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内驱能致远

2016-01-19黄蜀红

中国德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德育家长课程

黄蜀红

“真没有名额,别着急,下次还有机会!”长春市宽城区南京小学的班主任杨老师无奈回绝,这样的电话,她今天已经接到了几十个。可话筒里依旧传出对方诚挚的恳求声。这是在办着上学、转班的大事?不,这不过是学校要召开运动会,因为场地限制,预留了少量家长名额,家长们得知后,一个个满怀热切地想要参加,所以反复打电话给班主任。

这跟往日真有天壤之别。

以前,每次老师请家长到校,爸爸妈妈都互相推托,因为他们特别不想跟学校打交道,特别害怕被“找家长”。可是如今,家长们都乐意跟老师“唠唠嗑”,都喜欢上学校“走两步”,哪怕只是一场运动会,他们也会狂打人情牌,想尽一切办法要来学校。

这变化始于南京小学推行的“家校互动新干线“项目,而其本源在于宽城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力推的“自主发展”。学校自主发展,是指学校确立主体地位,学校内部形成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独立、主动、创造地发展。在宽城德育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课程引领、项目推进、文化支撑、机制保障,分别为学校自主发展注入了牵引、助推、拉动、抬扶的四方助力,让“四驱助力”带动学校自主前行,开始了一系列激荡人心的德育探索。

探索之一:以开放性课程促进德育

自主发展

在教育部门创造性地为学校提供“菜单式”区域课程过程中,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学校选择认领适合的课程,并依据培养目标,发展学生素养;立足特色领域,加大研发实验力度;立足校情、师情,优化课程结构,内化为学校德育的自主性课程。

(一)依据培养目标发展德育课程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课程发展中,很多学校对这两个命题进行了探索与解答。

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宽城区实验小学实行阶梯式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每天暮省时间让学生观看微课程,逐步使孩子知道了什么是好习惯,以及每个好习惯的标准,吸收内化;每周班会时通过创编、吟诵童谣使学生明确本学期习惯养成目标;每学期都结合开学典礼让学生叩响“心灵成长门”,启发孩子习惯养成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养成习惯的动力。

艺术应是润物无声的教育。宽城微艺术课程的提出,提倡无时不可、无处不在的“浸润式”艺术教育,利用微时间、微场地、微发布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宽城区天津路小学开发了丰富的微艺术课程。晨诵午读,名诗、名句、名曲及电影赏析课程的开发,课后的11个艺术社团活动……这些活动雕塑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涵泳了他们的性情,塑造了他们的气质与品性。学校也在实践中,创编了微艺术课程的校本教材。

(二)依据学校特色设计德育课程

依据学校的特色,为学生发展创设独特的课程空间,以丰富的实践课程塑造学生的品格。既突出学科味道,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奠定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实验小学在开发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将体育课、体活课、大课间“三课合一”,有机整合,形成链条,通过体育课上的知识布点、体活课上的巩固训练、大课间的技能与特色展示,形成完整的体育教学结构,实现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和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的目标。

在宽城区,南京小学的短式网球,柳影小学的大手绢,小南小学的空竹与丝网花制作,第四十八中学的京剧与猴拳表演等,都是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被精心纳入学校的课程建设中。

(三)依托校情、学情建构德育课程

“我出身大户人家,”宽城区小南小学校长张晓红为人热情爽朗,很坦诚地表示,“到村小当校长也是我没想到的。”张晓红校长来到小南之前是在名小——南京小学工作,所以她自嘲自己是“大户出身”。小南小学位于宽城城乡结合部,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让孩子缺乏自信。老师朴实但闭塞,地域的偏远让他们缺乏工作的激情。怎么办?从心理改变做起。学校选择了“积极心理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引进专业心理咨询师培训,举办宽城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将积极心理的种子播种在乡村学校,为师生的未来打下美好底色。

探索之二:以多样化实践落实德育

自主发展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是古罗马的哲学家塞涅卡对“行动”的绝妙阐释。“自主发展”不应该只是悬浮在教育的公文报告中,而应该扎扎实实去行动、去落实、去推进。实践活动因其综合性、合作性、体验性,成为德育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找到实践活动的载体

依托少先队活动,塑造学生品质。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少先队活动,承载责任教育内容,从组织意识、政治启蒙、信仰萌芽、成长取向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坚定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宽城区柳影小学用微队课,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教育。这样的形式亲切、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在寓教于乐中把价值观植入学生心中。

依托读书节,营造书香氛围。天津路小学的“书声朗朗”,引领儿童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南京小学开展的“乐读工程”,以“放眼读书,立跟做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读书以外,还读生活,走实践,开眼界。

依托礼仪操,提升学生素质。职业学校一直有无法言说之痛。投入、生源、师资、社会观念,都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概莫能外。在困境与挑战中,他们选择了“礼仪操”这种德育的载体。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以形体语言表达出来,日积月累,“长成”身体的一部分,“脸上微笑,心理阳光”成了“公关”学生的品貌特征。由此,形成良好礼仪形象,提升个人道德情操。个人素质有了,就业自然不成问题。“公关”学校的学生学历并不高,可在就业市场上异常受欢迎。有一则有趣轶事。一名“公关”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奢侈品店铺工作。她认真工作,极为敬业。甚至下班后,还细心擦柜台。这一幕被监控器拍到,老板无意中看到,大为感动,立刻破格提升她为店长。这是“公关”培养的学生,拥有一种令人赞赏的“公关精神”!

