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提高专业实验教学质量

2016-01-14向红军雷彬吕庆敖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向红军 雷彬 吕庆敖

摘要:根据学院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特点,分析军内外相关实验考核的模式与方法,明确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以弹药工程专业的“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为例,探索构建与之适应的分布式多元考核体系。

关键词: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72-02

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科学与否是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核心,也是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部分院校大多还在采用单一的实验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研究精神的培养。因此针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分布式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实验考核方面都开展了积极的研究,提出了多种考核模式和方法。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累积评分制。武汉大学在《分析化学》这门课程中,曾提出了“累积评分制”的考核模式,其具体的思路为:将整门课程的实验总成绩计为100分,然后按照实验难度将分值分配到不同的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实验态度及遵守纪律占20%,要求实验人员操作严谨,爱护仪器,文明整洁,不迟到,不早退;(2)预习占20%,包括预习报告、预习提问等,要求能够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3)实验操作技能占20%,包括称质、定量转移、定量移取、滴定等;(4)实验结果及报告占40%,要求数据真实、阐述清楚、分析结果符合要求。

2.“二元四阶段”实验考核模式。宁波工程学院针对传统的“实验报告分数+期末考试分数”的实验考核模式存在的弊端,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提出了“二元四阶段”实验考核模式,其中“二元”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共同影响实验的参与主体,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实验结果;“四阶段”是将考核覆盖实验的主要过程,即进行预习考查、实验操作考查、实验报告师生评价和试卷测验。实验考核覆盖了实验全过程,避免了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

3.分布式考核体系。解放军理工大学在《网络攻防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三类,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75%,由作风成绩、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成绩3部分组成,根据考核项目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各部分所占成绩的比例不同。作风成绩主要是对出勤率、提交报告等内容的考核;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成绩主要是通过不同内容的实验项目,完成对应考核项目的考核,单个实验项目比重可根据具体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设定。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25%,选择一项综合性实验作为考核内容,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为操作,重点考核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从目前国内在实验考核方面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院校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但以上实验考核方式大多针对的都是实验课程,对于某些专业中大量存在的课程实践或实践课程,如何进行考核,还值得商榷。

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实验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是单独的、割裂的,其涉及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实验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能让学生只追求一个分数。科学的实验课考核体系要能够对与课学生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元实验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定量化。针对整个实验课程的各个环节要求,细化考核标准,在各方面进行量化,并依据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设定权重。

2.合理性。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以假定学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为基准,合理的安排其能够接受的考核体系。

3.基于过程。摒弃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基于实验的整个过程设置考核体系,覆盖实验课全阶段,做到让学生感觉“每次都是在考核”。

4.多元化。考核不能只关注学生一个方面的能力,而要体现出促进其全面素质发展提高的理念,避免院校教学脱离任职实践。

5.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与实验报告型式外,还可以通过知识和操作竞赛、演讲报告、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考核,在巩固加深知识的同时,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以“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为例

1.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目的。中定剂是双基药、三基药及改性双基推进剂使用的一种安定剂,由于中定剂能消除酸性氧化分解物的产生,能够阻止硝酸酯的加速分解,从而保证了火药在长期贮存中有较稳定的化学安定性。通过中定剂含量的测定,可随时掌握中定剂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确定火药的下次复试期,为火药的长期贮存和质量等级评定提供依据。此实验适用于弹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对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推进剂性质、贮存要求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直接的动手操作,增强对“国军标”标准实验的了解。

2.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教学设计。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由理论讲解、动手实验、总结考评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图。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课程实施的主线是火药中定剂含量国军标测定实验的重现,其基本流程为:实验基本理论知识(讲座)→实验失败可能性预测(分团队讨论)→国军标中定剂提取实验(项目团队式自主实践:以组为单位进行,团队配合操作,严格执行实验操作流程,记录测定结果并进行含量估算)→总结与考核(传统实验报告形式与小组结果汇报答辩形式相结合,加强学生团队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3.“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旨在根据实验(实践)课程或实验项目的特点,分门别类构建对应的考核模式与方法,形成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改变实验考核“一刀切”的传统模式,提高实验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满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需要,也满足教学主体共同评分的要求,其体系如下图。

(1)实验报告(20分)。“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仍然包含有实验报告的撰写,其目的是保证标准实验流程的完整性,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但不对字数进行要求,突出对实验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自我发现实验与部队实践的关系,为任职打下基础。

(2)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操作(30分)。此处应作为重点考察,对学生执行“国军标”标准实验操作规程的能力进行评估,要求严格、过程严谨,充分体现对火炸药相关实验的严肃性,以及对于国家军用标准的理解。

(3)汇报答辩(20分)。实验课的最后阶段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在其他小组面前进行汇报答辩,主要陈述本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小组的最终结论、并分析结论误差的原因等,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随后由其他小组共同评分。

(4)自我评价(10分)。让学生对其在实验课的各个阶段表现进行自评,要求给出自评分数的理由。

在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中,由于部分专业教学和课程性质的原因,目前专门的实验课程比较少,许多实验内容都是以课程实验(实践)形式存在,因此使得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有的课程甚至没有把实验内容作为考核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或是将实验考核统一为理论考试;有的实验考核过于注重实验结果,忽略或不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考查,使得部分学生对实验草率应付;有的实验考核干脆以实验报告或学生考勤情况与课堂表现给出成绩。因此,根据各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特点,构建与之适应的分布式多元考核体系,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满足部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要求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蔡丽玲,葛志刚.建立实验成绩评定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6):6-64.

[2]王桂仙,张启.化学实验考核评价的系统研究[J].广东化工,2012,39(12):178-179.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