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2016-01-14胡宝瑞李茹民徐晓峰巫瑞智赵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专业学位

胡宝瑞 李茹民 徐晓峰 巫瑞智 赵伟

摘要: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规范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体制,顺利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45-02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确立及重要意义

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正式确立大学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此后,世界各国大学开始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调整办学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开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先河,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和科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时刻把握社会发展需求,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迅速地被全世界所认识和认同、接纳。我国专业学位的设置始于199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经历2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日趋成熟,无论从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再到考核评价过程,处处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本且带有职业属性的独有特色。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拥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术型学位授权点。本文通过对比与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培养情况,论述现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情况对比与分析

根据学院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由2009年至2014年增长25倍,但一直不被学生认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比例远远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4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的40%。这说明,学生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和专业学位存在一定的质疑和误解,反映出专业学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就需要相应政府管理机构、高校招生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广泛宣传,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和企业认知度,平等看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扶持专业学位成长,使其早日实现教育部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录取比达到1∶1的规划目标。

(二)培养方案的设置对比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设置中,修读学分情况差别不太明显,课程学习期限一致均为1.5学期,即课程修读要求几乎相同。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多半年,使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综合环节和学位论文的时间相对紧张。如果要求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更难以完成,这容易导致学生不愿攻读专业学位,导师不愿接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造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偏低的冷淡局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虽然采用双导师制,但由于企业导师缺乏指导经验,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业绩上没有给予企业导师相应的支持鼓励,企业导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校内导师拥有多年的指导经验,长期与学生接触,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能够更好地沟通,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这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的原因。但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企业导师在实践培养中的作用是校内导师无法替代的,比校内导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学院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与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争取聘请专业领域内有丰富实践经验、个人指导能力和专业具有较高水平的资深人士担任企业导师,至今正式受聘的企业导师为21人。

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和综合环节,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涉及面广泛,增加工程领域技术课程、工程实践、新技术讲座等内容。但能否真正接触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满足就业需求,体现职业特性,需要通过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和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来检验,不断改进、完善课程设置,明确实践研究方向。反馈信息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学校和学院应建立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评价反馈机构与制度,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真正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本院至今共建立10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校企互惠共赢,满足研究生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积聚科技资源和外部人才优势,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新兴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挥实践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使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职业技能实践训练的平台,有效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研究生通过实践基地平台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理想。教师通过实践基地的桥梁,实现校企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学院的紧要任务是建立规范实践基地管理模式,使实践基地优势发挥最大化,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实现校企双赢共建模式。

(三)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评阅审核、最终考评方法的比较

无论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要求,最后均须完成学位论文。但相对学术型硕士论文的理论性和研究性,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当充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体现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应更贴近实践,能够考查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企业导师参与程度不够,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两者的学位论文选题差别不大,无法体现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实用性和工程应用原则。这需要校企两方面共同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导师的参与热情,调动企业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积极性,使专业学位论文研究内容能融入专业领域实践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和专业技术难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答辩前均须进行学术不端行为论文检测,对检测不合格者一律返回重新修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才能开始进行论文评阅。学校会抽取一部分研究生的论文进行校内外双盲评阅,学院自行安排全部研究生的论文进行院内盲审。从学校到学院,对学位论文的检测和评阅,都有严格要求,但专业学位论文的评阅审核应根据培养特点,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邀请企业参与专业学位论文的评阅。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论文评阅,都应安排至少一位评阅人为该专业领域的企业导师或高级技术专家,对专业学位论文的企业和社会实用价值进行评定,充分体现专业学位论文服务于社会、应用于企业的培养原则。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评手段单一,除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外,只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考核,没有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核标准,无法衡量专业学位实践培养的质量。因此,应增加一些实践报告、实践心得,结合平时实践内容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综合评定。在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过程中,要邀请企业导师和企业负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综合全面考核,这更能考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

三、结论

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重要意义入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从专业学位的认可度、对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等方面,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教学管理工作者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摸索、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体制,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王筱蓉.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作用的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69-170.

[3]王守德,宫晨琛,芦令超.推进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导师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3,(12):50-51.

[4]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5):22-25.

[5]柴松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