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教学需要“支点”

2016-01-15金晓雁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腐殖质护林语词

金晓雁

最近,有幸聆听了台湾李玉贵老师的《“打扫”森林》,李老师智慧地搭建了一个个“脚手架”,为学生的语用学习提供了支点,给我留下了诸多启示。

一、以语词理解为“支点”,学习语用

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生字词,进行词语教学,老师或逐个解释,或随文理解,始终是教师牵着学生在学习。李玉贵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以语词教学为“支点”,引导学生学习语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师出示语词:树叶嫩枝、枯枝烂叶、灌木、菩提树、橡树、兽类、昆虫、毛毛虫、甲虫、鸟类、土壤、腐殖质、杂草。(随意摆放)

生跟着摆放读词。

师:文中出现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谁?

生:林务官和护林工人。

师:护林工人打扫了什么?把黑板上的语词搬过来。

生:灌木砍光。(将“灌木”移到黑板第一列)

生:杂草除尽。(将“杂草”移到黑板一列)

生:枯枝烂叶全部扫光。(将“枯枝烂叶”移到黑板第一列)

师:护林工人打扫了,我们先看第三段。后果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的语词。

生:橡树的叶子掉光了。(将“橡树”移到黑板第三列)

生:菩提树的叶子也掉光了。(将“菩提树”移到黑板第三列)

师:橡树、菩提树在第三段。所有同学小声读第三段。

生自读。

师:护林工人扫的是这些(手指黑板第一列),并没有对这些(手指黑板第三列)做什么,那为什么这样呢?(在黑板中间一列画“?”)

在李老师眼中,“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她通过引导学生摆放语词,找出语词间最主要的关系:“互相联系”是因,“保持平衡”是果。通过语词教学这样的支点,突破了过去那种接受、记忆的框架,变语言“驭我”为“我驭”语言,让学生在言语的海洋中自主遨游。

二、以图形表征为支点,训练语用

师:这两个关键词,“互相联系”是因,“保持平衡”是果,果又变成因,因又变成果,所以两个词应该是互相影响。大家都懂了吗?确定了我们就要考试了哦。

(师将黑板上的词语都取下来,分发词语给没有发过言的学生)

第一个学生贴了“昆虫”。

第二个学生贴了“腐殖质”,放在昆虫下面,生:昆虫死后分解,对腐殖质有帮助。

第三个同学贴了“枯枝烂叶”,放在昆虫下面,腐殖质上面,生:因为枯枝烂叶腐烂后就是腐殖质,可以给土壤以营养。

第四个同学贴了“土壤”,放在腐殖质下面,生:因为腐殖质和枯枝烂叶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所以放在最后一个。

师:谢谢的同学补充,请下一位同学来说。

第五个同学贴了“毛毛虫”,放在“昆虫”旁边,生:因为昆虫和毛毛虫是一类。

师:刚刚我们透过同学的说明知道他们的关系,那昆虫怎样与腐殖质有关系?

生:昆虫死后。

师板书死。(在昆虫与腐殖质之间)

师:如果我放“鸟类”,你们会说什么?

生:鸟类吃掉昆虫。

师板书吃。(在鸟类与昆虫之间)

师:腐殖质与土壤之间呢?

生:腐殖质可以给土壤增加肥力。

师板书增。(在腐殖质和土壤之间)

师:课文就是要提升你的语文能力,除了“吃”,课文还用了什么语词?回到语言文字,你一定会变聪明。一共有三个,在文中圈出来

生圈出关于“吃”的语词。

师:再考考你,找三个表达“住”的语词,也是在第五节里。

生圈画。

师:第三种最难,在第五段中找出表达“变”的语词。

生:第五节第二行,腐烂。

生:第五段第三行,增强。

生:多。

师:什么多了什么也就多了,找到这个很厉害。看黑板,其实现在并没有互相联系,也没用保持平衡,谁知道?你怎么移动或加线能保持地球的平衡?

生:我觉得可以将昆虫放在鸟类上面,然后昆虫就可以在土壤中生存,鸟类死后变成腐殖质,腐殖质对土壤有肥力。

师:我们可以变成圆的。(将语词摆放成一圈)

强调积极语用,必然会强调学生经验性的语感活动。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先从感性的语词学习开始,进而引导学生从言语现象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图形表征”的形式无疑是搭建了以个很好的“脚手架”,感性、浅近、有意思,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训练了语用。

三、以活动实践为“支点”,学会语用

试着给语文学习一个公式:语感—语理—语感。学生要把学到的规律性的东西语用到语感中去,深层的语用能力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看看李老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的小练笔:

师:李老师觉得课文写错了,你们觉得呢?林务官去砍光他们吗?谁替课本编者讲一下话。

生:是林务官下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师:护林工人是真心想要打扫吗?找出语词。

生:只好。

师:如果你是护林工人,你会去打扫吗?

生:不会。

师:想想你的家人。

生:会,要养家。

师:这一件事哪个环节改变结果就不会这样?

生:可以跟上司解释。

师:解释态度要诚恳,道理要清晰。所以,我们今天要写一个东西,练习有条理地说清道理。以“敬爱的林务官,我不是不打扫……”为开头写一写。

这样的训练有层次,有梯度,把学生的疑点作为学习的起点,把学习的难点作为教师点拨的重点,把教学资源的生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推进点。遵循了“认知—实践—迁移”的语言学习规律。活动实践成为一个新的教学支点,找到了语用训练的“耦合点”,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习“游泳”,学会了语用。

猜你喜欢

腐殖质护林语词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逆行而上 护林为民——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护航平安二三事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不同来源堆肥腐殖质还原菌异化铁还原能力评估与调控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不同恢复阶段人工沙棘林土壤腐殖质组成及性质
护林使者杨明松
护林路路堑边坡防护方案研究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