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同体的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16-01-14张红霞齐媚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程序设计共同体

张红霞 齐媚彬

摘要:本文以高效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计算机教育特点,以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共同体的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对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以专业为导向、多维分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共同体;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24-02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站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潮头,“工业4.0”时代对大学生在信息技术、技能和应用方法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大学本科生接触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在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及计算机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教学的新型需求下,存在明显的不足。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该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大一新生,一方面学生的专业分布广泛,学生入学的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新兴的信息技术并未充分的为教学所利用。在以往的授课中,讲授的知识点与专业认识脱节,统一的授课模式使得讲授的知识点无法与专业认识紧密结合,无益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缺乏集体合作的实践环境,无益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借助于先进的教学理念、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专业为导向,多维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理论来源于社会学,学者张建伟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处促进的人际关系。学习共同体理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的,集体学习的形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不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如何学习”的。学习者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加深理解,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使个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学习共同体”是在建构主义理念启发下由不同身份的学习者共同营造起来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思维,给学习者提供交流思想、相互审视和交换“作品”的平台,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三、基于共同体的多维多层次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和创新不断涌现,特别是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多维多层次立体”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面向全体大学新生,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专业和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基于共同体学习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活动。

“多维多层次立体”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基础,在空间、时间和多元性三个维度上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共同体。具体来说,多维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从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教授知识,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极鼓励和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多层次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内容而言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该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某项活动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它所体现的不只是形式的改变,更是观念的更新,是一种创新性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具体来说,根据共同体理论建立新型的学习共同体,该共同体从课堂维度延伸到网络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中,形成多维立体教学。在不同空间维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维评价体系,进而对学生进行更客观全面的评价。

1.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教师—学生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成为课堂上的引领者。教师作为主要的助学者,通过问题引入、案例分析以及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专业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融入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会课程教学内容的可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结构体时,通过引入棋牌游戏中的发牌环节,让同学考虑如何更好地在程序中记录棋牌的花色和数字,采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如何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再比如,如何实现计算机中的时间,将时、分、秒记录下来等。

2.充分利用新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网络辅助学习+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而实现从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转变,使得教学手段、法多元化,扩展教与学的空间,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学习语法时,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先了解基本的语法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上课的重点放在如何使用这些语法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构建学生—学生实践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完程序设计类课程之后,利用暑假一个月的小学期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开发一个小的应用系统或游戏,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制定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待开发项目的难度设置为由易到难五个等级,各团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项目。同时,每个难度都包括不同类型的项目,如办公应用类、游戏类、系统控制类等,各团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做到因才选题,因材施教。

4.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全面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可以在各个维度上进行全面考察,形成多维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多维评价体系中,将过程性评价(包括网上自主学习、作业、课堂参与、实验等)和总结性评价(期末笔试或依托网络学习平台的在线考试)相结合,将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上机实验)与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项目)相结合,最终综合这几方面的考核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依据。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教学要求,构建基于共同体的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基于共同体的多维多层次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师生共同体和生生共同体,使学习成为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课堂到网络,从讲授到实践的立体教学。该模式还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单向思维模式,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充分锻炼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翔.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18):19-22,26

[2]吴玉平,张伟平.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6):28-31

[3]司国东,宋鸿陟.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0):28-30

[4]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13,(6):150-155

[5]高峰.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6):115-116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育程序设计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