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诺贝特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2015-12-30陈福生,蒲晓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非诺趋化贝特

非诺贝特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陈福生蒲晓群1

(株州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 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株,第3~5代用于实验。实验分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ox-LDL组(100 mg/L);③非诺贝特组:先将非诺贝特10、50、100 μmol/L分别作用于内皮细胞24 h,然后加ox-LDL(100 mg/L)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PPARα、MCP-1含量;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各孔的吸收度(OD),以评价增殖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mg/L ox-LDL促进内皮细胞增殖(P

关键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脐静脉;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非诺贝特;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39〔文献标识码〕A〔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

第一作者:陈福生(1973-),男,硕士,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AS不仅仅是脂质的沉积,更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单核细胞在AS病变损伤区黏附、聚集并且进入血管内膜下组织,进而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转化成为泡沫细胞,这是AS形成早期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单核细胞的黏附和聚集,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E-选择素(E-select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8等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MCP-1对单核细胞的趋化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2,3〕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活化能抑制炎症反应而对AS产生影响。本实验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通过激活PPAR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MCP-1分泌的影响,为预防AS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HUVECs购自澳赛尔斯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ox-LDL购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DMEM、胰蛋白酶均购自美国Amresco公司;PPARα、MCP-1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M199干粉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生产。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非诺贝特及MTT购于美国Sigma公司;培养板购自加拿大Biofil公司。

1.2方法

1.2.1HUVECs的培养和处理取HUVECs解冻,待复苏后,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5%CO2培养箱中37℃培养。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3~5代HUVECs进行消化,制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5×104/ml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分别2 ml,置于CO2培养箱静置培养24 h。然后更换乏血清培养基(M199+2%胎牛血清+1%HEPES)继续培养6 h,使细胞同步化于G0/G1实验。随机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ox-LDL组(100 mg/L);③非诺贝特组:非诺贝特10、50、100 μmol/L。每组设3个复孔,其中非诺贝特组先用上述药物预处理细胞24 h后,再给ox-LDL(100 mg/L)作用于细胞24 h。然后用0.125%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用于实验。实验重复3次。

1.2.2细胞培养上清液PPARα、MCP-1含量测定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过程简述如下:酶标板中,各孔均加入50 μl孵育液,标准孔内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PPARα、MCP-1溶液50 μl,待测孔内加入稀释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50 μl,再加入Biotin标记的抗PPARα、MCP-1 50 μl,室温孵育2 h后,洗板4次,加入HRP标记的工作液100 μl,室温孵育30 min,洗板后加入显色液100 μl,再次室温避光孵育25 min,加入终止液100 μl终止反应,以酶标仪450 nm读取吸光度值。以标准液的吸光度值对应标准液浓度作图,并拟和吸光度值相对应于MCP-1、PPARα的浓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待测样本中PPARα、MCP-1的含量,根据稀释倍数计算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PARα、MCP-1的浓度。

1.2.3MTT法评价细胞增殖MTT法将HUVECs以每孔1×104/ml接种于96孔板,每孔200 μl,各实验组ox-LDL刺激内皮细胞24 h后,每孔加入MTT(浓度为5 mg/ml)继续孵育4 h,弃上清液,加入DMSO 显色酶标仪检测各孔吸光度A630和A570,A630-A570即为测定值。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行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HUVECs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正常的内皮细胞起初呈圆形或椭圆形,多呈小团存在,4 h后开始贴壁,细胞贴壁生长良好,早期细胞呈小多角形、球形、团状,逐渐生长成梭形,胞体呈多角形,相互嵌合,呈铺路石状镶嵌排列,细胞透明度大。

2.2各组及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对HUVECs增殖及PPARα、MCP-1分泌的影响各组及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对HUVECs增殖及PPARα、MCP-1分泌的影响,见表1。

组别HUVECs增殖PPARα(pg/ml)MCP-1(pg/ml)空白对照组0.425±0.026128.68±56.76150.13±69.29ox-LDL组0.767±0.0481)78.56±38.421)889.26±92.391)非诺贝特10μmol/L0.656±0.0381)286.96±52.761)629.41±51.971)非诺贝特50μmol/L0.576±0.0322)516.86±65.462)432.56±46.192)非诺贝特100μmol/L0.465±0.0262)767.69±89.762)292.66±34.652)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1;与ox-LDL组比较:2)P<0.01

