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腾冲-盈江地区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分布

2016-01-08肖常先

云南地质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布腾冲矿产

云南腾冲-盈江地区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分布

肖常先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云南 保山678000)

摘要:腾冲—盈江地区属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汇聚带冈瓦纳古大陆一侧的腾冲微地块,该地块陆壳基底为元古界高黎贡山群。自古生代以来该地块处于激烈震荡的沉积、成岩及成矿环境,伴随着持续的岩浆岩侵入活动,并形成铁、铅锌、锡、金等金属矿产及硅藻土、硅灰石、优质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区内矿产资源丰富。

关键词:构造建造;腾冲微地块;矿产 分布;云南 腾冲—盈江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肖常先(1962~)男,云南省腾冲县人,地质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

中图分类号:P617文献标识码:A

腾冲—盈江地区包括保山市腾冲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及盈江县所辖区域。位于区域地质构造沪水—龙陵—瑞丽大断裂以西,处于板块构造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汇聚带冈瓦纳古大陆一侧的腾冲微地块。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图1),已发现有铁、铅锌、锡、金金属矿产,及硅藻土、硅灰石、优质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是我国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到腾冲考察时,腾冲明光、滇滩一带就存在采铅炼银现象。

1地质特征

1.1 板块构造活动与特提斯洋开启及关闭

腾冲微地块及其以东的高黎贡山变质带、保山地块,属于缅泰马微大陆的北部,二叠纪末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向北漂移而与欧亚板块拼合。其中、新元古代基底岩石建造、构造热事件和沉积盖层等有别于扬子陆块,属冈瓦纳大陆变质基底组成部分。

腾冲微板块陆壳基底以高黎贡山群为代表,最后固结时间约为500Ma~600Ma。高黎贡山群由一套深变质角闪岩相的中元古—新元古代陆源沉积、大陆玄武岩、壳源花岗岩组成,类似喜马拉雅结晶杂岩,与念青唐古拉群和聂拉木群相当。

古生代时,腾冲微地块与保山微地块相连,属印度板块东北陆缘浅海环境,勐洪群(C2)发育冰碛层及典型的冷水生物群,属南纬高纬度区。

中生代因新特提斯怒江洋打开,腾冲与保山两微地块分离,分别演变为以浅海为主和以滨海或陆相为主的环境。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腾冲与保山两微地块随怒江洋关闭重新汇聚。

燕山运动时,发生大规模的区域变质和花岗岩侵入活动,形成高黎贡山汇聚带及东河、古永岗岩带。

始新世时,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强烈碰撞(Dew ayet al.,1988),形成槟榔江三个花岗岩带,其高热异常和频繁的地震活动延续至今。

1.2 沉积建造及沉积相

区内元古代早期洋盆下降沉积复理石、类复理石地槽型沉积建造,经后期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为高黎贡山群深变质岩,构成沉积盆地基底,古生代根据出露地层进一步分为槟榔江、大盈江—叫鸡冠两个次级沉积盆地。

槟榔江次级沉积盆地主要包括现腾冲猴桥灯草坝、盈江支那大华东山及新城杨家寨一带,猴桥以北出国境延伸至缅甸。中志留世为局部台地碳酸盐岩建造,早泥盆世为滨—浅海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泥盆世缺失,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期情况不明,早石炭世中期及晚石炭世为滨—浅海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二叠纪至第四纪更新世缺失,全新世为河流相沉积。

大盈江—叫鸡冠次级沉积盆地主要包括北起腾冲明光叫鸡冠梁子、经固东铁窑山至梁河来利山一带,叫鸡冠梁子以北延伸出缅甸。中石炭世之前缺失,中石炭世至晚石炭世为滨—浅海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二叠纪至三叠纪主要为碳酸盐岩建造,侏罗纪至第三纪缺失,第四纪更新世为火山堰塞湖沉积,全新世为河流阶地沉积。

