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

2016-01-04戴霞谢戴西秦春波王东谢红光

体育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深圳大学体育场馆

戴霞 谢戴西 秦春波 王东 谢红光

摘 要:环境行为学主张“改变的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并将理论拓展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讨行为影响机制;锻炼行为生态学理论以个体、社会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构建理论模型;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环境与课程其他要素的平衡发展,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基于以上理论对体育课程环境进行优化配置,主要途径为:通过校园卡体育专项经费与体育场馆预定系统较好地解决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及享有体育资源公平性的问题;通过开发互联网+“约战系统”以及不同层次的竞赛环境配置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参与体育竞赛的课程软环境;通过主题性、参与性及互动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突显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使大学生课余锻炼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环境;课内外一体化;环境行为学;锻炼行为生态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75-05

Abstract: Environmental behavioristics advocates that a changed design will change peoples behaviors, and expands its theories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behavior affecting mechanism; exercise behavior ecological theory builds its theoret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urriculum theory believes that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have important education functions, emphasizes tha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and other curriculum factors realizes education objectives jointly. Based on the said theorie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optimal configur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main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optimal configuration through sport dedicated funds on campus cards and sports venue reservation system nicely solved such problems as sports venue using efficiency and sports resource sharing fairness; by developing the internet + “combat call system” and configuring competition enviro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provide students with curriculum soft environments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competitions through multiple ways;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cultu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atic, participatory and interactive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steadi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exercising.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vironment;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environmental behavioristics;exercise behavior ecology;college

在大學体育教育中,我国开展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并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的“三自主”(学生自主选课、自选教师、自定时间)、“三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的课程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其中,“课内与课外互动”的课程理念多年来受到持续关注,逐步发展为体育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基于体育大课程体系的设想,通过课内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该课程模式在解决学生课内学习、课外延伸性体育活动,提升体质健康、形成锻炼习惯、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关于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在理论上缺少深度的探索。从文献的查阅中,很少看到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关于课内与课外锻炼环境的差异分析,也很少看到课程环境对锻炼行为影响的分析,课程环境建设一直在体育课程体系变革中处于滞后的状态。

课程环境是环绕在“课程”主体周围,对课程主体产生影响的客体因素,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的自主锻炼存在较多的动力与环境差异因素。高校学生的体育课属必修课,有学分要求、有教师组织、有场地保障,因而课内学习具有约束性的特征。而学生在课外的自主锻炼,约束条件消解,何时进行锻炼更多地依赖锻炼的行为态度、行为动机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1]。因而,“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配置对促进学生锻炼行为从体育课内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首先介绍环境行为理论、生态理论及课程环境理论,从环境行为、课程环境的教育功能等阐述课程环境对行为促进的重要作用,其次是以深圳大学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配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课程环境配置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1 环境对行为影响的基本理论与研究

1.1 环境行为学的理论

环境行为学,主要研究人与物质环境两个不同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该学科将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步进行研究,旨在探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统一。该学说主要包括:

1)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外部环境决定人的行为选择方式。这种理论在建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筑师相信“改变的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如道路上设置的斑马线将使人选择更为安全的斑马线通过马路;垃圾箱的分类提示会使人倾向于产生投垃圾的分类行为。环境决定论的主要缺陷是夸大了环境的决定作用,没有考虑人的主体意识,而这种主体意识具有需求动机、调节行为和改变环境的能动性。

2)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人的行为不是由环境所决定,而是由人的内在需求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所产生。在行为产生的过程中,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具有选择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变环境的主导性。

3)相互渗透论。

相互渗透论认为人和环境不是二元对立的,人们不仅能够对物质环境实施改变,还可以从实质上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从而改变社会环境。

在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中,关于锻炼行为与环境关系方面也有了一些研究[2-4]:关于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在国际上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初步的研究发现,当出行距离短、街道景观优美,出行者倾向于采用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增加体力活动而促进健康;周边环境令人向往则可增加休闲体力活动。有研究者对中学生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郊区居住的学生,当周边运动场的可达性较好时,不仅每天进行锻炼的时间较长,而且在上课日的每天锻炼的时间也较长[5]。

1.2 锻炼行为生态学理论

行为生态学模型主要研究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響。该理论模型不仅认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行为作用超越个体的因素作用,同时,生态学认为个体与社会文化和物资环境的要素可以循环利用。强调锻炼行为是个体、社会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逻辑上把社会文化、政策和物质环境结合到行为和教育之中,来干预个体锻炼行为选择和坚持[6]。

1.3 课程环境的教育功能研究

关于课程环境,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学生学习赖以发生并使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那种情境,它包括教与学在其中发生的课堂与学校,相关的环境还包括家庭、社区、特定的阶级或种族群体[7]。

张华[8]对课程环境的定义体现了生态教育的思想,认为“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

关于课程环境的作用,有两个重要观点值得重视:一是课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达成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作用。二是课程环境对课程组织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环境与课程其他要素的平衡发展并有效地共同实现教育目标[9]。

