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维修服务接待》课程考核设计的思考

2016-01-14赵颖悦中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赵颖 悦中原

摘要:随着2015年7月31日J.D.Power的2015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CSI报告公诸于世,人们对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的热议再度被推到风口浪尖。随着限行、限购、摇号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人们对购买新车的狂热逐渐转向对保有车辆售后服务的关注。而汽车维修服务接待也逐步成为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售后服务的质量和口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服务顾问的工作质量。在《汽车维修服务接待》课程教学中,要避免传统的教学方法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可借鉴J.D.Power的调研要素,如服务启动、服务顾问、经销商设施、服务后交车和服务质量等,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培养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职业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着眼于项目教学法下的考核评价实践依据的深入分析,为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论依据。

关键词:汽车维修服务接待;服务顾问;CSI J.D.Power KPI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81-02

一、《汽车维修服务接待》课程介绍

《汽车维修服务接待》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服务顾问”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围绕服务顾问的工作内容,以接车问诊为重点,要求学生学会洞悉客户心理,观察客户需求,掌握汽车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完成电脑制单、客户档案管理、估时估价、与客户灵活沟通、结算交车、跟踪回访等一系列工作。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的岗位职责也有相应的调整。

二、《汽车维修服务接待》课程中原考核设计存在的问题

1.原考核评价方案。《汽车维修服务接待》是针对汽车4S店维修服务接待岗位的对接课程,原先考核评价是以服务接待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为出发点,从理论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掌握情况,忽视对实践技能的考查。所以本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接车知识、交车知识、理论综合,各占的比例分别是20%、30%、30%、20%。接车内容涉及预约作业、接车问诊、估计制单、维修等待过程中的服务沟通的知识点;交车内容涉及交车前的准备、客户交款取车、服务跟踪中的知识点。理论考试考查全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表1)

2.原先设计的考核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1)考核内容只涉及工作具体内容,不涉及客户满意度,以偏概全。原先的考核方案简便易行,把接车流程和交车流程内容掌握就好了,但忽视了关注客户、观察和了解客户心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综合性考虑。(2)考核因子权重不明晰,同时缺少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原先设计中,未对考核因子进行具体分析,这些考核内容孰轻孰重,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本课程汽车故障诊断和客户满意度双结合的特点,同时过分重视理论考试的重要性,而未考虑工作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J.D.Power的CSI对本课程考核设计的启发

(一)J.D.Power的CSI测评介绍

1.什么是CSI。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广为流行的今天,满足顾客需求以使顾客满意(简称CS)成为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战略与战术的要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发现,客户满意度排名将影响客户消费时的信心。因此,汽车行业的各大品牌生产商、经销商,将售后服务达到或超越了客户对国内豪华品牌汽车服务水平的心理预期作为实践工作的标准。满意度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既是顾客对购买产品(服务)全过程满足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也是对CS指标的数量化,它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影响很大。

2.什么是J.D.Power。J.D.Power是美国McGraw Hill Financial集团旗下品牌,提供客户满意度、绩效改善等方面的洞察和解决方案。J.D.Power每年基于数百万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进行产品或服务方面满意度的评测。J.D.Power亚太公司专门从事客户满意度研究,为汽车、金融和信息技术等行业提供咨询服务。

3.J.D.Power的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测评。该项调研是对12到18个月内的用户就在经销商处的服务经历进行的,用户对他们在经销商服务部门的经历和车辆维修问题进行评价。调研分析表明了授权经销商在满足客户对于售后服务体验的期望方面的表现。

(二)本课程考核的实践依据——CSI中调研具体因子分析

从CSI调研的考核要素来看,分别有服务启动(10.2%),服务顾问(11.5%),服务期间体验(12.1%),服务交付(15.4%),服务质量(14.7%),用户便利服务(15.8%),问题经历(20.4%)等。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其中重点研究跟服务顾问有关的因子和工作建议。

