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骚》中的植物名称研究

2016-01-14刘蒙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离骚音节

摘  要:首先对《离骚》中植物名称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全面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离骚》中的植物名称进行了简单分类与分析,了解了屈原赋予这些植物的额外意义以及先民的植物崇拜心理。结尾从语言学角度对《离骚》中植物名称的音节分布以及构成方式加以考察,简单了解先秦时期植物类词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离骚》  植物名称  植物崇拜  音节

《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开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自古以来,对于《离骚》众说纷纭,研究层出不穷。《离骚》的内容异常广博,从人间到仙界,从庙堂到山野,从高山到深林,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在《离骚》异常广博的内容之中,植物始终是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离骚》中的植物

经查证,《离骚》中共有34种用来表示植物名称的词,这些词共出现了74次。现将这34种词及其出现频次列举如下:江离(2次),芷(3次),宿莽(1次),草木(2次),芳(11次),椒(6次),菌桂(2次),蕙(5次),茝(3次),兰(10次),留夷(1次),揭车(2次),杜衡(1次),秋菊(1次),木根(1次),薜荔(1次),胡绳(1次),芰(1次),荷(1次),芙蓉(1次),薋(1次),菉(1次),葹(1次),扶桑(1次),若木(1次),琼枝(2次),藑茅(1次),茅(1次),筵(1次),草(3次),艾(2次),荃蕙(1次),萧(1次),榝(1次)。

《离骚》中出现的这34种用来表示植物名称的词,有的是通名,有的是专名。表示植物通名的词有3种:草木(惟草木之零落兮),芳(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草(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而其他31种词,都是植物的专名。

这31种用来表示植物专名的词,其具体所指有相关联或者相重复的情况存在。

(一)具体所指相关联的词

有2组:

1.菌桂——蕙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离骚》)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有“菌,薰也。其叶谓之蕙。则菌与蕙一种也。别言蕙茝。又云:矫菌桂以纫蕙;则菌桂自是一物”“蕙,香草。《本草》云:薰草一名蕙草,生下泾地。”由是可知,菌桂与蕙乃同一种植物,菌桂是整株植物的名称,而蕙用来专指菌桂的叶子。

2.荷——芙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楚辞补注》中有:“荷,芙蕖也。《尔雅》曰:荷,芙蕖。注云:别名芙蓉。《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荷是叶子,花苞叫菡萏,花朵叫芙蓉。由此可知,荷与芙蓉分别是同一种植物的叶子与花。

(二)具体所指相重复的词

有2组:

1.芷——茝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擥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离骚》)

《楚辞补注》中有“芷,香草名。芷幽而香。白芷,一名白茝,生下泽,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楚人为之药”“茝,白芷也”。芷与茝,只是写法不同,读音相同,具体所指亦相同。

2.木根——芷

擥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离骚》)

《荀子》云:“兰槐之根,是为芷。”注云:“苗名兰槐,根名芷。”木根通指所有植物的根,而芷特指兰槐这种植物的根。木根与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通称,一个是特指。

除去3种表示植物通称的词以及4种相关联或者相重复的词之后,《离骚》中共有27种具体的植物。

二、《离骚》中植物分类

《离骚》中共有34种表示植物名称的词,其中有3种是通称,有4种与其他词表示的具体所指相关联或者相重复。除去这些相关联以及相重复的词,《离骚》中共有30种表示植物名称的词。对于这30种植物,我们将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分类来加以深入研究。

(一)文化色彩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屈原用来表达自己情操与志向的载体。植物作为《离骚》的重要组成部分,难免会被作者赋予特殊的文化底蕴与色彩。在《离骚》中,植物不仅有好有坏,还存在着等级差异。

1.在《离骚》中的27种具体植物里,香草有江离、芷、宿莽、菌桂、蕙、芷、留夷、揭车等23种,恶草有薋、菉、葹、茅4种。如: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楚辞补注》:“江离,香草名”“芷,香草名”。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离骚》)

《楚辞补注》:“留夷,香草也”“揭车,芳草”“杜衡,香草也”“芷,香草也”。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离骚》)

《楚辞补注》云:“三者皆恶草。”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离骚》)

五臣云:“茅,恶草。”

植物有好坏之别,正是因为屈原心里存在着好与坏的标准。屈原作为楚王的好臣子,人民的良心官,却忠而被谤,直而被贬。被谤被贬之后,他依然如故,坚持着自己心中的那份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贬斥着自己所痛恨的,“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2.江离、芷、宿莽、菌桂、蕙、芷、留夷、揭车等23种植物虽然都属于香草,但它们的地位也不是平等的,而是有着等级差别的。