图1 腾冲—盈江地质矿产简图 Fig.1 Sketch Map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Tengchong-Yingjiang

1.3 构造作用方式及岩浆活动

元古代早期洋盆下降接受沉积,晚期返回形成基底,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及混合岩化发育。元古代中、晚期处于隆起状态,基底内有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发生。

奥陶纪—志留纪总体处于隆起状态,中晚期于现槟榔江一带发生沉降接受沉积,晚期发生强烈构造运动,高黎贡山褶皱隆起,全区开始断陷沉降接受沉积。

泥盆纪—三叠纪频繁隆起、沉降,在区内槟榔江断裂附近有基性岩脉侵入,南部区域有印支期花岗岩侵入活动发生。

侏罗纪—白垩纪处于隆起状态,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大盈江—棋盘石断裂活动频繁,从东至西先后有东河花岗岩、小龙河花岗岩、云峰山花岗岩等侵入。

第三—第四纪继续抬升、拉张,早期从东至西先后来利山花岗岩、槟榔江花岗岩侵入。晚期构造活动强烈,有玄武岩、安山岩岩浆喷发,形成断陷湖、火山堰塞湖。

随着中特提斯洋的关闭,新特提斯洋开启及关闭的碰撞—拉张—再碰撞过程,区内花岗岩从北东到南西依次为高黎贡花岗岩(124~118Ma)→东河花岗岩→小龙河花岗岩(76Ma)→云峰山花岗岩(67Ma)→古永花岗岩(65Ma)→来利山花岗岩(53Ma)(作者未发表数据)→盈江花岗岩(35Ma),年龄依次变小,体现由老到新的逐步过渡。

1.4 变质作用

区内除发生持续区域低温变质作用外,岩浆侵入的岩体周边发生热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岩浆岩内部的自变质作用。

2矿产分布规律

2.1 矿产分布

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决定于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切割剥蚀深度及勘探深度。

腾冲—盈江地区以盈江—梁河—腾冲—曲石一线为界,东南发现矿床(点)较少,为铀、热泉型金矿分布区,成矿时代为新生代,代表性矿床(点)为腾冲铀矿、盈江铜壁关铀矿、两河金矿、新华硝塘金矿,简称东南成矿区;西北已发现的矿床(点)较多,为金、钨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分布区,成矿时代为中生代—新生代,简称西北成矿区。

西北成矿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次级成矿区域,即槟榔江及其附近铅锌、金、钨锡多金属矿带,代表性矿床(点)为梁河来利山锡矿、腾冲新岐钨锡矿、盈江杨家寨铅锌矿、槽子洼铅锌矿、盈江芹菜塘金矿,简称槟榔江矿带;槟榔江矿带以东至腾冲—板瓦间的金、钨、锡多金属矿带,代表性矿床(点)为腾冲小龙河锡矿、葫芦口金矿,简称古永矿带;及腾冲—板瓦与曲石—大塘(龙川江北段)间的铁、铅锌、锡多金属矿带,代表性矿床为腾冲滇滩铁铅锌矿、腾冲大硐铅锌矿、腾冲夹谷山—红岩头锡铅锌矿,简称东河矿带。

2.2 地质作用与矿产的对应关系

2.2.1火山堰塞湖或构造断陷湖沉积有关的硅藻土矿、铀矿

广泛分布于区内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如硅藻土主要分布于腾冲、界头,铀矿主要分布于芒棒等。

2.2.2次级沉积盆地中的喷汽沉积型(Sedex)铅锌矿

主要有位于槟榔江次级沉积盆地泥盆系关上组沉积建造中的杨家寨铅锌矿、槽子洼铅锌矿,及位于大盈江—叫鸡冠次级沉积盆地二叠系大硐厂组底部碳酸盐沉积建造中的夹谷山—红岩头锡铅锌矿。