依托社团,培养学生素养。实验小学依托班主任和班级的特长生资源,带动学生成立了39个班级小社团,如太阳花讲解社团、七色光小记者社团、七彩百灵合唱团等,以定课时、定教材为保障,日积月累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讲解团的“小太阳花”,落落大方,是宽城区乃至长春市的闪亮名片。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第四十八中学在“诚信教育”下,运用各种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榜样树立人生标杆,邀请全国慈善人物、省道德模范夏志国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报告,震撼了学生心灵;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让学生把精彩的演讲内容听在耳、记在心;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拓展德育的方式,“周末上大学”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与吉林省博物院合作举办的“抗联英烈展”活动,于铭记历史中,见证伟岸人格的力量。

(二)创造灵活机动的项目

项目灵活机动,可以更好进行局部调整,巧妙嵌入学校的教学中。在资源整合中,宽城区推出了三个项目:家校互动新干线、社区成长互助站、社会实践直通车,运用家长、社区、社会的力量,有力地推动学校德育的自主发展。

南京小学在家校互动新干线项目里开拓颇深,从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到家长会的改革,家校共育已经有了多年的积淀。他们举办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活动,既为学校教育张目,引来大批校外资源,又反哺了家庭教育,让家长们懂得如何投入教育。

“上次带孩子上吉林省图书馆,我们家长玩手机。老师提醒我们,只有家长以身作则,才能带好孩子。”南京小学二年级的王艺涵家长对此深有感触。

而老师们呢,家长成为学校最好的教育资源后,他们更乐意带领孩子们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因为老师不再“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还当后勤”。老师被解放出来了,学校自然会有更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最好的课堂不是教室,而是生活,是实践。因此,家校互动新干线、社区成长互助站、社会实践直通车三个项目,重在调试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区域整体推进的策略,有步骤、分梯度,紧紧围绕一个“牵”字,推动学校牵手家庭、牵动社区、牵联社会,内外互联,形成合力,助力学校发展。逐步将学生、家长从原有意义上的服务对象和利益群体转变为学校管理和活动的参与者,调动社区、社会的积极性,使不同层面都能参与学校的管理,成为学校的同盟军和教育伙伴。

探索之三:以独特的文化支撑德育

自主发展

《周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校园文化决定着师生生存的质量和状态,时刻在影响着师生的心态、价值观、行为方式,雕塑着师生的面貌。学校的发展说到底是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使一所学校充满朝气与活力,从而走向自主,走向智慧。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就在于挖掘、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受教育个体的能动性,使他们成为自主发展的人。长春市第七十二中学“以能动教育促进师生能动发展”,实行能动教育,形成别具一格的能动文化。所谓能动教育是指建立在激发学生自身主动性,积极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品德教育和人格熏陶,并最终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教育过程。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第七十二中学就形成了能动文化,在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深刻影响着一届届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长春市第二十五中学的幸福教育让师生有了幸福的原动力。幸福是一种感受,传递幸福是一种能力。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也应该是传递幸福的地方。如果老师幸福,并把他的幸福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也会很幸福,学生也会把他的幸福传递给同伴,传递给家长,传递给社会。第二十五中学正在帮助学生们形成让自己幸福,并且让身边的人也能获得幸福的能力。

探索之四:以多元化管理保障德育

自主发展

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唤醒了学校的主体意识、培育了学校的主体能力、点燃了学校自主发展的激情,并自发地推动学校德育的发展。

(一)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

天津路小学创造性地成立了自己的“人大”和“政协”。所谓“人大”是学校教育发展决策委员会,成员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学校的重要事情都由“人大”集体决策;所谓“政协”是家校教育协商委员会。在天津路小学,学校和家长时常沟通,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计策与秘方。

(二)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机制是教育自主发展的保障。因为机制一经形成,就会按一定的规律、秩序运行于学校的发展中。区域内通过交流分享、现场会招标、以奖代投三个机制,唤醒了学校的热情,激发出学校的内动力。

交流分享机制。通过“活动分享——学期经验交流——年度沙龙活动”的模式,交流经验体会,分享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典型,重点培植。2015年宽城开展了“走进心灵 德育无痕”第二届德育沙龙,德育主任们在激烈的头脑风暴后,探讨阶梯式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的目标与途径,研究如何依托不同的德育载体,落实“21天教育”。

现场会招标机制。通过“提出项目—公开招标—广泛竞标—评估承办—扶植培养—典型示范—全面推广”的模式,由原来教育行政部门让学校做的“被动接招”,变为学校主动想做、能做、做好的“主动承办”。2012年以来,宽城先后通过招标机制,推出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家校互动新干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艺术小课间““阶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10余个现场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力加速链条:从交流分享中发现典型,到以现场会形式推广经验,继而通过以奖代投鼓励先进。

以奖代投机制。通过“目标设定—特色申报—成果评价—投入奖励”的流程,对取得阶段成果的学校投入资金扶持。学校自主发展中形成的特色会进行成果评价,给予奖励,以激励不断前行,形成内化的动力,实现宽城教育的理想。

激发内动力,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或立显成效,但它必定是一种生长,必定是一种向上的姿态。我们知道,教育追求犹如远方的灯塔,我们很难轻易抵达。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前方的光亮勇敢航行,在乘风破浪中,担当水手朴素而神圣的使命,而这恰是周红局长的初衷所在。

“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周红局长如是说。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德育家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