1.服务启动(10.2%)。(1)合理预约:注意预约维修率保持日进厂量的20%以上;(2)预约确认:针对预约客户,分别在进厂前1天、1小时前电话确认;(3)出迎时间:服务顾问出迎接待时间,尽可能短(3分钟以内);(4)等待时间:等待服务顾问的时间尽可能短。

2.服务顾问(11.5%)。(1)耐心倾听:倾听客户要求(至少10分钟),据客户需求制作派工单;(2)诚恳有礼;(3)详细询问:服务顾问尽可能详细的提问,以准确了解客户需求;(4)专业知识:服务顾问必须掌握汽车专业知识,为提高服务顾问的故障诊断能力,应对服务顾问进行1次/周以上的培训;(5)详细解释:给客户进行维修项目说明,并要求客户签字确认;(6)预估时间:制作派工单时告知预计完工时间;(7)预估费用:制作派工单时告知预计维修费用;(8)诚实报价。

3.服务期间体验(12.1%)。(1)经销商处打发时间;(2)顾客等候区的干净程度;(3)顾客等候区的舒适程度;(4)顾客等候区的招待设备。

4.服务交付(15.4%)。(1)完工洗车:完工洗车,擦拭车辆内部之后交付给客户;(2)脚垫固定:脚垫固定在固定钩上,以防滑动(如果发现车辆铺了地胶,在地胶表面上打眼,露出固定钩,以便固定脚垫);(3)交车检查:与车主共同确认车辆的各种说明书及其客户的随车物品是否与进厂维修时保持一致;(4)按时交车:及时并如约修好客户的车;(5)解释说明:再次对本次的保养项目、内容和费用进行说明;(6)提醒保养:提醒下次保养时间和保养里程;(7)付款便捷。

5.用户便利服务(14.7%)。(1)合理的收费;(2)提供的服务物有所值;(3)考虑客户的时间;(4)经销商重视对客户的服务;(5)经销商对其进行的服务负责到底;(6)位置便利;(7)维修点营业时间方便;(8)服务设施的洁净和外观。

6.服务质量(15.8%)。(1)准确诊断:准确判断故障,提供完美服务(提高一次修复率);(2)一次完成:一次性能将客户的车子问题解决的能力;(3)维修质量:维修故障、诊断故障的专业能力;(4)配件齐全:配件要维持一定的安全库存,保证保养及维修所需配件的及时供应;(5)其他响应:解决客户要求的其他事项;(6)电话回访:维修/保养后进行电话回访,3天后进行第一次电话回访,7天后进行第二次电话回访(确认维修项目完成情况,表示感谢)。

7.问题经历(20.4%)。(1)操作无问题;(2)没有异响;(3)易于维修保养;(4)对汽车质量,可靠性和耐用性的整体评价。

以上就是对CSI调查因子的解析,可以看出服务顾问已经成为授权经销商高质量服务的重点和核心竞争力,是经销商与客户建立关系和信任的纽带。

四、本课程新考核设计的思路

因为顾客满意,就会重复购买,重复购买会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并形成规模效益,这就是汽车企业非常重视做好顾客满意度指标测评工作的原因,也是本课程考核当中的企业思维角度。鉴于授课课堂有限性,选择有效因子进入考核体系,将原来的接车、交车理论考试改成实操考核,列表如下(见表2)。

五、总结

综上所述,依据专业测评结果,汽车企业可以实施持续改进措施,抓好内部员工满意度,提高外部顾客满意度。而在进行相关课程教学中,参考企业的CSI改进项目,来安排教法和考法,是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与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区别之一。

但是,J.D.POWER采用因子加权的方法也有自身的缺陷,因为用户满意度是主观感受,而且一份调查问卷也难以穷尽所有的影响要素。尽管如此,这些因子是J.D.POWER是根据大数据统计模型得出的结果,我们在教学实施上,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性。

参考文献:

[1]杨益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7):13-16.

[2]马涛,范海飞.汽车维修业务接待[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刘军.汽车4S店管理全程指导[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