兰是最尊贵的,是君子;蕙次之,是士夫;椒榝更次之。黄庭坚《兰说》云:“兰生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同生而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兰似君子,蕙似士夫。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楚人贱蕙而贵兰矣。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华,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也。蕙虽不若兰,其视椒、榝则远矣。其言兰蕙如此,当俟博物者。”

香草之间存在着的等级差别反映了屈原心里存在着的等级差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等级森严。生活于这一社会背景下的屈原,难免会带有当时社会的烙印。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显得屈原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更加真实。

《离骚》中的植物之所以会有好坏之别、等级之差,根源在于屈原这个人。屈原将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附加于《离骚》中的植物之上。

(二)草木之别

在《离骚》中的27种具体植物里,有的是草类,有的是木类。草类植物有江离、芷、薜荔、胡绳、芰、芙蓉等23种,木类植物有椒、木兰、扶桑、若木、琼枝5种。(笔者注:木兰属于兰的一种。《离骚》中的兰,除木兰是木类植物外,均为草类植物。)草类植物名称远远多于木类植物名称。香草是当时的士大夫佩戴于身上的,需求量大;而香草比香木数量更多,更容易得到;并且香草更易于处理,佩戴起来更轻便:因此,草类植物名称远多于木类植物名称。

(三)“兰”内部之别

兰在《离骚》的植物群里是一种尊贵的象征,是君子的代表。在《离骚》里,兰一共出现了10次,出现频次仅次于芳。而芳是植物的统称,所以在《离骚》中的27种具体植物里,兰是出现频次最高的植物。作为这样一种植物,《离骚》中的兰还可以继续细化出木兰、秋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楚辞补注》:“兰,香草也,秋而芳。颜师古云:兰,即今泽兰也。《本草注》云: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水经》云:零陵郡都梁县西小山上,有渟水,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泽兰如薄荷,微香,荆、湘、岭南人家多种之。此与兰草大抵相类。但兰草生水傍,叶光润尖长,有歧,阴小紫,花红白色而香,五六月盛。而泽兰生水泽中及下泾地,苗高二三尺,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七月八月开花,带紫白色,此为异耳。陆机云:其茎叶似药草。泽兰广而长节,节中亦高四五尺,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文选》云:秋兰被涯。注云: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荀子》云:兰生深林。《本草》亦云:一种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桠,不对生,花心微黄赤。《楚词》有秋兰、春兰、石兰,王逸皆曰香草,不分别也。近时刘次庄《乐府集》云:《离骚》曰:纫秋兰以为佩。又曰: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今阮、澧所生,花在春则黄,在秋则紫,然而春黄不若秋紫之芬馥也。由是知屈原真所谓多识草木鸟兽,而能尽究其所以情状者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木兰,《本草》云:“木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高数仞。”

屈原在《离骚》中对兰进行了这样细致的分类,和中国早期社会先民的植物崇拜息息相关。中国的早期社会以农耕为主要劳作方式,植物不仅意味着粮食,还意味着救命的药草。这种生存状态使得先民十分看重植物,因此对植物有着细致的分类。类似于植物崇拜,可以说屈原有一种香草崇拜的心理。而兰作为屈原最为喜爱的香草,自然会更受重视,其分类自然也就更细致了。

《离骚》中的这些植物大多是生活在水边或水中的,这与当时楚国有着大量的湖泊沼泽、山川河流密切相关。《离骚》中的这些植物还可以按照功用来分,比如萧是用于祭祀的,艾可作药用,等等。

三、《离骚》中植物名称的语言学特点

《离骚》中的植物名称,除去3种植物的通称,还有31种。在这31种植物名称中仅有宿莽、秋菊、木根3种植物的名字是双音节词,还未占到1/3;剩下的28种植物名称中,有13种是多音节语素:江离、菌桂、留夷、揭车、杜衡、薜荔、胡绳、芙蓉、扶桑、若木、琼枝、藑茅、荃蕙,大约占1/2。由这种情况看来,《离骚》中的植物名称以单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中以多音节语素为主。这与先秦时期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历史事实相吻合。

四、结语

屈原以荆楚风韵为创作背景,以形态各异的植物为情感载体。这些植物寄寓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凝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离骚》透过植物这一物质载体,反映出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文化心态,等等。《离骚》中对这些植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较为丰富和广泛的自然知识。这不仅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先民的植物崇拜心理,而且充分反映出文学既取材于社会,也取材于自然。

参考文献:

[1][宋]洪兴祖,白化文,王逸.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晋]郭璞.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唐]杨倞.荀子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晋]郭璞.山海经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2.

[5][汉]司马迁,萧枫.史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6]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张秋丽.屈赋植物文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刘蒙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5)

猜你喜欢

离骚音节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音节
拼拼 读读 写写
英语音节的划分规则
看音节说句子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不可回避就不要逃避
神性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