3讨论

AS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认为,AS发生的始动环节是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低密度脂蛋白(LDL)通过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弥散进入血管内皮下,被自由基和活性氧等修饰氧化为ox-LDL〔4〕。ox-LDL可诱导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如细胞间黏附因子-1、VCAM-1、MCP-1等,其中,MCP-1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MCP-1能与单核细胞表面的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受体特异结合,使单核细胞经损伤内皮细胞间隙迁移入内皮下,演变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不断吞噬ox-LDL,启动了炎症反应过程,巨噬细胞吞噬脂质构成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移动,最终形成脂纹和粥样斑块〔5,6〕抗MCP-1基因转染不仅显著抑制AS斑块的起始和发生,而且还能限制AS斑块的进展,使不稳定的AS斑块转化为更稳定的AS斑块。Porreca等〔7〕研究发现,MCP-l不仅是趋化激活因子,对泡沫细胞形成极为重要,又能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HUVSMC)增殖。本研究也发现ox-LDL诱导HUVEC高表达MCP-1,也能促进HUVEC增殖,从而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8〕。研究报道在培养的内皮细胞和LDL注射胎牛血清,非诺贝特可抑制ox-LDL和LDL诱导的氧化应激,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本实验发现,非诺贝特对ox-LDL诱导的人HUVEC MCP-1分泌有抑制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阻止AS发展〔9〕。

非诺贝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PPARα的激活物,是广泛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的降脂药物。PPARα激动剂可调节脂质代谢,也可通过不依赖降脂作用在不同阶段阻碍AS的进程。早期可改善动脉血管的顺应性;其次可减少炎症因子水平〔10〕。激活的PPARα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减轻细胞间的黏附和迁移,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11〕。PPARα的活化可改变血液中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值,升高HDL、降低LDL,增加胆固醇的清除,从而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减缓AS〔12〕。PPARα的激活剂非诺贝特可以通过抑制活化蛋白-1、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下调活性氧等途径,减少MCP-1的表达,从而减少血管壁单核细胞的聚集,降低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本实验结果说明非诺贝特通过激活PPARα,从而抑制HUVEC增殖及MCP-1分泌。

本实验说明,非诺贝特呈剂量依赖性促进ox-LDL诱导的人HUVEC分泌PPARα,抑制人HUVEC分泌MCP-1,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揭示非诺贝特具有抗炎效应,是保护内皮功能的又一途径。因此,临床上应用抗AS一方面发挥其高效的降脂作用,还可以行使其保护内皮及AS的功能。

4参考文献

1崔耀刚.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6、sICAM-1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84-5.

2高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血清中GDF-15、MCP-1和IL-23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44-5.

3王绩英,王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研究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87-9.

4张如卉,李志樑,付强,等.组织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09-11.

5王玲香,郭拥军.分泌型磷脂酶A2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和表达MCP-1、ICAM-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465-7.

6张巧丽,闫辉,唐朝枢,等.硫化氢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分泌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7):513-4.

7Porreca E,Di Febbo C,Reale M,etal.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 is a mitogen for culured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J Vasc Res,1997;34(1):58-65.

8Yang TL,Chen MF,Luo BL,etal.Fenofihrate decreases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level in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by inhibiting NF-kappaB activity〔J〕.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2005;371(5):401-7.

9王绩英,王涛,曾锦荣,等.三氧化二砷增强PPAR-α受体激动剂非诺贝特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91-4.

10祝河忠,屈巧芳,胡新贵,等.苯扎贝特对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6(12):924-7.

11Pyper SR,Viswakarma N,Yu S,etal.PPAR alpha:energy combustion hypolipidemia,inflammation and cancer〔J〕.Nucl Recept Signal,2010;8(4) :e002.

12Dragomir E,Tircol M,Manduteanu I,etal.Aspirin and PPAR-alpha activators inhibit monocyte chemoattactant protein-1 expression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Vasc Pharmacol,2006;44(6) :440-9.

〔2013-11-18修回〕

(编辑赵慧玲/曹梦园)

猜你喜欢

非诺趋化贝特
三维趋化流体耦合系统整体解的最优衰减估计
基于Meta分析研究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三七根系分泌物中几种成分对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最美丽的生命
恶臭假单胞菌UW4中趋化受体蛋白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非诺贝特对DDC诱导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模型小鼠的预防作用及机制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 PLC测定清洁验证残留物非诺贝特的含量
最美妙的40%
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中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