2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

2.1 体育实体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深圳大学拥有体育实体环境,即体育场馆占地面积152 500 m2,建筑面积63 242 m2,以深圳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共2.6万人来计算,平均每人拥有体育实体建筑面积2.43 m2,可以认为具有较好的场馆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场馆不仅要优先提供学校体育课程、各类运动学生代表队包括高水平运动队及普通大学生代表队的训练使用,同时也要满足高校教职员工及有政策刚性要求的学校场馆资源对外开放需要。实际上,学校体育场馆还经常面临着不同时空、不同功能的任务需求,如大型集会、毕业季的学生就业招聘会等,这就对场馆资源的效率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如何建成优化的体育课程环境、学校体育场馆如何更好地提供大学生课余自主锻炼的服务、提供优化的资源配置上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源与需求总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资源需求大于资源存量。即使学校不断扩建体育场馆,配置功能多元的各种健身设备和辅助设备,但目前仍无法在资源与需求上达成平衡。

二是面对不同类型需求,如何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实施体育场馆使用的权益和公平性问题。在课程环境开发之前,深圳大学的体育场馆主要是在完成体育课程、运动队训练之后,场馆中心根据学校各类群体比赛、学校学生社团的申请、各学院组织的比赛申请来管理场地使用。但这种仅仅面对“有组织”的、享有优先场馆资源使用的管理方式,虽然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场馆资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众多学生的场馆资源使用权益,在优先获得使用权或者是在享有场馆使用的时间上,对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不公平现象[10]。

三是体育场馆管理方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矛盾。在学校体育场馆管理上,实行专门化管理,但由于体育场馆部的人员编制较少,实际上场馆维护、日常保洁等工作采用了外包服务的方式,故体育场馆实质上是混合管理模式。由体育场馆进行场地资源管理,需要通过场馆管理部门合理地实施场馆资源的动态调配。但在课程环境优化之前,行政部门的管理全凭实践的管理经验和习惯进行场地审批,管理不到位、规章不合理,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多矛盾,场馆管理的薄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11]。

为了综合解决以上问题,深圳大学从2007年起,为了促进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建设,通过两方面的措施实施建成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1)校园一卡通的体育资源配置。

从2007年起,深圳大学在每个学生包括研究生的校园一卡通中设立专项体育经费,学校每年为每个学生提供体育专项经费300元。校园一卡通为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提供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和体育专项经费的电子支付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场馆的管理系统与一卡通的对接,实现对学生的身份识别,从而达到体育经费个人专享的目的。由于这些经费只能用于使用各类体育场馆的经费开支,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可以享有平等地使用体育场馆的资源,提高学生对场馆资源支配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主锻炼需要,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体育场馆预订系统。

为了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更为有效的利用,深圳大学开发了体育场馆预订系统。系统由后台服务器和各场地的客户端组成。预订系统对可以开放的场馆资源及可利用的空间资源进行分类展示[12],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输入校园卡号及密码进入系统,可以提前3天进行场地预订。通过场馆预订系统和校园一卡通体育专项经费的设立,不仅提高了支付方式的安全与便捷,提高了学生使用体育经费的意愿,同时也提高了场馆使用的效率[13],从而较好地解决建成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及享有体育公平性的问题。

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促进学生的锻炼具有显著的效果,2007年,学生每年使用场馆进行自主锻炼为35万人次左右,到2013、2014年,每年学生使用场馆进行自主锻炼的人次稳定在45万人次左右。

2.2 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开发

在课程环境中,可以将体育场馆分类为课程的“硬环境”。硬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相对于课程的“软环境”建设,包括课程政策、传统习惯、文化氛围、组织体系等,则是在促进学生参与自主锻炼过程中更为重要的课程环境因素。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课程环境的建设中,深圳大学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自主相约比赛形式的结合,形成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开发,由此形成了校园体育竞赛的新发展及新补充。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呈现出不同的独特功能。

学生通过校园卡登录网络“约战系统”,在系统内可实现球队自主组建、加入球队、发起或接受挑战、查看球队积分排名、查看球队信息、查看裁判员信息等功能。

网络“约战系统”的管理员是系统的后台操作员,其职责是管理整个赛事的正常运作,协调时间、场地、裁判的安排。所有的挑战均要经过管理员审核,才可成为正式比赛。管理员根据学生裁判员的时间进行比赛的安排,通过裁判员的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系统中各队均有权利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反馈,系统管理员将会进行调查,实施监督与仲裁机制。

在传统的校园体育比赛中,学校代表队、学院代表队是通过选拔机制,具有较好运动技能的学生才能成为各代表队的成员。对于整个学校而言,能参加校级比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运动技能、渴望比赛的学生而言,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开发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从而也成为了连接课内外进行锻炼的纽带,并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

互联网的使用快速便捷,具有广泛的交流功能、互动性强,可促进学生间交流,拓宽人际网。通过互联网+“约战系统”吸引不同运动水平层次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学生拥有共同爱好,体验体育活动的真实乐趣,使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氛围更浓,提高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2.3 竞赛环境的系统配置

