因子之上,还存在“学生学习投入度”这一高阶因子。

2. 假设模型的检验

通过将二个模型拟合指标汇总(见表2)可以看出,三因子模型(如图1所示)和高阶因子模型(如图2所示)都有很好的拟合度。《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由“行为投入度”、“认知投入度”和“情感投入度”这三因子构成,且在这3个因子之上存在一个“学习投入度”的高阶因子。这一结论与最初的研究理论与设想一致,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表2 模型拟合指标值汇总表

(四)信度分析

图1 三因子模型路径图及标准化估计值

图2 高阶因子模型路径图及标准化估计值

本研究使用克隆巴赫系数来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通过分析发现,行为投入度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68,认知投入度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4,情感投入度因子的克隆巴赫

系数为0.805,总的调查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92。不论是各个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数还是总的调查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都高于0.70,说明《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

五、结论与讨论

(一)调查问卷的开发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兼具国际化特征和本地化特色

欧美国家对学习投入度这一研究领域关注较早,并产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本土化调查问卷的开发必然需要借鉴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国际上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理论的系统梳理,本研究将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定义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情感三方面的投入程度”。在此定义的基础上,调查问卷从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来编制。考虑到《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2012年版)》由我国学者自主开发,符合我国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较强的本土适应性,因此,《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中的具体项目从该调查问卷的各子问卷中抽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与国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同时又符合我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能够比较可信、有效地测量我国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为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土化研究工具。[16](P109~120)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学习投入度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层面的学习投入,还包括院校层面的投入与支持力度。本研究主要关注学生个体层面的投入,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开展院校层面的学习投入度问卷的编制,从而更加丰富学习投入度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问卷中“三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土化研究工具

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必定有良好的信效度。通过项目分析发现,调查问卷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鉴别力。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可知,调查问卷由三个因子构成,即“行为投入度”、“认知投入度”和“情感投入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三因子模型和高阶因子模型的拟合度较好。通过使用克隆巴赫系数来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发现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当然,本研究中调查问卷的开发主要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但国际大学生学习研究领域流行“两步研究设计模式”来进行问卷开发,即“先开展定性研究以从学生视角得出概念,再以此作为定量研究的基础”[17](P301~324)。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发问卷,这样能使调查问卷更符合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情境。注释:

①本文作者为该课题组核心成员。

参考文献:

[1]HuS.,MccormicrA..AnEngagement-BasedStudentTypologyandItsRelationshiptoCollegeOutcomes[J].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 2012, (53).

[2]KuhG..TheNationalSurveyofStudentEngagement:ConceptualandEmpiricalFoundations[J].NewDirectionsforInstitutionalResearch, 2009, (141).

[3]CariniR.,KuhG.,KleinS..StudentEngagementandStudentLearning:TestingtheLinkages[J].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 2006, 47(1).

[4]龚放,吕林海.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差异的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问卷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

[5]涂冬波,史静寰,郭芳芳.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3,(1).

[6]FredrickSJ.,BlumenfelDP.,ParisA..SchoolEngagement:PotentialoftheConcept,StateoftheEvidence[J].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 2004, 74(1).

[7]JimersonS.,CamposE.,GreifJ..TowardanUnderstandingofDefinitionsandMeasuresofSchoolEngagementandRelatedTerms[J].CaliforniaSchoolPsychologist, 2003,(8).

[8]FredricksJ..TheMeasurementofStudentEngagement:AComparativeAnalysisofVariousMethodsandStudentSelf-reportInstruments.In:HandbookofResearchonStudentEngagement[M].NewYork:Springer-Verlag,2012.

[9]MccormickA.,KINZIEJ.,GONYEAR..StudentEngagement:BridgingResearchandPracticetoImprovetheQualityofUndergraduateEducation[J].HandbookofTheoryandResearch, 2013,(28).

[10]AppletonJ.,ChristensonaS.,KimaD.,ReschlybA..MeasuringCognitiveandPsychologicalEngagement:ValidationoftheStudentEngagementInstrument[J].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 2006, (44).

[11]WaldropD..AnExaminationofthe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StudentEngagementInstrument-CollegeVersion[D].NewYork:TheUniversityofGeorgia, 2012.

[12]汪雅霜.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对学习收获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

[13]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4]吴明隆.SPSS与统计应用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5]KAISERH..AnIndexofFactorialSimplicity[J].Psychometrika,1974,(39).

[16]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 2012, (2).

[17]LonkaK.,OlinuoraE.,MmkinenJ..AspectsandProspectsofMeasuringStudyingandLearninginHigherEducation[J].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 2004,16(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