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6-01-16谭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案例生命评价

谭林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怎样构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用案例教学打造生命化的地理课堂做一些探讨。“动态生成”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角度重新审视地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 地理课堂 案例 生命化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15

一、案例教学使地理课堂闪耀生命的光芒

2014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某市某中学主题为“活动·尝试·探索”的优秀课展示暨课例研讨的地理观摩课,其中一位授课教师给笔者触动很大,从她的设计思路中体验到了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意的教学设计、开放性的知识拓展延伸和有计划地设置思维障碍的演练。下面就以这位教师的案例教学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安排教学活动,恰当把握学生对地理学习指导的度,具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如《交通运输布局》第一阶段课前热身活动“先给学生区分交通运输类型和线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得很到位,为第二阶段的质疑、解惑、启发、点拨做了很好的前置铺垫。

2.在教学设计上,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出“自己动手设计交通路线”的实践案例,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学生经常在哪一环节出错把握有分寸,凸现了把“细节做亮”,避免学生在解题中经常出错。在培养学生在地图上学会学习的能力方面,精选一个未被设计的地理示意图(图1)作为模板。

图1

然后展开案例分析,让学生活动:

第一步:请你规划一条某镇到港口的交通运输线路。——培养学生的读图与思考能力。读图能力是形成地图能力的基础,学生对地图中蕴藏的地理信息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去了解地图,把学生带入地图世界,让学生分组讨论,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这样的活动,彰显了新课程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第二步:让各小组推选具有典型特征的路线进行展示。——强调培养学生形成性评价的能力。教师把不同的路线归类后,适时提出问题各种运输线路的优缺点是什么,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从各种路线中你认为最优的路线是什么?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在这一过程的指导上,教师“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第三步:对比实际交通路线,印证选线的区位因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学生出示实际的交通路线,让学生明确交通线路选择要综合考虑实际问题,指导学生注重比较分析,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三个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通过这次听课,笔者体会到地理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构建生命化的地理课堂,所以本文就怎样运用案例打造中学地理生命化课堂做一些探讨。

二、对生命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理解

生命化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感受,并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学生有疑时,解于学生;学生思考、活动时,“侍”于学生,是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的有机体现。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有秩序的课堂教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习方式指导应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教学模式的转变。“教无定法”,生命化课堂的基本要求不可缺少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富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模式。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只有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理念的精华,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三、实施地理案例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课堂气氛

教学实验表明,乐趣、愉快以及与知觉关联的平和、愉悦、轻松的心境,对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地理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 训练能力的过程,亦是教师与学生情感沟通、思维碰撞、展示共进的发展过程。营造一种师生心意相通、交流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极大地吻合学生“安全”的心理需求,能够使学生充分得到展示。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言语、表达与评价的价值。上课前,教师要有充满激情的导入词,可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情感,形象直观的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可有效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完美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后,可用鼓励的语言给予表扬:“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完美,希望你通过每一次深入的思考获得更大的进步。”可见,宽松的课堂气氛对地理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学习体验

课堂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亲密接触的舞台。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形成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值得我们去努力,去追求。笔者今年任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部分内容难度大,如《地球的运动》学生理解困难。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方法,照本宣科,学生既不容易理解,又没兴趣。笔者尝试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如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先请学生用手臂演示一天当中太阳的运行路径,然后请其他学生观察他的手臂在什么时候举得最高,得出手臂指向正南时,太阳高度最大,此时为当地正午。接着再请学生用手臂演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当中的变化情况(学生演示冬至最低,夏至最高),教师给予肯定,表扬他观察细致,演示正确。通过学生自己的演示,比较轻松地突破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这个难点。在讲黄赤交角为什么会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时,笔者让学生甲扮演地球,学生乙扮演太阳(此学生伸出的手臂表示直射的阳光),先假设地球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学生可以看出,学生乙手臂始终指向学生甲胸部某一位置(即赤道)。当学生甲斜着身子(另一学生帮助)绕学生乙转动时,学生乙手臂有时指向学生甲的胸部,有时指向他胸部以上或以下。学生兴趣盎然,笑声一片,在快乐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3.学习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是互相关联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学生记忆、背诵、模仿、做题,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缺少对亲情、人性的体验,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的开放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开放。如新课的引入可以提前指导学生准备,学生会从自身的角度来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话题,这样不仅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拉进师生距离。再如结尾的总结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这样对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本节课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换个案例进行总结,看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如何,是死学学死了还是活学活用。还有教学过程不一定要完整齐全,可根据内容进行删减。二是课堂教学时间的开放。时间的开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45分钟的使用权,应将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利用少量的时间进行组织和指导即可;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不应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时间,可以指导其在平时的生活娱乐中进行学习,将课堂学习的时间进行延伸。三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师要研究教材,用好教材,而不仅仅是教好教材,特别是案例教学,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案例,还要能将案例进行迁移。四是课堂评价结构的开放,不应是单一的考试结果的评价,而应是多元化的评价。因为考试结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历史遗留因素、学生心理身体健康状况等,它会掩盖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阶段性特点,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所以,课堂评价应该客观而又全面,肯定学习者每一个方面的进步,让学生在欣赏中树立信心,并通过不断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的内动力,由强制接受到主动发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构都要开放,这样可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时空更加广阔。

四、创设“动态生成”,打造生命化课堂

“动态生成”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角度重新审视地理课堂教学。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将教学比喻成一次旅程的话,终点是有的,那就是三维目标,不过,在沿途如果你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又善于发现的导游的话,你的团队必定能和你一起享受到一次“充满激情的行程”。“充满激情的行程”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在动态生成的生命化地理课堂上找到了答案。在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并以体验、体悟、思辨的方式深刻升华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当课堂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时,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使课堂生成出人意料的精彩。这些精彩,往往为我们打造出一个个生动活泼、充满人性的生命化教育的课堂。通过生命化课堂的师生对话,学生能带着微笑收获未知的认知、求知的欲望以及成长的信心,在课堂上勇于质疑,摒弃海绵式思维方式,学会淘金式思维方式,主动追求文化趣味,追求思维发展。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案例生命评价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