2.2.3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产

进一步分为两类,第一类矿产与火山活动有关,其一是位于东南成矿区内的现代热泉型金矿,其二是分布于区内腾冲县境内的安山岩、玄武岩等火山岩石材矿。

第二类矿产与花岗岩侵入及其其期后热液活动有关,有铁矿、铅锌矿及钨锡矿等,是区内的重要矿产资源。主要有位于龙江矿带与燕山中期东河花岗岩有关的叫鸡冠梁子铁铅锌多金属矿、大硐厂铅锌矿、滇滩铁铅锌矿等以铁、铅锌为主的夕卡岩型矿床;位于古永矿带与燕山晚期小龙河花岗岩有关的小龙河锡矿、大松坡锡矿等;及位于槟榔江矿带与喜马拉雅期来利山花岗岩有关的梁河来利山锡矿、丝光平锡矿,与喜马拉雅期新岐花岗岩有关的新岐钨锡稀有金属矿等。

2.2.4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

主要有位于区内龙江矿带的白石岩硅灰石矿。

3结论

伴随着特提斯洋的反复打开与关闭,地质历史上腾冲—盈江地区长期处于激烈震荡的沉积、成岩及成矿环境,致使区内除第三纪、第四纪断陷湖及火山堰塞湖中有砂岩型铀矿、硅藻土及小规模泥炭产出外,缺乏大宗沉积矿产;在板块相互作用的同时,伴随着持续的以花岗岩为主的岩浆岩侵入活动、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使得岩浆期后等热液活动活跃,当构造及围岩条件适当时,在接触带形成夕卡岩型铁、铅锌、锡等金属矿产,在接触带附近形成石英—硫化物型钨锡矿产;在花岗岩体内形成云英岩脉型、石英脉型及蚀变花岗岩型钨锡钼矿。且存在东南成矿区与现代热泉活动区相重叠,西北成矿区的槟榔江矿带与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分布区、古永矿带与晚白垩世花岗岩分布区、龙江矿带与早北垩世东河花岗岩分布区相一致的耦合关系。

上述地质作用客观上使得区内矿产资源具有从矿种上看,以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铅锌、钨锡为主,缺乏化石能源矿产的特点;从规模上看具有矿化范围广,矿体数量多,单个矿体规模小,总体规模可观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峰等.滇西地区板块— 地体构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9(1):35.

[2]李化启等.滇西三江构造带西部腾冲地块内印支期岩浆热事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1,27(7):2165.

[3]杨启军等.滇西怒江—高黎贡构造带内花岗岩的侵位过程及其对特提斯演化过程的响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5):1356.

[4]孙泽轩等.滇西新生代盆地与砂岩型铀矿成矿[J].地质评论,2006,52(4):494.

[5]陈福坤等.滇西地区腾冲地块东侧混合岩锆石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J].岩石学报,2006,22(2).

[6]杨启军等.滇西腾冲一梁河地区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6,22(4).

[7]董方浏等.滇西腾冲新生代花岗岩 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6,22(4).

[8]邓晋福等.岩浆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3~49.

THE TECTONIC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ENGCHONG-YINGJIANG

AREA,YUNNAN

XIAO Chang-xian

(GeologicalTeam4,YunnanExploration&DevelopmentBureauofGeology&MineralResources,Baoshan678000)

Abstract:Tengchong-Yingjiang area belongs to Tengchong Micro-Massif of Gondwana Oldland of Gondwana Land and Laurasia Land conjunction zone.The land crust base of this massif is Proterozoic Gaoligongshan Group.Since Palaeozoic,this massif has been in the environment of intense shake sedimentation,dia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forming Fe,Pb-Zn,Sn,Au,etc,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and diatom earth,wollastonite,excellent kaolinite,etc,non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following the continuous magmatic intrusion,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Key Words:Tectonic Formation;Tengchong Micro-Massif;Mineral Resources;Distribution;Tengchong-Yingjiang,Yunnan

猜你喜欢

分布腾冲矿产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