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2016-01-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射血内酯小剂量

徐 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和炎症等器质性心脏疾病后而出现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四肢乏力、呼吸困难及体液潴留等。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类似。有学者认为,螺内酯可作为降低CHF患者病死率的首选药物[1]。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小剂量的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CHF的临床诊断标准。在A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7.50±1.25)岁,其病程为4~9年,平均病程为(6.35±1.25)年;在B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5例,其年龄为56~80岁,平均年龄为(68.25±1.50)岁,其病程为5~10年,平均病程为(7.35±1.5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A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螺内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常规治疗的具体方法是:①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②嘱患者多休息,并坚持低盐饮食的好习惯。③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④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⑤让患者口服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5mg/次,两次/日。⑥让患者口服倍他乐克片进行治疗,12.50~25mg/次,两次/日。用小剂量的螺内酯片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口服,20mg/次,一次/日。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6min步行距离。②左室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 s )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的比较

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为(322.56±65.23)m,B组 患 者 的 6min步 行 距 离 为(345.65±70.23)m,B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A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为(324.78±68.54)m,B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为(368.79±75.69)m,B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经过6个月的治疗,A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55.23±7.49)%,B组 患 者 的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为(64.78±7.56)%,B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该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常以重要器官发生供血障碍、左心衰竭为主,部分患者还会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肺高压、心脏负荷过大等情况,最终发生全心衰竭[2]。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原则是控制心力衰竭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扩张血管疗法和利尿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见方法,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有研究认为,CHF的发生和发展与心室重塑密切相关[3]。在心室重塑的过程中,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RASS及被过度激活的交叉神经系统进行恰当的干预,可明显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4]。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竞争性抑制剂,它可作用于集合管,能阻断机体内离子交换、增加钠离子、氯离子及水分子的排泄量,从而起到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电稳定性的作用[5]。此外,螺内酯还能阻断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的合成、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促进NO的释放与合成,从而起到改善心功能、降低CHF患者病死率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多项研究证实,用小剂量(20mg/d)的螺内酯治疗CHF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不会导致患者发生高钾血症[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B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B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螺内酯对其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其运动耐量、改善其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周俊英.小剂量螺内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研究[J].中国药业,2015,10(10):55-56,57.

[2] 吴波,袁文金.氯沙坦钾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82-1482.

[3] 韦扬.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5):92-92.

[4] 姚强,李晓秋.小剂量螺内酯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6):144-145.

[5] 罗良涛,赵慧辉,郭淑贞等.中国17家中医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9):1030-1033.

[6] 李彩艳.浅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2(10):50-50.

猜你喜欢

射血内酯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穿心莲内酯滴丸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