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分析

2016-01-15陈菁菁

中国市场 2016年4期
关键词: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管理效率

陈菁菁

[摘 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关乎着农村发展的大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完善,导致内部管理出现种种问题。为促进信用社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经营法制化发展,我们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优化。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从内控制度管理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一套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内控体系。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管理效率;法人治理结构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210

1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全面整合内部要素,优化单位内部资源的必然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是使资源系统化的过程,及时监督纠正内部不良行为,并且及时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内控制度的实施能够防范决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农村信用社健全内控长效机制,对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2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2. 1 农村信用社内部制度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

从宏观上看,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多元化,有县级联社一级法人,还有县乡两级法人,其中,农村信用社联社主任有很大实权,由联社提名人民银行审查、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镇农村信用社大都由县联社产生,大多并非由理事会、社员产生,而是由政府任命的形式存在,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形同虚设。从微观上看,单位内部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部腐败现象频发。干部可升降难;员工可进出难,并且存在着一种“古老的世袭制”——员工子女置换制度。从管理人员任命,到员工子女顶替都有可能滋生腐败。

2. 2 职能部门之间不协调,层级结构不完善,信息传递不通畅

从人力资源角度看职能部门分配,人的管理认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人事管理阶段。即以事为中心,注重对人的控制和管理,人事管理视人为工具。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即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每个人的能力发展。三是人力资本管理阶段。即把人作为资本加以利用,重点是提高资本的投入回报率,这是较高的发展阶段。而农村信用社处于第一个发展阶段,采用传统、不灵活的管理模式。

2. 3 人事管理混乱,员工素质不高且组织意识淡漠

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有的员工认为内控制度就是把各种规章制度简单相加,有的员工认为按照以前的程序办事即可,没有必要去增加管理成本来重新制定内控制度,还有员工则排斥内控制度的监理,认为那是增加内部不协调的因素,容易引起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矛盾,认为内控制是内部牵制。

3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内容、步骤

3. 1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内容

3. 1. 1 改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金融立法,以法律的性质使得社员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有明文规定社员代表大会产生办法。其次,应合理科学的集中股权,增强董事会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最后,培养员工的内控意识,更新组织文化,使新观念深入人心;制定激励员工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氛围。

3. 1. 2 强化农村信用社预算控制系统

第一,建立预算编制小组,由财务专业人员组成。定期为单位、各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第二,做好预算准备,定期清算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及时核实债务债权,对资产进行登记,并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做详细记录,及时上报;第三,分析前一季度的资金使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下一季度的预算。第四,做出下一季度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并报上级审核。

3. 1. 3 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完善贷款前调查预测机制。要对借款人进行彻底调查,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同时对借款人本身建立信用评估信息,看是否之前有不良贷款记录。其次,按程序放款。经过各个层级的审批,才能最终获得借款资格,防止以公谋私、感情用事。最后,加强绩效考核。实行责任制,谁介绍的贷款谁负责的制度,若超过有限期借款人未还贷款,中间人(单位内部员工)受到连带责任。

3. 1. 4 优化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系统

首先,建立高素质的内部审计、管理审计队伍。要求成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次,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审计操作规则,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流程操作。再次,协调监督各部门工作,处理好重点审计和全面审计,对于事故多发的部门要要点审计。最后敦促各部门加强风险管理,减低风险隐患。

3. 2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步骤

3. 2. 1 确定目标

一个组织的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在于组织资源是否有效、充分、协调利用。管理者尤其要重视信息的利用,在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获取、利用的能力对组织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制定短期目标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从而形成农村信用社自己的应变模式。同时,单位目标的实现既要为组织自身发展开辟道路,也要考虑是否能实现员工的价值。

3. 2. 2 衡量绩效

衡量绩效步骤:首先,要确定衡量目标、衡量对象、设置对比点;并非所有的环节都是需要衡量检查的,处理好重点衡量和全面衡量的关系。其次,确定考察人并成立考核工作小组,根据制定的考核标准客观评价其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对工作结果做出评价,并备案;衡量绩效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工作。

3. 2. 3 纠正偏差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发现问题,根据目标完成情况与制定的目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找出产生的偏差以及其严重程度;制定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纠正偏差的过程也是检验标准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剔除不符合实际的标准,并付诸实施纠偏措施。

4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4. 1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

没有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就不能保证有效防范风险,就会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从员工到部门,从基层人员到高层人员都要树立紧迫的责任感,完成本职工作。实行责任制,强调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能以公谋私,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双管齐下。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以预测可能发生的不良贷款。

4. 2 制订科学的预算计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算,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反映到主动引导的转变。通过预算,各个部门有自己的工作指标,可以检验监督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时汇报工作完成情况有利于上级领导协调指挥各部门的工作,对各部门的输入、成本、费用、财务状况有较清楚的了解,避免低效部门投机取巧,并且能够主动暴露和修缮其薄弱环节。

4. 3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奖惩机制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是农村信用社为强化人事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而制定的各种制度,表现在员工工资数目的或增或减。奖励是对成绩优秀的员工的精神和物质嘉奖,以激励全体成员。惩罚是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过失、违反规定的行为所付出的代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4. 4 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薄弱环节

4. 4. 1 明确产权所有者,继续完善产权制度

必须继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严格的清核资产,对原有社员进行严格的等级,以确认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当共有产权为主,那么政府具有参与委托的权利,若是以个体产权为主,则全体社员大会或者代表大会具有委托人的权利。为了明晰产权所有者,每一次扩股,必须对入股社员进行详细的等级,避免社员失踪和遗漏,做到产权主体完全清晰。

4. 4. 2 创新管理模式

通过所有权安排和决策权独立,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应该在一系列制衡、监督、约束的制度安排下运作,避免内部人控制,逐步实现集权式领导到支持型、团队型模式的转变,并关注员工需求。

5 结 论

内部控制是整合单位内部要素优化资源的过程。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出发,经过分析,其内控体系不健全是造成管理混乱、内部管理体制僵化、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愈加显现。为促进信用社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经营法制化发展,我们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优化。

参考文献:

[1]孙涛. 武汉金融[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27-29.

[2]朱立明. 控制政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19-20.

[3]程彩君. 风险分析及治理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1(7):26-28.

[4]李海英. 关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探讨[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管理效率
基于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效率的探讨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关于提高建筑设计总承包管理效率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