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6-01-14吴勇军易亚乔葛金文喻嵘陈懿王国佐颜利晶刘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药学微课

吴勇军 易亚乔 葛金文 喻嵘 陈懿 王国佐 颜利晶 刘林

摘要:采用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的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作为对比,探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教学实践后发现这一方法能促进同学们对中药本质的理解,提高中药形态、功效、性状的辨别能力,多重感官共同刺激,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兴趣及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提高。

关键词:基原法;图像法;中药学;微课;应用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34-02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中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认识中药、正确使用中药的理论及实践性课程,学好中药是开方治病的基础。中药学教学实践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侧重整体论述,而各论化整为零,将整个中药体系500多种常用中药分为21章进行论述,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中药体系进行阐述。然而,正是由于《中药学》在中医临床课程中独特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自身知识体系零散而烦琐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与学习工作中尴尬的状态,长期以来教师沿袭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方式进行集中讲授,除了感觉知识点繁多而记忆较为困难还有来自于中药学教学晦涩难懂、单调枯燥的矛盾,学生被动性强迫性接受知识点,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起到教育教学的实质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强调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严重压缩课时,与《中药学》繁重枯燥的基础学习体系及高难度的中药功效、性能鉴别体系形成一定矛盾,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既减少客观课堂的时间又保证甚至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果值得每一个教育教学人员进行深入探索与反思。

现阶段,教学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教育管理及教学同仁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是指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的微课教学模式。中药基原法指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将中药与其原植物的特性进行讲解、记忆及鉴别,通过以微课为载体的中药网络虚拟资源可以有效弥补中药课时减少、中药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实现现中药学科学化、代化教学,其在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在本阶段的中药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实施及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1~4班共计198名同学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班级为1班和3班共计100名学生,确定为研究组;运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班级为2班和4班共计9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四个班级同学在学科基础、医学基础课程成绩、班级人数、年龄等因素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讲授教学模式,进行集中式理论课堂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散课堂,增设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微课中药鉴别专题课程,内容如下:①整体与局部点面结合——中药理论知识体系筑基。网络新媒体背景下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体系是建立在传统中药课堂的基础之上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重视基础理论——中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筑基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总论的学习,例如“四气五味”的理解,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四气一方面概括中药药性总的特点,也即寒、热、温、凉,提示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寒凉、温热不同的生物效应,又与药物作用效果相联系,进行深层次探究将寒凉、温热与中医学说阴阳相联系进行理解,寒凉性味的中药多用于阳热证的治疗,温热性味的中药多用于阴寒证的治疗,此外,可以对不同性味作用程度进行分析与理解,例如寒性的药物作用强度大于良性药物,热性药物作用强度大于温性药物。通过对概念进行多层次解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中药体系的理解。②描述与图像物物对照——中药的识别。中药学教学中图像法的运用较为常见,然而通常我们使用单一或者局部中药图片常易导致学生对中药的识别混杂或者在实际运用中无从下手,对中药的整体认知情况差。通过微课教学体系,我们将中药进行立体成像,并适当进行成分引出,利用动态效果增强学生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的感官,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述理气药中陈皮、青皮、橘红、橘络时就可以通过展示橘子的整体图进行多层次剖析,结合所处位置及功效进行统一讲解。③基原整合回归药物本质——中药的鉴别。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体系中核心课程为中药鉴别专题课程,其对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基原法其具体实施方案为将中药与其源植物相联系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同是以根入药的羌活、防风、白芷、独活等同属伞形科,作用效果都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通过图像法的结合使用,一方面加深对中药的形状的辨别,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其对性质与功效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微课中药鉴别专题课程的主观感受及课堂评价,并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客观效能评估,逐步完善现有问题。

3.统计。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中药学教学感受问卷统计结果及期末考试成绩,两组平均分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班级也即研究组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87.37%,其中研究组共收回问卷93份,对照组各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统计结果见表1。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在中药学的教学与学习中,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课堂评价、学习效果上呈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尤其是在知识掌握、知识运用上,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组明显优于传统中药教学方案的对照组,在知识掌握上,研究组94.62%的同学个人知识掌握程度达优良程度,而对照组知识掌握度仅为61.18%,X2=29.58,P<0.000,两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在知识运用上,也有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X2=39.05,P<0.000,有统计学意义。在知识认知上两组差别不大,但研究组仍然优于对照组,说明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知识掌握与运用方面的效果。

2.成绩考核。课程结束后,我们使用同一套中药学试卷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详细情况见表2。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中药学最终成绩要优于运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研究组期末平均成绩为92.5±3.5,对照组平均成绩为84.5±6.5,t=10.34,P=0.000<0.001,差异呈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抽象、枯燥、乏味,知识掌握度低,课堂偏重理论教学,知识运用程度差。而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在中药学微课教学彰显其优点:(1)可以有效弥补中药课时减少、中药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现状。(2)将中药学的人文属性与自然属性有机结合,课堂内容丰富而又化繁为简,使中药学课堂整体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接受程度。(3)理论结合实践,增强学生识别、辨别、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促进中药学的有效教育与教学。诚然,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部分中药学知识点难易程度因人而异,知识点讲解深度难以把握;②评价、监督、考核机制随意化,还未形成成熟体系,等等。面对问题我们也在完善,但这一教学改革实践为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跟上信息化时代教学需要、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做了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盛晓蕾.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l,10(20):80-81.

[2]林薇.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9(5):86-87.

[3]王君明,贾玉梅,崔瑛.基于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11,27(4):48-50.

猜你喜欢

中药学微课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
中药学毕业实习中“创新-节约-环保”教育的探索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