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招标投标中投标人财务状况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沃尔比重评分法

2015-12-29殷浪,陈宁,吴静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财务状况招投标评价

工程招标投标中投标人财务状况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沃尔比重评分法

殷浪 陈宁吴静

(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 溧阳213334)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承包人财务状况好坏至关重要。结合工程招投标实践,本文对沃尔比重评分法体系进行了改进。实例分析表明改进的评价体系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承包人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招投标;财务状况;评价

DOI:10.16617/j.cnki.11-5543/TK.2015.09.013

中图分类号:F275

Construction of bidder financial posi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project bidding: based on Waldo proportion score method

YIN Lang, CHEN Ning, WU Jing

(JiangsuGuoxinLiyangPumpedStoragePowerGenerationCo.,Ltd.,Liyang213334,China)

Abstract:Contractors financial posi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smoothly implement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bining with bidding practice, Waldo proportion score method system is improved in the paper. Example analysis shows that improved evaluation system can reflect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contractor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Key words: bidding; financial position; evalu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专家组成,其中经济专家负责对投标文件的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的运营成本、投标人的财务状况等商务条款进行评审比较。目前招标投标活动采用较多的是综合评估法评标,将投标文件分为技术部分和商务部分,对其指标进行量化,评标委员会对这两部分的量化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出每一投标人的综合评估分,得分最高的为中标候选人。

当前建设市场良莠不齐,承包人的财务状况、履约能力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招标项目的进度、质量、造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但财务状况在综合评估法评标中占比相对较小,不易引起招标人的重视,往往没有财务专业人员参与评标,而是由其他专业专家凭经验、直觉来打分,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有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欠佳的投标人中标,给今后的合同履行埋下隐患。建立合理、可行的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

1沃尔比重评分法评价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先驱者之一的亚力山大·沃尔于1928年提出的。在《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流动比率、负债资本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主权资本周转率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值(总分为100分)。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所有指标的累计得分,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各项指标的得分=各项指标的分值×指标的实际值÷标准值,累计得分=∑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1]。

因沃尔比重评分法操作简单,通俗易懂,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该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所选七项指标过于狭隘。上述指标可分为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和负债资本比率)和资产运营能力(包括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主权资本周转率)两类,这些指标大多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没有进行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尤其是当某项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得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偏差,不能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2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与沃尔所处的时代相比,现代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需对该方法的指标构成、评分标准和权重分配进行改进和完善。

2.1评价指标构成

笔者在大量的工程招标投标实践中认识到,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时,除了要分析投标人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外,还要分析投标人的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尝试从这四个方面选取十项指标构建综合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2.1.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选取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指标。

因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更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是在分子中剔除了流动资产中变现力最差的存货后,计算企业实际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一般保持在100%的水平比较好,表明企业既有好的债务偿还能力,又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选取的评价指标为资产负债率,单纯从偿债能力角度分析,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但过低的负债率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1.2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资产运营能力指企业对资产的使用效率,选取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两项评价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

总资产周转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2.1.3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指企业资产增值的能力,选取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三项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高,企业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运营效益越高。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营业利润率表明企业每单位营业收入能带来多少营业利润,反映了企业主业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业务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累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其通用性强,不受行业局限,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1.4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选取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两项指标。

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和稳定程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避免因少数年份业务波动对企业发展潜力的错误判断。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业务持续增长势头越好,市场扩张能力越强。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三年前营业收入总额)1/3-1]×100%。

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或扩大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稳步发展的趋势。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保障的程度越大,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越充足,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越强。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三年前所有者权益总额)1/3-1]×100%。

2.2指标分值分配

结合招标投标工作实际,根据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判断,指标分值分配见表1。

表1 指标分值分配

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行业的不同对投标人各评价指标分值分配进行微调。

2.3计算方法及评判标准

在选取评价指标及分配分值后,根据投标人提供的财务资料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实际比率,借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来对投标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判[2]。

各投标人总得分=∑各项指标分值(100)+∑各项指标调整分[3]

指标调整分=(投标人实际比率-行业标准比率)÷(行业最优比率-行业标准比率)×(最高得分-分值)

其中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的实际比率根据投标人提供的最近年度财务报表计算得出,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投标人提供的最近年度和三年前财务报表计算得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的行业最优比率、行业标准比率取自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制订的工业(全行业)绩效评价标准值,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的行业最优比率、行业标准比率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制订的工业(全行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推导得出。

为防止某项指标严重异常对总评分造成不合理影响,规定各投标人每项指标最高得分为分值的150%,最低得分为分值的50%。

投标人总得分在100分以上(含100分)的为财务状况良好,反之,则说明该投标人财务状况不佳。

3实例分析

根据上述财务状况评价体系,假设对一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物资采购招标进行财务状况评价。

该工程物资招标投标活动中,共有A、B、C、D、E五家投标人参与,招标文件评标办法规定:投标人提供近三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其中财务状况良好的得4分,一般的得3分,较差的得1分。根据投标人提供的财务报表计算出相关财务指标,并按照前述评价方法进行评分。

从表2可见,投标人A、E得分均在100分以上,表明其财务状况良好; B、D接近100分,表明其财务状况一般;C财务状况较差。结合其他技术、商务评价指标得分情况,此次招标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投标人E。

表2 投标人财务状况评价得分情况

续表

4结语

工程招标投标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出准确的选择,建立一套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财务状况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沃尔比重评分法进行了改进、完善。不仅比较投标人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而且进一步比较投标人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不仅在投标人之间进行比较,而且将所有投标人放在行业内评价比较。改进后的财务状况评价体系更直观、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投标人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招标人作出准确判断,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45-374.

[2]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4)[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

[3]黄倩,赵惠惠.沃尔比重评分法改进及评价效果的验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6):84-86.

猜你喜欢

财务状况招投标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基于DEA—GA—BP的建设工程评标方法研究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究
浅析我国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特点
基于CFaR模型与Logistic回归的财务困境预警研究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