在大学生群体中,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是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深圳大學在传统上形成了各类不同的组织竞赛:一是每年组织10项“校长杯”比赛,这10项比赛包括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羽毛球等群众基础最为雄厚、项目最受欢迎的比赛。校长杯比赛积分计入学校运动会的综合总分。二是每年在新生入学后,为丰富新生的体育竞赛活动、选拔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专门组织10个项目的“新生杯”比赛。三是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自主竞赛,目前深圳大学拥有22个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全部由学生按章程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办赛,成为了学生社团组织赛事最为活跃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知名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更为紧密,2013年深圳大学“岁宝公益杯”体育系列赛,是深圳大学建校以来,首次由企业赞助举行的群体系列赛事。优秀企业与知名大学的结合,促使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签约仪式,新增了深大“岁宝杯”三人篮球争霸赛、深大“岁宝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深大“岁宝杯”排球争霸赛。排球争霸赛不仅校内学生可以参与,还吸引了2支男子校友排球队、3支女子校友排球队回校参加竞赛。这些比赛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2015年,各种争霸杯的比赛在深圳“融资城”的签约资助下继续举办。

2.4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在广义的课程环境中,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都可以看作是课程环境的一部分[14]。近年来深圳大学从多个方面营造具有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整体投入。

2011年深圳市承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来自世界152个国家及地区的7 86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深圳大学全面动员、整体投入:深圳大学学生在本届大运会航海、乒乓球、高尔夫等项目获得5金5银的好成绩,获教育部颁发的“特殊贡献奖”。深圳大学主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科学大会,成为校园内最具大运会文化特色的亮丽的风景线;深圳大学的志愿者参与赛事的各项服务、场馆保障及开幕式等工作的多达5 000人以上,深圳大学的大运会志愿者站与深圳全市的750个志愿服务站一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大运文化理念,犹如永不熄灭的火炬,一直服务至今并无限延伸。大运会的文化影响已作为深圳城市的文化特质之一,其作用远远超出了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对深圳城市的精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2)八一女排深圳大学主场的建设。

中国排球联赛是国内最顶级排球运动赛事,是展现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传播拼搏精神和体育梦想的载体。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女排顽强拼搏精神,深圳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女排共建2014—2015年中国排球联赛八一女排深圳大学主场。

八一女排代表了新中国排球发展的历史并取得了辉煌成绩,是迄今为止全国各支运动队中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人数最多的运动队。八一女排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共进行了12场比赛,最终,时隔13年再度登上冠军领奖台。深圳大学八一女排主场的12场比赛,是体育文化盛宴,超过2 000人次的学生志愿者投入主场工作,每场比赛有来自体育社团、各学院超过1 200名学生为主队呐喊助威,在八一女排夺冠的时刻,共享夺冠的美好时光,体验汗水、泪水铸就金牌的艰辛过程,从而获得精神的熏陶与升华。

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的建设。

深圳大学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将体育精神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来源于共青团中央的青春励志文化活动。2014年由共青团中央王楠和中国乒乓球队来深圳大学进行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乒乓球推广活动,传播乒乓文化和乒乓精神,传递努力拼搏的正能量。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达到了2 000人,国手们与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随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成为深圳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题。

体育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最具有活力、最具有互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特质。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通过多方面对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自主锻炼行为的发生。但这些个体行为的选择与决策,依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易变性。如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之间的衔接,通过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2)通过校园卡的体育专项经费的使用,可以积累学生大量的个体化的锻炼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得学生锻炼的基本需求规律,同时,也可以发现参与锻炼很少的学生的结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3)互联网+“约战系统”作为课程软环境的一种尝试,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作为一种衔接课内课外的竞赛载体,可以考虑举办校级、院级的新竞赛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竞赛的功能,从而吸引更为众多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也可以将学生可量化的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过程性评价”,这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 体育学刊,2010,17(4):43-44.

[2] 翁锡全,何晓龙,王香生,等. 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新领域[J]. 体育科学,2010,30(9):4-9.

[3] 陈佩杰,翁锡全,林文弢,等. 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門的共同行动[J]. 体育与科学,2014,35(1):22-23.

[4] 全明辉,何晓龙,庄洁,等. 建成环境对上海市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15,22(2):133-139.

[5] 周热娜,傅华,李洋,等. 上海市某两所中学初中生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2):197-198.

[6] 方敏.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理论阐释及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22-123

[7]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5.

[8]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21.

[9] 龚建林.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性[J]. 体育学刊,2011,18(4):42-44.

[10] 王茜,苏世亮,马潇雅. 社区健身环境对居民运动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其公平性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48-649.

[11] 谭建湘,周良君,陈华.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13,20(5):45-46.

[12] 杨亚琴,朱志萍. 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35-1336.

[13] 郭鼎文,许斌,盖洋. 广州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和开发[J]. 体育学刊,2005,12(4):89-91.

[14] 段健芝,刘海元,彭健民,等. 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配置(上)——基于课程环境的研究[J]. 体育学刊,2011,18(4):88-92.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深圳大学体育场馆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3 年分类总目次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年分类总目次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年分类总目次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